李庆
一般来说,观察思考题由集中反映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和依据背景材料所设置的问题两大部分组成,是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的重要题型之一。这类试题通常会结合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或热点问题,给出一个或多个材料,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内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观察思考题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为主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学生心灵向真、向善、向美为目的,最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一、设问特点
观察思考题的问题设置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综合性强,重能力考查。观察思考题一般将相关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考查的知识点数量比较多、跨度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整理能力、迁移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开放性强,体现人文性。观察思考题的问题设置开放程度高,能力要求高,一般会打破教材框、课、单元和年级的范围,甚至会跨学科,涉及面广;时代性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个性的空间、展示能力的平台,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人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其三,思想性强,彰显德育功能。无论是要求探讨原因,分析危害、影响、目的,还是要求展示成绩、分析如何做等,所有这些设问都贯彻了课改三维目标,对初中学生进行了最后一次品德教育。
二、按设题方式答题
按照问题的设置方式,观察思考题可以分为归纳式、演绎式、评析式、启示式等。不同类型的观察思考题,其解答方法不尽相同。
1、归纳式观察思考题及解答方法。这类试题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归纳出一个结论,即判断“是什么”的问题,它重在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这类试题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用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等。在解答这类试题时,我们可以借用语文学科中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材料的表层意思,逐层分析归纳,回归教材,之后组织出比较全面的答案。
2、演绎式观察思考题及解答方法。这类试题主要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或原理,对背景材料作出合理的说明和解释,设问通常以“如何理解……”、“谈谈你对……的认识”、“谈谈你对……的看法”等形式出现。这类题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重在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答这类试题时,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分出材料的层次,概括出每一层意思,然后再采取加“疑问词”的方法,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分析思考,最后回归教材,联系所学知识来组织答案。
3、评析式观察思考题及解答方法。这类试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人物或现象进行评价,重在考查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在解答这类试题时,我们要注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到既评又析。
4、启示式观察思考题及解答方法。这类试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事实、案例、数据、图表、漫画等谈启示,设问常以“……给我们(你)什么启示”等形式出现。在解答这类试题时,我们要注重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多角度作答。
三、解题步骤
答好观察思考题,要掌握科学有效的解题步骤,提升解题能力。一般来说,我们在解答观察思考题时可遵循四个步骤,即“看看题上要什么,回忆书上有什么,认真考虑写什么,保质保量不能忘”。
1、“看看题上要什么”,即全面认真审题。在审题时我们要注意以下方面:审材料,把握材料的层次、关键词、主要内容;审问题,把握问题的条件、范围及其他方面规定性的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审要求,观察思考题设问方式灵活多样,要求各异,因此要审清题目要求,避免答错方向。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把握和正确理解,因为这些关键词往往决定着答题的方向和范围。在审题时应注意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看材料,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浪费时间。
2、“回忆书上有什么”,即回归教材。观察思考题开放程度高,能力要求高,不局限于某个知识点,涉及面广。因此,我们要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找准设问与教材的结合点,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比较、筛选,选取贴近材料、符合题意的知识点,把零散的知识点组织整理成科学全面的答案,并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认真考虑写什么”,即认真构思答案。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试题设问与教材有很多结合点,但不可能每一点联系都能成为答案。因此,我们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梳理和甄别,剔除与题目要求无关的内容,力争做到既突出重点又面面俱到。在构思答案时,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问题,才会有新的见解,才会形成全面而准确的答案。另外,观察思考题不是论述题,不能搞长篇大论,这要求同学们精准归纳,做到每一条答案既清晰明了又点到为止。
4、“保质保量不能忘”,即在认真审题、构思答案的基础上,书写答案时要注重质、量。“质”即答案的准确性。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我们要把梳理重组后的答案分出先后顺序,把我们认为最好的答案写在最前面,次好答案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组织答案时要尽量使用思想品德术语,避免大白话。“量”即题目中要求的答案数量。一般题目中已经规定了答案的数量,如“至少两条”、“至少两个角度”等,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在组织答案时,我们应多写一至两条答案,以提高得分率。
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观察思考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来解答,但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观察思考题,在解答时,我们都应注意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看懂、看透背景材料,全面把握其含义;仔细审题,精心思考背景材料与所要回答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明确题意;注意知识对应、事理结合,即观点和材料要有机统一;答题时所用观点要准确无误;答案要有逻辑性,在涉及多个知识点时,要考虑其主次和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语言要简练准确,语句要通顺。
四、典例重现
例1:(2012年河南省中考试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奇谈隆论盛行;“绿领巾”、“蓝校服”、“三色作业本”怪象频出;“天价”补习班泛滥;“虎妈”、“狼爸”家庭教育方式被追捧……
“报班多,作业多,考试多;锻炼少,睡眠少,做家务少”已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分数至上、拔苗助长现象屡见不鲜。压力与日俱增,学生不堪重负,身心健康受到无情摧残!一位中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大声疾呼:“我们是人,不是机器!”许多教育专家和有识之士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吁:“决不能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分析上述现象带来的危害。(两个方面即可)
(2)怎样才能真正杜绝上述现象,请你出谋划策。(三个方面即可)
参考答案:(1)违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违背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违背教育规律;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严重威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致使学生压力过大、负担过重,造成厌学、考试焦虑等;扼杀学生个性,剥夺学生应拥有的幸福;增加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等。(2)国家应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国家应加强监管,规范办学行为;国家应不断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绝不能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应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切实纠正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教师应切实做到依法执教,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培养、教育子女应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全社会应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有关部门应严格规范课外辅导班的办班行为等。
例2:(2012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某同学到老师面前告状,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某生:老师,他们给我起绰号,叫我“放屁虫”!
老师:是谁给你起的绰号?
某生:有“小矮子”、“灰太狼”、“牛魔王”!
老师:……
(1)指出该同学心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2)假如你是老师,应该怎样运用“自尊”的有关知识帮助他?
(3)针对材料中不文明的现象,应该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请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给上述情景写一个标题,并指出这句话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1)缺乏知耻心(自尊心),或不懂得尊重他人。(2)答案一: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答案二: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必须首先做到自尊和尊重他人。答案三: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答案四:对他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3)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养文明道德风尚;善于辨别和自觉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4)标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