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彩阳
宽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品德。 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可以抹掉学生心灵的阴影;一个宽容的眼神,可以缓解学生身心的压力;一个宽容的动作,可以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教师的宽容使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养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并终身受益。
宽容是一种人性化教育
宽容不是回避矛盾,更不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宽容往往能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格魅力,甚至能影响到学生一生的行为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我班的罗勇同学语言不文明、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这不,他又把王红同学打倒在地,还骂个不休,我走上前去,轻轻地把王红拉起来,拍去她身上的土,递给她一张卫生纸,让她擦去眼泪。这时,同学们一个个陆续回到座位,我也平静地走上讲台,开始了每天的“开心十分钟”,为大家讲述《三只蝴蝶》的故事,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只有罗勇一个人心事重重的样子。于是我问“听完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第二天早晨,我来到教室,看到讲桌上放着一张纸条:“马老师,昨天是我的错,我不该张口骂人,动手打人,请您原谅!”我也在纸条上写道:”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马老师同样也有缺点啊,你不是坏学生,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孩子 ,不信试试看!”以后的几周,我特意留意罗勇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学和他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动员全班学生和他交朋友。这时我也才真正理解了罗丹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半学期过去了,罗勇身上的坏习惯也慢慢改掉了。学期末,他还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呢!宽容会使教师认真地思考怎样尽可能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燃起学生心灵良知的火花。
用欣喜的心情对待求异思维的学生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相当活跃,他们的言行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那么合拍,不那么中规中矩。一些同学“出风头”“耍小聪明”“异想天开”,对此千万不可置之不理,也不可轻易否定,甚至一棒打死。殊不知,求异思维正是一粒“创造”的种子,这粒稀罕而柔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宽容的呵护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才,任何一点压抑冷落都可能使它们窒息、腐烂在泥土里。宽容的教师会努力营造出宽松的氛围,使学生的天性与思想不受人为的限制,并总是以欣喜的心情关注那些爱幻想、喜欢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并紧紧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灵光,以此为契机鼓励引导学生发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并精心地呵护学生创新思想的幼苗,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有个性的学生,往往兴趣转移很快,爱问好动,不愿意盲从,敢唱反调。宽容的老师应不歧视厌恶这样的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去关注那些有个性的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材,尊重他们的志向,培养他们的性格,根据学生的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用爱心善待犯错误的学生
学生犯了错误,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其犯错后的心理。无论什么人,只要良知未泯灭,在犯了错误后,都会有一种负罪感。这种心理会使他们恐慌、自责,这时他们特别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同情自己。即使是品德后进、屡犯错误的学生仍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也仍有维护自尊的要求。如果这时教师处理方法不当,一味严厉责斥,穷追不舍,就会使学生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甚至会使学生孤注一掷,走上对立。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其改正错误,而且会使师生关系紧张,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若想让学生真正知错就改,就得给学生一个认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具有宽容的胸怀,学生顶撞你时,你就能克制自己。然而,宽容并不是纵容,宽容的背后隐含着更严肃的批评和更严格的要求。宽容是等待时机,掌握火候,是给学生自我认识的时间。学生在认识错误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的心理障碍和反复是常有的现象。宽容,会使教师耐心地等待、细致地分析,认真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教育的藝术和技巧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宽容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修养。宽容学生,你就会桃李芬芳!宽容自己,你就会开心快乐!宽容社会,世界就一定会和平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