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培勇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激发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思想观念。在这里我强调的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因为很多教师在处理这篇教材时,极易上成“道德课”。语文这门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是近年来小学语文界却在呼吁“语文味”,我也曾经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正在扮演着一个科普老师、历史老师、品德老师……“文本细读”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热词,我也走进了文本细读的队伍。在这条路上走着走着,思路逐渐清晰;走着走着,就发现语言是多么有魅力!为什么我们不在语言文字的本身多挖掘、多揣摩呢?所以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是对词句进行细读。
片段一:
初读课文,自由读。
师:下面请同学自由读读这篇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关注学生的读书习惯。
师:刚才你们读课文的时候,我看见部分同学在书上圈圈点点,做了笔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家要记住。我来看看你们在刚才读课文时都做了什么?
生:我标好了自然段的序号,圈出了新词,读了三遍。
师:很好,这是必需的。
生:我把好的句子摘抄了下来。
师:学习语文就是在积累,你关注了,很好。
生:我分析了课文写了几件事。
师:那你说说课文写了几件事呢?
生:三件事。
师:很好,是哪三件事我待会儿再请你说。还有其他同学想和大家交流吗?
生:我把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了下来,我打算背下来。
师:又是一个懂得积累的好学生,值得我们学习!
师:同学都很会学习,一般我们在初读课文的时候,首先要把课文读流利,其次关注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最后关注一些好句子,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现在请同学再读读课文,把刚才交流中你没做的补上。
生再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反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让学生集思广益,然后及时反馈,落实阅读。
片段二:
师:刚才我们又读了一次课文,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课文写哪几件事。
师:你能概括出来吗?
生:能,课文写了三件事: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的香瓜子,静听自己的心跳。
师:同学们,你们找找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三件事,自己为每件事概括一个小标题。
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概括。
学生汇报,师择优板书。
师:同学们,黑板上就是你们刚才概括的三件事,现在我们来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同类型的课文可以用不同方法概括, 这篇课文我们就利用黑板上的板书来概括,谁来试试?
生:作者通过描写飞蛾奋力求生,墙角顽强生长的香瓜子以及静听自己的心跳,告诉我们生命是顽强宝贵的,一定要好好利用,不能白白糟蹋了。
掌声……
师:这掌声胜过老师任何的表扬,你太了不起了。同学你们也把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写在课文的空白处吧。
生书写,师巡视。
反思: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目标,小学四五年级段的学生必须具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而且建立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在这个环节中渗透了方法,从“小”到“大”,小内容的概括到文章的概括,过渡自然,也易掌握。
片段三:
师: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到震惊?
生: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师:你读一读。
生: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么强烈!那么鲜明!
师:你为什么感到震惊?
生:因为飞蛾也懂得求生。
师:你是因为一只小小的飞蛾在生死关头也会去求生而震惊吧。请坐!还有谁也为这里感到震惊呢?
生:我被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而震惊。
师:强烈的求生欲望?飞蛾又不能用我们人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你怎么看出它的求生欲望强烈呢?
生:从它极力鼓动的双翅中。
师:哪个词你再说一次。
生:极力、鼓动。
师: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这样一只飞蛾吗?
生朗读,着重读极力、鼓动。
师:在这段中你还感到什么意外的呢?
生:作者的变化让我很意外。
师:什么变化?
生:作者原本很讨厌飞蛾,后来却放了它。
师:你从哪里看出作者讨厌飞蛾呢?
生:作者在灯下写稿,飞蛾骚扰着他,骚扰说明了作者讨厌它。
师:你真细心,这个词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同学们,你们觉得作者对飞蛾为什么从讨厌到释放呢?
……
反思:这个环节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抓住了关键词,深入走进飞蛾,通过引导点拨层层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
文本细读,我们一直在做在追求,但我想无论什么样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是最关键的,在这堂课上,我觉得我已经在时刻关注这点了。每教完一篇课文,我都会问自己:今天我的学生学到了什么,我给了他们什么,如果得到的答案是什么也没有,我就会反思:我的阅读教学缺少了什么呢?没有谁的课堂能够十全十美,就算名师也在不断求索,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反思和追求中取得成长与进步,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方能享受快乐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