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3-04-29 12:47田才千
课外语文·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教材小学语文

【摘要】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也是编者教学理念的物化。解读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用活教材是现代课程的新要求。我们要透过教材,读她、赏她、品她,更重要的是张扬教材的个性,激活儿童体验,赋教材于生命。让文本与学生、老师展开对“话”,让文本的作者、编者、教者、学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使她们的生命价值都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材;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基于教材,更要开发利用教材。要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资源,使小学语文课堂开放而又有活力。笔者将结合实践经验,谈谈开发利用教材资源的心得,以期抛砖引玉。

一、立足于教材,充分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学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运用和发挥,取决于如何通过教材去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

1.通读教材,领会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以主体课文为核心、听说读写密切配合的形式构建主题单元,并根据主题的范围和教育的需要,安排各主题的顺序和再现的次数。三个学段的主题各有侧重:第一学段着眼于“爱”的情感培养;第二学段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学会做人,为其终生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质;第三学段着眼于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通读年段教材甚至整套教材,把握住了教材的系统性,就先等于抓住了教材的根本,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有的放矢,讲为学用。所以说这是很有必要的。

2.调整教材顺序,准确理解教材内涵

教材的先后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地变通处理教材的顺序。一般来说,可以按教材安排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但如果调整顺序后效果更好,就不妨调整一下,尝试寻找一条资源线索,并对教材内容的顺序安排作适当调整,使同一主题内容下的各部分教学内容都成为教学中的一个点,互为资源,形成合力。积累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经验策略,探索与构建以“整体导读——部分感悟——整体回顾”的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春天”的主题安排在第一单元。但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学时是2月份,春天的迹象尚不明显。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调整一下教学顺序,把春天这一主题的课文往后移。把第二单元“奉献与关爱”提到前面来上而两周后也就是3月中旬,春意渐浓,学生每天呼吸着暖暖的新鲜空气,享受着春风轻轻的吹拂,放眼是春的颜色,细听到处有春的旋律,在这样的大自然中再来学习“春天的发现”这一组课文,学生的体会更多,感受更深。

3.钻研课后习题或文前提示,把握课文重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主体课文后面都设置了精炼的训练习题。通过钻研这些习题,教师会发现编者选这篇课文所要其承担的训练项目和训练目的。例如《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关宋庆龄简介,属于扩展学生阅读面,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的安排。如果我们教师认真揣摩这些习题,就会发现原来这篇课文要这样教,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讲要讲的内容,练需要练的项目,从而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利用教材,指导学生参与创新

任何一部教材,不管编排得多么好,理念有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教师、每个班级。因此,我们要在尊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学生建构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1.发挥学生想象,填补文章“空白”

教材选编的课文中,有不少为了表达的需要,详写一部分内容,某些内容则一笔带过。这些略写或不写的内容,形成课文表达的“空白”,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可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思维。如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写琳达的小女儿温迪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后,受捐赠者如何想如何做。我指导学生发挥想象以填补这个空白,有的学生写出了受赠者的知恩图报,突出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有的学生则写出了受捐赠者的追根究底——琳达为何愿意将她最亲的人的眼角膜捐献给别人,这样不仅让受捐献者还有读者都接受了心灵的洗礼。

2.变换表述方式,培养学生兴趣

在学生把握了文章内容后,让学生变换叙述方式重新表达文章某一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途径。可以把一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可以将文中人物的间接语言改成形象生动的直接语言;也可以在一首诗歌上做做文章。

例如我在教第十一册的诗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让学生将其改编成一篇散文,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发挥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得优美。学生兴趣盎然写得很精彩。现在节选其中一个片段:一个宁静的晚上,美丽树林中,明明在开心地玩耍着,地上铺着浓密的一层树叶,走在上面“咋咋”作响,听起来似乎如同一首悠悠的小令。清凉的夏风徐徐吹过,明明舒服地眯起了眼睛,站在路中间,张开双臂,似乎在迎接那习习的风,心想:“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真是舒服极了!”月亮越升越高,早已从枝頭下升了起来,经过树梢,喜鹊不愿将这样美丽的月亮遮挡住,不由得“扑啦扑啦的”飞走了。蝉——这个音乐家,也弹奏了起来优美的乐章,有节奏的“吱—吱”地叫着。

3.巧用插图资源,活跃课堂氛围

纵观语文教材,在篇篇美文之中又包含了许多令人赏心悦目的插图。根据课堂内容,巧妙运用,便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教学中,有效地借助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大胆的猜测与合理的想象;插图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复述或背诵中,插图更是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一年级下册《春到梅花山》。插图是静止的,但是文本描绘的景象、事物却往往是活动的,如何化静为动呢?《春到梅花山》中有“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動着看花的人流……”的文字,其中“人流”一词学生不能理解。课前我反复思考怎样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这个词呢?于是我把插图投影片稍加改造:把图中有人物的部分做成抽拉式,随着投影片的抽拉,图上的人群动起来了,“人流”出现了。

4.将文本资源与教材无缝对接,扩大学生知识面

新课标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一定量的要求,学生对文本资源的广泛吸收,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更应该选取有用的文字资源与教材无缝对接,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学《葡萄沟》的第三自然段时,补充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探究葡萄沟葡萄干甜的秘密;又如,在教学完《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之后,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李四光经过长期研究,为祖国摘去“贫油国”帽子的资料。学生通过这个资料,反过来再读课文,就能够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时候善观察、爱提问是分不开的。我欣慰我的语文课堂给学生播下了一颗求知的种子。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材的可选择性与开放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就不能只是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和在课堂中生动地重视教材,而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拓展延伸,重新建构教材,把对情感的培养、道德的提升有机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重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每一位睿智用心的语文教师一定可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基于教材,并超越教材,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洪爱娟.小学语文教材中科普文的价值取向与教学策略探寻[J].教学与管理, 2010(23) .

[2] 徐晓思.语文教学中教学状态心理分析及诊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0).

[3] 李华梅.让孩子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J].新课程(教师),2008(06) .

[4] 于红娟.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五“美”[J].广西教育, 2009(28) .

[5] 陈和凤.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文教资料,2010(26).

作者简介:田才千,男,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本科学历,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教材小学语文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教材精读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