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萍
科学课堂应当通过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技奥秘,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摒除传统的科学课堂讲授模式,为学生的探索实践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是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良性整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创编“组合媒体”,重历“发现之旅”,是科学教学的一个有效载体,它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一、问题:科学课媒体出现“散乱化”现象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科学课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主体性精神的唤醒,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而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是目前教育改革侧重点和理论研究热点,随着教育的改革,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先着手转变我们教师自身的观点和行为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化发展,科学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支架,它渗透到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在教育教学上,它主要表现为与传统授课模式的有机整合,形成一种共进共生的良好格局。它不仅能够帮助师生扩展学习空间,而且能够缩减教师的工作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但在一些中小学,科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态度和认知,则存在一定的误区。由于一线教师对整合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在某些学校网络流于表面形式,成为一种盲目追赶“时髦”的产物。多数教师在信息技术上没有建构一个真正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发生相适应的改变,学习网络中学生可利用资源少,真正能体现交互式的课件比较少。
二、探究:组编“发现型媒体”
基于网络的应用,笔者开始尝试探究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以期能为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精神的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
1 组编图像媒体,激发探究内需
可以说,人类个体的每一个行为举动的背后都有某种动力的驱使,即行为或心理驱动力,而这种动力源的产生必须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可见,在科学课堂中,兴趣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课堂导人中,要让学生概括出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形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费时费力,难以在短时间内让各种形状实现更全面地相聚。而且,教师不能重拾传统强加式的教学观念,把自身理解的问题搪塞给学生,而是要通过精妙的情境创设,把自己预设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想探究,乐于探究。
科学与生活的关系就是意识与存在关系的具体化,通过多媒体把生活中多彩多姿的事物向学生呈现出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活,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力量。信息技术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大量的网络图片是绝好的资源。例如,课的开始,我出示大自然的各种鲜艳的图片,紧紧摄住学生的注意力。出示乌龟是半球体的;台灯罩是圆锥体的下面部分;仙人柱是圆柱体组成的;金字塔是由圆锥切割而成的;帐篷也是半球形的。“这些物体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的形状呢?有什么好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物体的不同形状和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的运用,信息量大,冲击学生的视野,教师巧妙聚焦问题,使探究物体的形状和承受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完全成为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2 组编“向导媒体”,增大教学密度
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缩短时间,还可以缩小空间,在如何折形状时,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一个折纸的视频,在网络教室,学生自行操作:变换角度,可以看到每个形状折的过程中的注意点,还有不同形状的对比,加深和提醒学生在实验中的各个注意点。教师不做课堂的主讲人,而用视频展示和探讨的方式,共同探讨研究建议,设计实验记录,并将答案记录在表格中。预测之后学生对于自己的答案充满了好奇,跃跃欲试地想要检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时候进入了本课的实验环节。通过归纳整理,学生学会了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再利用电子白板的及时书写功能的展示,在表格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别。
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交互,积极对话,进行全班交流,为其他小组提供示范,实验的数据一目了然,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加大课堂密度,而且形式新颖,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整理的科学素养,也让学生真正体验网络对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
3 组编“渐变媒体”,增加探究手段
亲历者总能获取我们所无法传达给他们的亲切感受,这种感同身受的体验正是当代学生所欠缺的,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强调学生亲力亲为。实验中发现,物体的边数越多,承受力越大,圆柱体的承受力是最大的,单凭空口说,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很难有理性的认识。
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我设计了多边形到圆柱体的渐变图,让学生看到纸筒的边数越来越多时,物体的承受力也越来越大,因此物体的承受力和其所在的边数是成正比的,当物体的边数无限多时,它已经接近圆,圆柱的底边有无数的支撑点,所以圆柱体的承受力最大。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把教师很难空口讲的抽象知识,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帮助学生直观地看清楚物体的形状和承受力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难点,使“只见其然而不能见其所以然”的现象,变成“可见其所以然”,更有利于“为理解而教”。从而有效地诠释了物体的形状和承受力之间的关系。
4 组编“实况视频”,创新科学课堂
在传统教学中,科学的运用往往以书本上的图画为主,出现了凝固化教学的倾向,学生对根据薄壳形状设计的建筑,认识模糊,不利于激发他们的科学的欲望。
巧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接触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我制作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相关内容,此时点击薄壳建筑,悉尼歌剧院,英国纽卡斯大学的网络式球顶建筑,国家大剧院,广州大学城等,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形象生动的场景,恰到好处的画外音,让学生清楚了薄壳结构对建筑学的影响力。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能够将复杂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而且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将遥远的事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加宽广的知识,而且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其中的美,进而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
5 发动“网络搜索”,强化信息素养
形状不仅仅应用在建筑上,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有应用,如果到这个时候止步,无法形成物体的不同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整体串联,学生对“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加物体的承受力”理解还不全面。
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搜索物体的不同形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如方管,装鸡蛋座,酒瓶架,铁轨,空心水泥管等,让学生不出课堂就能品味一个多姿做彩的形状世界。在这堂科学教学中,学生了解了学习资源的概念、类型和搜索方法,亲自动手操作,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学会了选择最合适的途径为我所用,通过VCM平台以及多种形式展示和表达出来,实现科学资源共享,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网络环境下的开放环境,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反思:媒体需要“整合创编”
1 最佳“整合”不是“组合”,而是创编“发现史”
整合是整体合成的意思,遵循了整体性和和谐性的美学观念,而组合则偏向于一种无理性的堆积。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整合,应该除去组合的掺杂观念,在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教材设计以及学生发展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整合,形成一种师生共进、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需要相适应的全新发展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从事探究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真正地做到科学与课堂的完美结合。
2 最佳整合不是“硬性聚合”,而是“柔性匹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服从这样的目的: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帮助他们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综合并熟练地表达信息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有意义,有效果。网络资源带给他们的便利,使他们体验了一种全系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他们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