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区不同锅庄艺术风格异同研究

2013-04-29 12:56蔡川
关键词:锅庄甘孜艺术风格

蔡川

摘 要: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川西民族歌舞艺术的摇篮,锅庄则是镶嵌在康巴高原一颗闪亮的明珠。在庞大的锅庄体系中,各个县的锅庄极具研究和探索价值,其中石渠、新龙、丹巴的锅庄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对甘孜藏区不同地区的锅庄艺术风格异同进行研究,有助于这种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甘孜;锅庄;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2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29-03

锅庄,藏语为“果卓”,翻译成中文是“围成圆圈歌舞”的意思,主要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史书《清史稿·乐志》中将其翻译为“郭庄”,后来又被称为“歌庄”,只有在《卫藏通志》中将其诠释为“围着支锅石桩而舞”的意思。

锅庄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就规模而言,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分别用于宗教的祭祀活动、传统的民间节日和亲朋好友的聚会;按照身份又分为“喇嘛锅庄”、“群众锅庄”;按区域可分为“农牧区锅庄”、“城镇锅庄”;根据劳动生活内容又可细分为“兔子锅庄”、“醉酒锅庄”、“羊毛锅庄”;“吉庆锅庄”等。由此可见,锅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了藏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反映着藏族人民日常的劳动生产生活。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富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歌舞文化。踢踏、弦子、锅庄作为甘孜州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歌舞文化享誉全球。人们常说康巴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锅庄更是这片土地上男女老少人人会跳的舞蹈。在甘孜州18个县千姿百态的锅庄中,又以石渠、新龙、丹巴的锅庄最具代表性,它们用脚踩出的一个个圆诠释着康巴人生存和生命的哲学思想。

一、追溯历史

新龙县是甘孜州唯一一所不与州外县接壤的“内陆县城”,它位于甘孜州的中部,被世人美誉为“康巴肚脐”,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新龙的交通十分不便,对外文化交流受到很大的限制,新鲜事物接触甚少,但又正因如此,新龙纯正古朴、原汁原味的锅庄才得以幸存。新龙锅庄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北史·附国传》载:“附国人好歌舞、鼓簧、吹长笛”。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新龙正属书中提到的附国范围,当时古羌文化的土风民间祭祀舞正是新龙锅庄的原形,到了唐朝,随着吐蕃势力的日益东迁,古羌文化与藏族的歌舞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延续到了清朝中后期,新龙锅庄才日趋成熟完善,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征。如今的新龙锅庄积淀了1500多年的歌舞精粹,以自身鲜明的特点在甘孜州独树一帜,成为新龙民族文化的典范。

石渠真达锅庄虽不及新龙锅庄的历史悠久,但也有着百年历史,目前暂未查阅到关于记载真达锅庄历史渊源的史书,但经过百年传承和发展的真达锅庄早已成为石渠人在劳作闲暇之余作为庆丰收、祭祀神灵、祈求平安幸福生活等多方面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成为了各类大中小型节日庆典活动的保留节目。

据《丹巴县志》记载,“丹巴锅庄形成于隋唐时期”。从演出的程序和古老锅庄《牟甲舞》、《且索》中均表现出源于古代祀性歌舞的影子。最早用汉文记述丹巴锅庄的是清朝吴德熙同治年间撰写的《章谷屯志略》:“夷俗没逢喜庆,辙跳锅庄,自七八十人至一二百人,无分男女,附肩联臀,绕迳而歌,所歌者数十百种,首尾有定局”。千百年来,丹巴藏族祖祖辈辈将这种自娱性、传承性极强的特殊舞蹈继承下来,成为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相同的是甘孜州的锅庄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强的传承性,而且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同的是随着历史的推移和不断的传承发展,不同地域的锅庄逐渐形成独具当地特色的风格特征。

二、男女表演服饰

新龙人将每一次锅庄演出都视为一次隆重的聚会,在演出锅庄时都会身着尊贵华丽的服饰以迎合盛会。男性舞者的衣装由氆氇毛毡布料织成,周边镶上水獭皮、豹皮、虎皮,以显男性的野性粗犷,冷天的帽子由金丝毡、狐狸毛皮制成,既显高档又抵严寒,热天则在头围处辫扎红色毛线绳,颈上佩挂以珊瑚、九眼石为质地串成的名贵珠饰项链,更显厚重,在胸前佩挂银质且装有佛经、佛像,名为“嘎乌”的匣子,此装饰体现了浓厚的民族信仰,在手腕及手指上佩戴各式样各质地的手环及戒指,看上去更显富贵,脚上穿皮质藏靴,尽显男性的成熟稳重。女性舞者的穿着相对男性更为华丽,衣装布料与男性一致,头上戴银质花型饰品,耳垂是金银上镶嵌了珊瑚、松耳石的耳环,腰间系上一条用银元或银花镶嵌而成的银质腰带,下面悬挂錾花银包、银链。整套服饰价值不菲,价格高的可达数十万元。

石渠真达锅庄不论男女,舞蹈动作都一样热情奔放,故表演服饰则相当讲究,最具特色的当属男性舞者的帽子,高约25cm左右的圆形帽顶一圈,垂下若干根红色的须条,藏语中称此款式的帽子为“甲拉”。男女舞者的衣装同新龙锅庄服饰基本相同,只是在配饰上精简了不少,男性佩挂在胸前、束于彩色腰带中左右交叉的两条彩色丝带,相对名贵的珠饰项链轻便了许多,这也正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施展大幅度、高强度的舞蹈动作,脚上穿齐膝高的皮质藏靴,一圈拴上小铃铛,此创新也大大增强了舞动时的节奏感、韵律感和灵动性。女性舞者头顶梳理若干小辫子,且在发辫上方佩戴小琥珀、松耳石作为点缀,在腰间的腰带上佩挂银质的链子、刀作为装饰,其轻便的装扮也区别于其他地区锅庄的服饰,尽显真达锅庄女性柔中带刚的独特魅力。

丹巴锅庄在重要场合表演非常讲究礼仪和装束,男性要求戴狐皮大帽,穿金色、藏青色、绛红色氆氇藏装,并配有精细项饰,脚穿藏靴,斜背嘎乌,腰悬银质佩饰,夏天则穿白色氆氇藏装;女性年轻姑娘以华丽为饰,显得活泼而艳丽,老、中、青年分别着装、依锅庄进展分别换上春、夏、秋、冬各色服饰,以展示庄重与富有。女性一般头上顶绣花方帕,身着油绿、紫绛、赭红、翠蓝、藏青等色的水獭皮镶边的中长外套,下着五色百褶裙,脚穿藏靴,胸前挂银白嘎乌,腰挂银质饰品(银链、铃铛)和一串串红珊瑚,头饰碧玉发箍、蓝宝石、黄宝石等。

综上所述,相同的是甘孜州的锅庄表演者在表演时都会穿着氆氇藏装、藏靴,佩戴各式各样、各种质地的帽子及头饰,还会在身体多处装饰银饰、珠链、玉石、宝石等不同质地的配饰以提升表演时的可赏性和尊贵感;不同的是根据地域的差异和着装的习惯,各地锅庄表演者的藏袍颜色,佩戴的头饰、配饰的样式和质地有所区别,装配的习惯也不尽相同。

三、唱词内容及音乐特点

新龙锅庄的唱词内容多为反映祭奠山川神灵、追求甜蜜爱情、憧憬幸福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由此也可看出新龙人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音乐的旋律多以羽调式为主,不但旋律优美动听,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地方特色。

石渠真达锅庄的唱词大都是赞美生活,祈祷幸福,歌颂当地的山山水水等方面的内容,音乐的旋律一般以宫调式和羽调式为主。

丹巴锅庄的唱词内容则十分丰富,歌词数量达数十百种,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五种类型:一类是赞美动物的,反映出对图腾崇拜的远古信仰;二类是讴歌生产劳动,男女情爱,多为抒发感情色彩;三类是歌颂父母、英雄豪杰、宗教神佛的,带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四类是歌颂大自然的,如日月星辰、山川风物等;五类是属于对社会生活中违反道德规范行为的讥讽,也带有教化作用。丹巴锅庄的音乐多为自由、散板形式。东谷、大桑、巴旺、中路一带锅庄音乐多为五音阶调式,而巴底与阿坝州小金县接壤,受“四图锅庄”影响,带有异乡情调,锅庄音乐多为七音阶调式。一个锅庄里常出现有混合拍和升降号,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音乐调式和音型结构。

综上所述,相同的是甘孜州锅庄的唱词内容多以赞美幸福生活,歌颂山川神灵,追求甜蜜爱情为主;不同的是各异的旋律调式调性,使得不同地域的锅庄在音乐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正因为这样的差异,才能让熟悉锅庄的朋友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根据音乐特点很快的区分出不同地区的锅庄类别。

四、舞动特点及演出形式

新龙锅庄的演出形式为男女各列一队,围成一个圆圈,轮番和歌对舞,人数不限。新龙锅庄古朴遒劲、粗犷奔放而又刚柔并济,其舞动多以附身舒袖、踏步蹲身、磋步转体、勾腿旋脚为主,几乎囊括了藏族舞蹈中的所有舞蹈动作,而且时有创新。男舞者挥舞双臂,长袖飞扬,好似蓝天下展翅翱翔的秃鹰,融入了踢踏动律的脚下步伐变化多样、铿锵有力,酷似草原上疾驰飞奔的骏马,极显男性阳刚之势。女舞者含胸垂臂顿足,动作娇小轻盈,抚媚动人,好似高原上含苞待放的花朵,美不胜收。

真达锅庄表演时不限人数,多者可达百人,属大型锅庄,演出形式多样,队列变化丰富,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有一位众人认可、技艺超群的“卓本”,即领舞者,位于队列的最前方或最后方领舞,在其胸前佩戴花饰,以示区别。真达锅庄动作以快节奏居多,涵盖悠、摆、踏、踢、转等多个藏族舞动律元素,既显男性的粗犷奔放,又显女性的柔中带刚,此特点也大大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锅庄。

丹巴锅庄的舞动特点则是身、臂、脚的密切配合,身子朝前倾斜,高潮时俯身下弯离地很近。男舞者手臂动作舒展,双臂伸展左右旋转,双手交替上摆下划,一高一低动作如雄鹰展翅翱翔,随着身子和手臂的动作配合,脚下动作变化较多,身子前俯后仰,左倾右侧,全转半转动作灵活自如;女舞者则动作幅度相对较小,动律柔美,尽显尊贵大方,好似满山盛开的花朵。丹巴锅庄有较严格的演出程式,锅庄舞蹈开始时,首先由德高望重者敬酒和献哈达,男女双方各列一队,面向中央,围成一圆圈,男队在前领头,中、老年女队随后,青年女子排在最后。男领队者为德高望重、能歌善舞的长辈,一场跳罢,第二场开始时,又根据辈分和声望,另选一牵头者。男女两队围绕中心反复旋转,呈现多种队形,其中以罗布嘎且(喜旋纹)队型最具特色,造型优美独特。表演时参加人数无限制,可多可少,凡愿意参加者都可以自由加入其中。

综上所述,相同的是甘孜州锅庄的队形多以圆圈为主,表演者人数不限,大多都是男女搭配,锅庄舞蹈在舞动时将藏族男性的奔放豪迈和藏族女性的柔美端庄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之处在于演出形式,有的是男女各列一队,有的是一领众和,有的根据基本的圆圈队形演变出多种特色队形,可谓造型优美,各具特色。

五、结语

甘孜州的锅庄历史悠久,风格特点各异,并且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深厚的传承根基。新龙、石渠、丹巴的锅庄不论从表演者的表演服饰、唱词内容上,还是从表演时的动作节奏、舞动特点上,都能展现出甘孜藏族歌舞艺术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民族文化大繁荣的今天,锅庄这种深受藏区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定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在世界的民族歌舞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志编纂委员会.新龙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2〕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志编纂委员会.石渠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志编纂委员会.丹巴县志[M].成都:民族出版社,1996.

〔4〕徐康玉.永远的新龙锅庄[J].中国西藏,2000(04).

猜你喜欢
锅庄甘孜艺术风格
口述史视域下的乡城锅庄研究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丁真的甘孜,到底有多极致?
川藏高原甘孜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
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锅庄舞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