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华
1939年冬,蒋介石不顾国内外进步力量的一致反对,公然破坏国共两党在安徽岳西共同签订的“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密电青海马家军驻皖北部队骑八师,要其配合国民党中央嫡系部队,在鲁豫皖三省交汇处,对八路军和新四军不断挑起摩擦冲突。
当时,活跃在鲁豫皖区域的鲁南军分区八路军独立团,被骑八师死死地咬住不放。由于敌强我弱,独立团只好从河南边界朝山东方向转移,试图与鲁南的八路军和铁道游击队汇合。可刚到山东单县杨楼村,便遭到国民党军傅立平部的堵截,独立团只好向南进入安徽北部境内。
1940年2月18日清晨,独立团从亳县奔赴涡阳,避过江集国民党骑三师战区,到达黄湖(今利辛县城南关)暂作停留后,继续朝着霍邱方向急行军而去。一路上,独立团经佛镇,行余庄,到阚疃,乘舟船,渡淝水,赴潘岗,过黄桥,从洪柳圩孜庄中穿插后,又绕吕桥,跨苏沟,入东圩,进柳林,最后部队安营在王小街子一带的村庄内,团部设在柳庄寺。
黎明时,独立团又继续向南开拔。当部队行至谢桥集北数公里的迪沟时,遭到颍上国民党县大队和地方武装的阻击。独立团只好放弃原计划,边打边向展沟方向撤退。当部队进入七里郭时,国民党军才停止了追击。
战士们在七里郭补足了粮食弹药后,队伍向北直奔展沟集镇。黄昏时,独立团进驻展沟集,利用休整时间,召开了排长以上的干部会议。会上,团党委决定:“独立团的大部队继续向东过西淝河后,再转向毛集,度过淮河,从正阳关登岸,直奔霍邱根据地。”由于估计到国民党军绝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尾随追击,因此决定留下一个加强连的兵力暂住展沟,同时留足弹药,由该连在展沟一带阻击国民党部队,掩护独立团安全摆脱敌人的尾追纠缠。独立团主力开拔后,留下的一连将连部设在乡绅王子其的区公所。
21日晚,已是掌灯时分,在展沟集墙里庙南10米的澡堂子里,年仅20岁的一连陈指导员正在向老百姓们宣讲党的抗日主张和部队官兵必须遵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当指导员的演讲结束时,一位名叫侯学书的当地群众说:“我们展沟集上的街邻街坊从内心感谢你们八路军。在这两天里,你们给我们当地的困难老百姓担水、推磨碾面,战士们又劈柴,又修换锅灶、补屋整瓦,啥活都干。还把展沟集整条大街打扫得干干净净,不愧是老百姓们的好军队,比起那该死的刮民党(即国民党)遭殃军(指中央军)要强百倍、千倍……”
正在此时,一名八路军战士快步跑来,向陈指导员耳语了一番。陈指导员听完后点头让通讯员先行归队,接着,他转过身来告诉乡亲们:“这里快要打仗了,请你们快回家,逐户通知街坊邻居,藏好自家的贵重物品,抓紧时间转移。”说完,便急忙跑回连部。
陈指导员回到队部后获悉,国民党的骑八师与傅立平所部一路追赶八路军独立团,两股敌人行至江集时,与驻扎在江集的国民党骑三师一个团汇合后,便在敌占区休整。当他们接到侦报,八路军独立团只留下一个连兵力驻扎在展沟集后,骑三师的马团长立刻派人通知了国民党颍上县大队和地方武装,想以南北夹击之势,将八路军独立团留下的这个连全部歼灭在展沟。于是骑八师派出一个团的骑兵,傅立平也亲率一个步兵团,连夜赶到阚疃集,渡过西淝河,在张集以南的水月寺、金桥湾(又称王湾)一带宿营。
面对严峻的形势,一连排以上干部在会议室紧急讨论作战计划。最后,郑连长宣布作战命令:“一排由副连长带队,与一排长负责展沟茅沟以南的第一道防线,阻击国民党颍上县大队和地方武装的进犯。另外,再在南花园西南的壮木塘三座坟处设第二道防线。二排三排阵地在展沟集北苏沟万丈桥南岸,那里沟深水阔,一桥贯通南北,便于在那里阻击从江集奔来的敌人,由我和指导员亲自指挥。四排作为预备队,暂时留在泰山宫西南角的抗战炮楼处待命,随时可以援北增南。”会后,4位排长返回排里向战士们讲明了这次阻击战的重要性,战士们纷纷表示坚决掩护团主力安全转移,誓与阵地共存亡。
22日拂晓,正值正月十五元宵节,阻击战的枪声首先从苏沟的万丈桥处打响。
国民党骑八师骑兵团冲在最前面,有好几匹战马刚冲到万丈桥中间,大桥就被八路军投掷的手榴弹炸塌,冲上桥的骑三师骑兵顿时人仰马翻,接二连三地掉入苏沟河中。在河中的敌人水凉衣湿,又被杂草缠住,成了八路军战士们的活靶子,一个个被打成蜂窝孔沉在沟中。此时,一排二排的阻击阵地上,激烈的战斗也打响了。双方战斗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以及敌军人嚎马嘶声混成一片。随后,敌人连续发动的几次进攻,都被一连的两个排利用天然屏障顽强地击退。可是,一连的二排长、一班长、三班长在阻击敌人的进攻中,英勇地牺牲了,战士们也伤亡不少。连长立即命令通讯员,跑步去泰山宫通知预备队四排,火速前来增援。
此时,南线茅沟阻击战打得也相当激烈。从侯桥洼、谢庄孜窜过来的国民党颍上县大队多次发动进攻,都被一排的战士打退。由于茅沟沟深,又加上七里郭的游击队也将队伍开来,对敌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一顿猛打之后,敌人招架不住,仓皇向东逃窜。
这股敌人喘息一会儿之后,又从瓦磁寺西边的蔡塘孜、谢庄偷偷涉水渡过茅沟与八路军重新接上火。此时,在万丈桥南坝上的一座老坟旁,陈指导员用望远镜观察到一部分敌骑兵绕到深龙潭口西侧,正在蔡楼和苏郢庄之间一处略窄的水面上搭浮桥,陈指导员和郑连长商量后,决定只留下一个班的力量迷惑敌人,将一连主力部队撤出苏沟的阻击阵地,迅速转移到早已侦查好的西淝河东岸,利用由展沟通往黄大亭子西淝河上一桥一路的天然屏障,在那里继续阻击敌人,以甩掉敌人的围追堵截。
陈指导员立即派通讯员跑步前去通知在南线阻击的一排,火速撤出战斗,速到西淝河东岸黄大亭子会合。这边郑连长、陈指导员带领剩下的3个排的战士,就地掩埋了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战友尸体,抬着伤员,顺着苏沟堤坝下的农田向东,又转西淝河边的香神庙向南,再从上马台直奔西淝河上唯一的一座五孔大石桥。大石桥上面是捆扎的圆木,战士们通过大石桥后,将圆木掀进了河中。
此时,苏沟北岸的敌人才发觉沟南岸的八路军只有少数在那里坚守阵地,大部分八路军人马早已撤走。于是,傅立平率领的一个团先用长短枪一齐向对岸疯狂扫射,随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骑八师也急忙从刚刚搭好的浮桥上,缓慢地穿过苏沟河岸,试图包抄我军阵地。留下掩护的那个班机警地撤出阵地,从鱼市巷老街向东,乘两只小船渡到淝河对岸。
到了苏沟南岸的敌骑兵,乘着月色,从石灰窑和响场孤堆塘中间穿过,顺着跑马道向展沟集快马追击八路军。当追到集东头西淝河五孔大石桥上时,敌骑兵才发现桥梁早已断塌,无法通过。此后赶到的傅立平立即命令士兵:“赶快找船找门板搭浮桥。”由于桥东面是一条通向对岸的堤坝,道路笔直,且很狭窄,不易大部队推进。傅立平先派出两个连,乘着月光在前面探路,骑八师则派出一个小队的骑兵紧随其后,缓慢地拥向黄大亭子。
黄大亭子四方四正,石梁石柱。亭前西北角的一块石碑上,记载了建此亭子的历史渊源。亭子向南是一片200米宽阔的地段,与西淝河上五孔大石桥的狭窄道路相连。此段地形非常怪异,看似南北,实为东西,是九曲十八弯的展沟西淝河段的典型特点。狭窄的坝路、片片的湖湾,正是理想的天然屏障。
比敌人先到的八路军独立团一连,连夜开挖战壕,构筑阵地工事。战士们刚挖好“V”形的战壕,便投入到新的战斗。
天刚亮,贪功的傅立平以不到一个团的兵力,抢先发起攻击。一连的战士们迎头痛击,将敌人打了回去。接着,敌人连续组织了几次进攻,均被打退,这股敌人不得不退回狭窄的路坝两旁暂时休整,由骑八师剩下半个团的骑兵开始组织进攻。有几次,敌骑兵险些冲到黄大亭子跟前,但还是在一连战士们的交叉火力下败下阵来。就这样,敌我双方又相互僵持战斗了整整一天,两边都损失惨重。原本气焰嚣张的敌人,虽然发动了一天的攻势,可面对一连战士们利用有利地形英勇阻击,他们寸步难进,只能先后灰溜溜地丢下一片人马尸体,退回展沟集。
乘着敌人撤退的空隙,战士们含泪将牺牲的战友的遗体就地掩埋。一天的战斗打下来,八路军独立团一连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在这次战斗中,一连的一排长、四排的副排长,一班的副班长和多名八路军战士先后牺牲在黄大亭子的阵地上。而那些轻伤不下火线的战士们,仍和战友们严阵以待地坚守在黄大亭子的阵地上。
夜幕降临,当地乡亲们在黄士宝、黄中杰的动员下为战士们送来了大馍和茶水。晚饭后,郑连长、陈指导员召集幸存的连排干部在阵地开了一个战前动员会。会上,陈指导员告诉大家,回去后要集思广益,多出点子,想想明天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更能有效地阻击敌人进攻。散会后,郑连长和陈指导员到各班排听战士们的想法。在四排的战壕内,一位山东籍的小战士率先发言:“现在我们不可能有三国时期采用的绊马索、钩镰枪。但是我们可以用老百姓耙地用的木耙,将耙齿向上埋在阵地前的那片开阔地里,定能破敌骑兵。”“好!好!”连长、指导员异口同声地说:“此计甚好,就按这位小战士的想法,各排派出几位战士,在老乡们的帮助下,立即行动,抓紧时间借耙,务必赶在天亮之前将阵地安排好。”
趁着时隐时现的月光,各排挑选出来几名战士,在各班长的带领下,由群众基础比较好的人作向导,逐庄逐户发动群众,分别从黄前湾、黄大庄、黄小集、黄瓦房、侯前湾等庄借来木耙几十具。军民共同奋战,连夜将木耙以三字型排开,耙齿朝上,纵横交叉安放在阵地前,军民称之为“百齿阵”。
24日清晨,隐蔽在战壕内严阵以待的一连战士们,听到从展沟方向传来的鸡鸣狗叫声和战马的嘶鸣咆哮声。经过一夜粮草补充的敌骑兵气焰变得比昨天还嚣张,跃马挥鞭想一下子突破近百米的开阔地段。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我一连战士们早已摆好“百齿阵”,等着他们往里钻呢。
伴随着一连的机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闯进“百齿阵”的敌骑兵被打得人仰马翻,相互践踏,不断传出鬼哭狼嚎般的惨叫声,与战场上激烈的枪弹声,交织在一起。
这时,只剩下近百人的傅立平部残敌也从狭窄的土路中间拥挤着向前进攻。刚进入“百齿阵”就被一连战士的机枪、长枪扫射成了穿膛葫芦。傅立平恼羞成怒,立即在阵地上临时组织了一支敢死队,拼命强攻“百齿阵”。但敌人经过几番进攻后,仍未能有半点进展。
战斗中,一连的战士又增添了新的伤亡。陈指导员掏出怀表看了看,告诉身边的郑连长说:“团长交给我连阻击敌人的时间已超过,阻击任务圆满完成,你赶快带领剩下的战友们迅速转移,尽早赶上部队。”
郑连长听后斩钉截铁地对陈指导员说:“陈指导员,不必再争了,你比我更加重要,我们连队的党组织离不开你,赶快带领着战士们撤退吧。”说完便与留下来的四排长刘占义和机枪班长王大胡子迅速进入黄大亭子内的主阵地。陈指导员见拗不过他,只好将重伤员委托给黄士宝、黄忠杰二人掩护起来。自己带着不到一个排的战士们扶着轻伤员,迅速撤出阻击阵地,朝霍邱方向转移,火速追赶独立团大部队。后据前线传来的消息,陈指导员在转移的途中为掩护战友而壮烈牺牲。
这时,傅立平向自己的残兵下达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今天务必攻破‘百齿阵,一举拿下黄大亭子。”两股残敌组成敢死队,身裹棉被,如乌龟般地向前爬行。他们遇耙翻耙,遇绳割绳,并将木耙不断地运出阵地。不一会儿,敌人将阵内的木耙基本上搬完,敢死队也冲到了黄大亭子跟前。两股敌人扫清了前进中的障碍,疯狂地向一连阵地发起了总攻。
郑连长与刘占义和王大胡子3人周旋在黄大亭子左右战壕里。郑连长守卫在红旗旁,愈战愈勇,弹无虚发,枪枪毙敌。王大胡子紧紧勾着机枪的扳机,枪膛喷出仇恨的子弹。枪管打红了,他用小便将枪管散热后,又继续射击,将攻上来的敌人打得抬不起头来。
突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了王大胡子。这位机枪班长身体晃了几晃,拼尽全力射出了最后一梭子机枪子弹,才缓缓地倒在了黄大亭子阵地上。刘占义见状,火速奔进亭内,换上弹夹,抢起机枪,将复仇的子弹射向敌人。不久,刘占义也中弹倒下。整个阵地上只剩下郑连长一个人。敌军一个骑兵营营长,乘机连人带马闯到黄大亭子内。他挥起马刀,将郑连长刚端起机枪的左臂砍了下来,又一刀刺进了郑连长的胸膛。失去平衡的郑连长,拽着连队战旗一角,慢慢地倒在红旗下壮烈牺牲。
这次黄大亭子阻击战,八路军独立团一连共牺牲官兵百余人,他们浴血奋战,为掩护独立团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按时完成了阻击敌人的光荣任务。
敌兵退走之后,黄士宝和黄忠杰二人发动了附近的村民,将烈士们的尸体用苇席一一裹好,安葬在黄大亭子旁。
时过境迁,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黄大亭子已被当地群众称为“百人亭子”。由于西淝河改道取直,“百人亭子”被设计在开挖的新淝河的规划中。当地的老百姓又在黄士宝、黄忠杰的带领下拆亭移墓,再次将烈士们的尸骨全部迁移到新开挖的西淝河南岸。独立团一连的大部分官兵们,永远长眠在这美丽的西淝河畔。(题图为黄大亭子烈士墓)
(责任编辑:胡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