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礼仪缺失现象研究

2013-04-29 00:44杨阳
教育界·下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缺失礼仪大学生

杨阳

【摘 要】礼仪在大学校园中日益被忽视,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普遍而广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要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方共同努力下,加强学生对礼仪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努力塑造并培养出有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 缺失

一、目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展示

在大学校园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上课铃响了,教室中座位空缺一半以上,教师站在讲台等候多时,迟到的学生慢悠悠的赶到教室,随便找个靠后位置坐下,上课时间已经过半,迟到的学生才全部安定下来;距离下课还有十分钟,学生们陆续开始收拾书包,桌面上空无一物;铃声响起,全体同学瞬间拥到门口,以最快速度走出教室,只有教师站在原地,等待着学生们都走出教室之后,关窗、关灯。

大学生礼仪缺失在校内表现最多的就是上课迟到、旷课,不遵守课堂秩序,聊天,看无关杂志书刊,发短信玩微博,玩游戏,吃东西,甚至呼呼大睡;在食堂买饭插队,随地扔垃圾;在图书馆无视馆内安静秩序,大声喧哗;在宿舍起床后不叠被,晚上熄灯后大声喧哗,任意浪费水电,随处乱扔垃圾等,这些都是最普遍的礼仪缺陷。

以上现象可见,当今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常识的缺失现象不容忽视。

二、导致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轻视和礼仪教育的欠缺

6+1的家庭模式使得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和溺爱,从而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礼貌。同时,有的家长因文化水平、自身经历等原因,本身不注重礼仪,更不能用礼仪标准去给孩子作示范。

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体系里,分数是检验成绩的唯一标准。为了取得高分,学校都把全部精力投注于成长教育和理论教育,忽视了成人教育和社会实践。礼仪素养应该从小抓起,并且伴随整个教育阶段。然而,学校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学生的个人素养,在中小学里几乎没有学校开设礼仪课。

(二)重视专业教育,忽视素质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明确:努力学习,注重高效,重视成果。因此他们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他们更重视专业知识的涉猎和掌握,忽视了道德品质修养。中华礼仪规范所体现的是:遵守、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真诚和适度等“多面性”原则,它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而当代大学生们只有一种追求,那就是为了升学、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将自己的关注点集中于智力性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受到大学生忽视和冷落。因此,学生的专业学科知识与人文素养知识之间产生了脱节。

(三)礼仪教育在高等学校课程设置中不被重视

目前能够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高等学校不多,礼仪类课程教育效果不佳。众多高校未曾把礼仪教育课程放在专业课系列,而就算有开设礼仪课的学校也没有专业老师授课,授课也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缺乏实践演练。在这种课程设置下,很少能引起学生对于礼仪课程的重视。

三、针对大学生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生活在群体中,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 “自我封闭”的倾向。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并在交往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言行诚信、交际适度、互帮互助。

(二)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任何人都不可否认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接受礼仪约束的人,在社交中能够顺利的与人交往。反之,一个人要是不按照礼仪要求行事,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另类而受到排斥。礼仪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其社会化,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实现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有序。

(三) 为大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社会上许多企业对大学应届毕业生说“不”,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没有责任心、不能吃苦、不懂得如何待人接物。据报载,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共识:大学生刚进单位待人接物很不礼貌,缺乏基本的礼仪知识,他们更容易忽略一些工作中的细节,比如说:见到陌生人会说话紧张;不懂得接打电话礼仪;没有良好的行、站、坐、走姿态;陪同客户去吃商务餐时不懂用餐礼仪,经常闹笑话;接待客人不懂座次安排,混乱安排职位顺序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非常重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四、弥补大学生礼仪缺失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礼仪意识

环境熏陶以及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孩子的培养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至关重要。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家长要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扮演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这一角色。整个家庭要营造出一定的氛围,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立人

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树立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周围的人和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模仿,并且对于教师处于一种既害怕又尊敬的一个阶段。孩子更喜欢观察和模仿教师的言行。因此,教师更要具备良好的言谈举止和风度仪表,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的陶冶作用。教师要从自身职业的特殊要求出发,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仪表美、形象美和语言美,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生动的礼仪示范教育。

(三)高校开设系统的礼仪课程,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应将社交礼仪课程设定为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就业方向、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开设不同层次的礼仪训练课程,比如:理工类学科的学生学习内容以提高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文学、经济类、社会服务类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对复杂,可以安排一些礼仪知识训练,包括形象仪容礼仪、着装礼仪、举止表情礼仪、文明语言使用,并且针对公司、企业、政府等实际工作需要,还可开设办公接待礼仪、会展礼仪、商务礼仪、国际交往礼仪、宗教民俗礼仪等。可以安排1-2周的课程实训,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更加扎实的掌握知识。

(四)注重校园礼仪文化,形成良好的礼仪氛围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树立健康的学习榜样,对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讲究礼仪的好习惯,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有学生做好事、帮助人的好现象学校要给予表扬和宣传;对于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学校要及时纠正。学生团体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开展多种内容的训练,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礼仪的效用。

结论

面对大学生礼仪缺失这一现象,必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努力,并且着重在教学环节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与训练,大学生才会更好的掌握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养。这不仅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技能,更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君,王维新.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3).

[2]赵昆.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中国农业教育, 2005(9).

[3]王健飞. 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邓峰. 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J].高教研究 2006(6).

猜你喜欢
缺失礼仪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