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菊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经历了从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简称“二为”方向)的转变,这一转变打破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形成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一元文化格局,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新局面。通过“二为”方向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的分析,说明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
关键词:“二为”方向;历史地位;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146-02
文化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是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和尺度。它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状况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当代世界的激烈竞争中,文化建设已成为决定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也取决于文化建设的成果。”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关乎全局、关乎根本的位置上来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文化方针与文化政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简称“二为”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提出的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针。
一
“二为”方向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文化应为无产阶级服务,毛泽东、瞿秋白和革命根据地有关文化教育的文件均明确:文化教育是阶级斗争的武器,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是阶级的教育,核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灌输。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一直沿用“文化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文化观,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与文化方针,导致文化日趋政治化,使文化笼罩在极“左”思潮的阴霾下。“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更是给文艺界带来巨大的创伤,知识分子遭受迫害,文化园地被毁,出现了“文化断层”,我国文艺界陷入“万马齐喑”的局面。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为了扭转文艺界万马齐喑的局面,推动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调整文化建设方针。1977年8月,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必须恢复实事求是的学风,重新提倡“百家争鸣”。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联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文代会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为主要标志,邓小平在《祝词》中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在《祝词》中重申:“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在1980年5月6日由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王任重同志在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题为《出版工作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讲话首先阐述了“二为”方向。根据《祝词》和会议精神,《人民日报》1980年7月26日发表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该文指出:“最近,党中央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总的口号应当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口号是在文艺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总结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我国各民族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应当在这个统一的方向下,进一步团结起来,为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而共同努力。”明确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及“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而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后来简称“二为”方向)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
“二为”方向是对列宁的“文艺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与毛泽东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的继承与发展,深入阐述了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文化建设必须对人民、对社会有益,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各种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幸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某种帮助。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要求文化建设要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有利;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振兴大业、祖国统一大业有利;对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造福人民群众有利。这两者相互统一不可分离,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落脚点。
“二为”方向的提出,打破了“文化从属于政治”的束缚,极大地拓宽了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领域和空间,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但是,“二为”方向的提出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而是解脱文艺发展中过多的政治束缚,为文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明确地提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
“二为”方向是我国文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所提出的文化建设方针,对于我国文化建设解放思想、彻底摆脱“左”的羁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性质,指出了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它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保证。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刻反映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是对精神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宣传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二为”方向是指导宣传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坚持“二为”方向,是社会主义制度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迷雾中走出来;全国第四次文联代表会的召开,“二为”方向的确立,使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从“左”的阴霾中走出来。新时期,江泽民对“二为”方向做了全面阐述:“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我国文化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同时要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
从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发展的实践来看,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既要明确发展方向,又要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既反映它的经济基础,又服务于它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它特殊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必须有明确的服务方向。背离这个方向,社会主义文化就无法发展。任何一个社会要发展文化,必须高度重视作家、艺术家等文化工作者的自主性和独创性,给他们开辟一个文学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指出:“无可争论,文学事业最不能做机械的平均、划一、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社会主义文化特殊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工作者工作的特殊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方向明确,又要天地广阔。 “二为”方向的提出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两个基本问题。它一方面明确地规定了我们文化的性质、服务对象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它又符合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观,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文化是由现实的人及实践创造的,它的载体是最广大的人。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是文化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化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文化创作素材,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人的问题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关键性问题。人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前提,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上行为上获得了某种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素质,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称之为现代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人的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需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和必然趋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包括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和生存空间、外在表象和内心世界。这些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4]宋紫.论“二为”方向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系[J].怀化学院学报,2006,(4).
[5]蒋国斌.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二为”方向[J].理论与创作,1989,(5).
[6]杨凤城.中国共产党90年的文化观、文化建设方针与文化转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