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青
刘亚楼上将:虎啸东北 领衔新中国空军
刘亚楼成名很早,无论是级别和职务,还是战功和名气,在开国上将中都是佼佼者,他可谓军政全能,以担任政治主官起步,在参谋长的岗位上大放异彩,在司令员的位置上更是以善打突击闻名全军。
1930年6月,刘亚楼任红四军第三纵队第八支队政治委员。此时的刘亚楼年龄小,文化高,资历浅,却提拔快,堪称我军的希望之星和优秀青年将领之一。1930年10月至1936年12月的6年间,刘亚楼在红四军及改编后的红二师,相继担任过团、师政治委员,尤其是在红二师当了整整3年主官,为这支颇具战斗力的红军主力部队的不断锤炼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亚楼真正建功立业是在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期间,他作为红二师政治委员,与师长陈光一起率部担任一军团的前锋,取得了血战湘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勇夺娄山关和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一系列重要战斗的胜利;后调任红一师师长,率部征服大草地;此后又升任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参与翻越六盘山、设伏吴起镇等战斗行动,为中央红军跳出强敌的包围、胜利北上创造了条件。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刘亚楼任红二师师长,与师政治委员萧华一起率部参加直罗镇和东征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刘亚楼重点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军事战略战术知识学习。他先是担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不久,升任抗大教育长。1939年初,他奉命赴苏联,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2年11月起,在苏联红军实习,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刘亚楼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参与部署和指挥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1947年东北夏季、秋季和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一系列著名的大战和恶战。作为一个战略区的参谋长,刘亚楼为使司令部工作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转变的需要,大力加强司令部机关的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6年秋,刘亚楼抓住北满地区暂无战事的空隙,在哈尔滨办了3期连排参谋训练队。他亲自讲授《参谋道德》、《战役战术》等课程。学员每期学半年,考试合格,发结业证,分送到各级司令部机关任参谋。此举促进了东北民主联军各级参谋队伍的建设。
1946年冬,刘亚楼在佳木斯抽空翻译出一本俄文版《红军参谋业务条令》。这本条令印刷后,发到东北民主联军团以上各级司令部,参谋人手一册,成为很好的学习资料。
1947年夏,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届参谋工作会议在双城召开,各纵队、师的参谋长和作战科科长参会。作为会议召集人,刘亚楼重点分析了四平攻坚战的基本教训。在会上,他还着力解决了参谋人员反映的“四多四少”,即使用多培养少、批评多表扬少、事务多待遇少、碰钉子多撑腰少等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参谋人员的积极性。
1948年春夏,刘亚楼在东北军区第二次参谋工作会议上,谈了如何加强司令部机关建设等问题。在师以上高级干部军事会议上,作了炮兵使用问题的专题报告,系统地讲述了炮兵的射击程序、指挥协同等11个问题。后来,他的这个报告成为我军炮兵使用的准则和炮兵建设的依据。
天津攻坚战中,刘亚楼任前线总指挥。战前筹划时,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考虑用3天解决战斗,平津战役总前委书记林彪则想限定48小时。刘亚楼向林彪立下军令状:“只需30小时,便可轻取天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都说:“军中无戏言。”刘亚楼回答:“我和陈长捷的兵力是三比一,我手里还有他最详细的布防图。”总前委最后决定:攻克天津作战计划按3天上报,按30小时使用。
1949年1月14日10时,攻坚战打响。15日15时,攻坚战结束。最终,刘亚楼统一指挥东北野战军主力5个纵队22个师和特种兵等共34万人,创造了29小时攻克天津、全歼守军13万人,俘获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长官陈长捷的攻坚战奇迹。
天津不到30小时被攻克,毛泽东高兴地说:“华北问题解决了一大半!”
天津攻坚战是我军出动炮兵、坦克和工兵最多的一次战役。战前,刘亚楼亲手写就《关于天津攻坚战的协同计划》下发给连以上指挥员,此计划在我军协同作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亚楼提出的“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的作战方针,实在、管用。这次战役为我军以后攻取敌人重兵把守的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是刘亚楼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一个成功范例。
1949年10月25日,时任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的刘亚楼被任命为军委空军司令员。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宣布成立。自此,刘亚楼又开始在这个崭新的军事领域里大展宏图。
首先是建立空军各级领导机关。由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机关和军委航空局组成空军司令部,又先后组建华东、东北、西南、中南、华北、西北等6个军区空军领导机关。
其次是集中力量兴办了7所航空学校和7个预科总队,大力培养飞行人员和各种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是组建航空兵部队。这是空军创建时期最重要的任务。1950年这一年,标志着“空军第一”的几支部队应运而生。6月19日,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成立;9月17日,空军第一支空降兵部队——陆战第一旅在开封成立;11月24日,空军第一支空运部队——高空运输团在四川新津组建。随后,大批航空兵部队也很快组建起来。
1950年4月15日,应刘亚楼的请求,毛泽东为《人民空军》杂志创刊号书写刊名并题词:“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这也是中央军委赋予人民空军的创建使命和光荣任务。
接着,刘亚楼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边打边建”方针,派新中国空军投入了抗美援朝作战。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驾驶先进的苏制米格—15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与强大的美国空军在异国朝鲜上空展开搏杀激战,创造了令人振奋的许多“第一”。
1952年夏,刘亚楼结合朝鲜空战实际,提出了“一域多层四四制”的战术原则,年轻的志愿军空军运用这一战术,又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战果。同时,也为人民空军的战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志愿军空军不畏强敌,在2年8个月的作战中,轮番出动歼击航空兵10个师21个团、轰炸航空兵2个师3个大队,实战366批4872架次,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涌现了6名一级战斗英雄、12名二级战斗英雄,在20世纪50年代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世界上第一次以喷气式飞机为主角的空中超长战役中取得了辉煌战绩,在世界空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刘亚楼作为终身空军司令员,对人民空军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由于功勋卓著,党性坚定,1956年9月,刘亚楼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同年11月增补为中央军委委员。在开国上将中,同时获这两项殊荣的只有刘亚楼和萧华。
叶飞上将:红军时游击闽东解放后坐镇福建
叶飞是47位荣获3枚一级勋章的开国上将中唯一出生在国外的人,且有一半菲律宾血统,是名副其实的“海归”。他的生母麦尔卡托是菲律宾人,养母叶谢氏是福建人。他在菲律宾奎松省吕宋岛亚旺镇出生,5岁时回到福建省南安县深鞍乡占石村老家,由养母抚养成人。
在开国上将中,叶飞年龄小,但参加革命却不晚,1928年他14岁时就加入了共青团。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叶飞虽然没有参加中央主力红军,但在主力红军即将撤离中央苏区的低潮时刻,却迎难而上参与创建了闽东革命根据地和闽东红军独立师,并担任该师政治委员。随后,叶飞率部坚持了极其艰苦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与粟裕率领的中央红军挺进师会合,扩编为闽浙军区。挺进师和独立师以后成为新四军的骨干部队之一。
叶飞在军事上的声名鹊起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最初,他担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率部进入苏南敌后,采用夜袭、奔袭、奇袭和伏击等战术手段,取得了一连串游击战斗的胜利,为发展和巩固新四军最初的茅山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六团又称老六团,其前身就是闽东红军独立师,该团日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王牌第二十军的骨干力量。1939年5月,叶飞任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副指挥,“老六团”改称“江抗”二路。他率部东进,夜袭浒墅关,全歼浒墅关东站日军。接着,又火烧上海近郊虹桥日军机场,使日军大为震惊。“江抗”的旗帜也从此打了出去。
1940年5月间,时任新四军挺进纵队(简称“挺纵”)政治委员的叶飞率部转移到郭村。当地地方势力李明扬、李长江怕“挺纵”占据他们的地盘不走,几次要求“挺纵”撤离。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趁机在一边煽风点火,要“二李”攻打郭村,挤走“挺纵”。面对这种情况,叶飞得到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7月改称苏北指挥部)总指挥陈毅的批准,以身边4个营的兵力在郭村迎战。5月28日拂晓,李长江率所部共13个团围攻郭村。叶飞沉着应战,利用李部各路配合不紧的弱点,采取积极防御、灵活机动的战术,屡次击退敌人进犯,稳住了郭村阵地。这次胜利,揭开了新四军开辟苏北、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序幕。解放后,郭村保卫战被拍成电影,即著名的《东进序曲》。
1940年7月,叶飞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从这时起,叶飞指挥的部队和他本人就成为新四军及后来的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排头兵,与“第一”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一师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由于军政全能,独当一面,攻守兼备,善于攻击,叶飞与王必成、陶勇并称“叶王陶”,成为陈毅、粟裕麾下的一员剽悍猛将。
1940年9月,黄桥战役发起,陈毅坐镇总指挥,粟裕负责具体指挥。叶飞率第一纵队在黄桥西北实施主要突击,王必成率第二纵队辅助突击,一举吃掉敌独立第六旅,旅长翁达自杀。接着,叶飞和王必成各自率部迅速穿插,围歼进入黄桥以东的敌第八十九军。经一夜激战,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落水淹死,第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人被俘。黄桥决战取得歼顽敌韩德勤部1.1万人的大胜利。
1941年7月下旬,在盐城救困战中,时任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的叶飞,为调动围攻盐城新四军军部的日军回援,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以两个团主动攻击古溪镇中心据点,两个小时就全歼伪军一个团。接着,叶飞率第一旅主力乘胜进攻并占领黄桥。接着又包围泰兴城,占领了四关。但日军仍不为所动,继续“扫荡”盐阜地区。于是,叶飞以地方武装继续围困泰兴城,指挥第一旅主力一路突袭,从三面包围了日军独立旅团所在地泰州城。终迫使日军撤出盐阜,回援泰州。这样,叶飞为新四军军部解了围。战后,叶飞受到陈毅、刘少奇的贺电嘉奖。
1944年2月,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授命副师长叶飞指挥车桥战役。车桥是淮安东南一个小镇,是日军控制苏中宝应地区的重要据点之一。叶飞以苏中5个团的兵力攻打车桥,同时在芦家滩打援,一举歼灭日军441人、伪军500人,打了一个大歼灭战。此战还有一个收获是俘虏日军24人,这是我华中部队在一次战役中生俘日军最多的一次。车桥之战解了新四军腹背受敌之危,标志着华中敌后战场开始转入反攻。
1945年4月,叶飞任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在6月19日进行的天目山战役中,叶飞指挥苏浙军区3个纵队分头向顽军突击。经一夜激战,一举歼灭敌第五十二师主力。至23日,叶飞指挥所部全歼敌突击段二纵队。逃窜中的顽军第七十九师和突击第一纵队残部,被截成几段,逐股被歼。此役共歼国民党顽军6900余人。
解放战争时期,叶飞与许世友、陈士榘、宋时轮、王建安、张爱萍、钟期光、傅秋涛等被并称为第三野战军中的“八骏骠骑”。在解放战争中,叶飞指挥的第一纵队在华东战场以“跑得、饿得、打得”著称,驰骋豫皖,纵横苏鲁,善打大仗,敢打硬仗,攻击力强,屡建奇功,成为华野头等主力之一。
1946年冬宿北战役开始时,叶飞奉命率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由集结地率部分三路出击。因不明敌情,一纵一头扎入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十一师阵中。叶飞急命部队后撤。在整编第十一师阵势中,杀了个一进一出。第二天,叶飞主动率部奋勇穿插,再次杀入敌阵,硬生生割裂了十一师与整编第六十九师的联系。激战3小时,击败十一师,歼灭六十九师的1个旅,为战役的全胜做出了重要贡献。宿北战役,开创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全歼敌一个整编师的战例。
1947年2月,叶飞指挥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加了莱芜战役。在友邻部队没赶到的情况下,他指挥部队紧钳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总部及七十三军、四十六军于我包围之中,让李仙洲无路可逃。一纵经3昼夜激战,给敌军主力以惨重杀伤,奠定了莱芜战役胜利的基础,为最后全歼李仙洲集团立下首功。
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叶飞率第一纵队同时与国民党军两大王牌部队作战,一面死死顶住整编第二十五师的攻击,一面参与围歼整编第七十四师。部队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迂回攻击敌人。最后,在孟良崮总攻的战斗中,叶飞受命在第一线指挥5个纵队进行突击,为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6月,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的叶飞,统一指挥5个纵队,隐蔽集结于豫东睢县、杞县、太康之间地区,对国民党军第六绥靖区副司令兼第七兵团司令区寿年所部,实施南北夹击,分割包围。经过3天反复冲杀,全歼区寿年兵团,活捉区寿年和整编第七十五师师长沈澄年。
1949年2月,叶飞升任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在渡江战役中,第十兵团担负了突破敌人主要防守地段的任务。为了掌握战场情况,实施强有力的指挥,叶飞不仅直接指挥第一梯队第二十八军,而且一直跑到第一梯队师的位置,担任起先头军军长的角色,挥师从天生港一线率先起渡。渡过长江后,他率4个军迅速插到宁沪铁路线上,按计划分头抢占了各要点。
5月,上海战役打响,叶飞先指挥第二十八、第二十九两个军负责西线正面进攻。各部一路猛攻,却遭遇敌人垂死抵抗,代价惨重,而且实施翼侧穿插亦不能得手。针对这一严重情况,叶飞研究对策,向粟裕汇报后,又增加第二十六、第三十三两个军和特种兵纵队参战,随即改变急袭猛扑的战术,采取步炮协同、近迫作业、逐点攻击的攻坚战术,“夺取一点,巩固一点,逐步推进,相机出击”,终于扭转战局,打下了上海。
8月,叶飞和韦国清统率第十兵团指挥福州战役。叶飞确定的作战方案是,在福州外围撒下一张大网:第二十九军为右路军,从南平出发,向南迂回攻占宏路、福清、长乐,断敌陆上退路,并阻止北援之敌;第三十一军为左路军,从古田出发,攻占连江、马尾,断敌海上退路,尔后向福州攻击;第二十八军为中路军,正面攻打福州。战役打响以后,三路大军密切协同,经过6天多战斗,共歼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5个军部、14个师计5万余人,而我军伤亡不足500人。担任主攻的第二十八军解放了闽清等地,随后进占福州,勇立首功。最后又攻占平潭岛。
9月,十兵团实施漳厦战役,因韦国清负责接管地方工作,就由叶飞独立指挥所部作战。第三十一军担任主攻,先取漳州,再夺鼓浪屿,最后攻湖里,直插厦门市区。第二十九军主力从厦门西部、北部登岛进攻厦门。第二十八军一部攻占大嶝岛。在1个月的时间内,第十兵团共歼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1个要塞司令部、2个军部、7个师及其他部队,共5.1万余人。
10月27日,第十兵团攻击金门失利,登岛部队3个加强团9000余人全部损失,成为内战爆发以来我军最惨重的一次失利。在兵团党委扩大会上,叶飞说:“金门战斗的失利,主要责任在我,我是兵团司令员、兵团党委第一书记,是我造成的损失。请前委、党中央给严厉处分。”
叶飞随后两次向中央检讨并请求处分,但中央认为这主要是轻敌思想,也有经验问题,应当吸取教训,没有给予叶飞处分。
1956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叶飞当选为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8月,叶飞任福州军区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7年9月,韩先楚担任司令员,叶飞专任政治委员。作为福建省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叶飞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抓福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上。“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叶飞即被诬为“福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冲击、监禁。1975年1月,叶飞重返政坛,被任命为国务院交通部部长。在江青等人导演“风庆轮事件”闹剧,对“买船”大加挞伐的鼓噪声中,叶飞顶住压力,旗帜鲜明地陈述了买船的必要性,一年内,交通部的远洋船队不动声色地翻了一番,初步改变了远洋运输主要靠租用外轮的局面。1979年2月12日,叶飞再回到阔别了20多年的军队,担任海军第一政治委员。1980年1月,叶飞又改任海军司令员。3年多时间里,叶飞为海军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精简整编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6月、1988年4月,叶飞连续当选为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像叶飞这样,在地方党政部门、国务院部委、军队大军区和军种轮流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开国上将,可以说为数极少。
(责任编辑:张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