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传承困境与策略研究

2013-04-29 10:35白晶
关键词: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保护

白晶

摘 要: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以狩猎文化为中心的独特民族文化是鄂伦春人的智慧结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的自然进程产生断裂,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生存受到严峻考验。本文旨在指出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的变迁与现实处境,构建一个多元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最终实现民族文化解困。

关键词: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069-0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和谐共存,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体系。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散发着原生态的魅力,具有人类早期文化的印记,是我国多元文化体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同时,鄂伦春族是我国解放前最后一个单纯依靠狩猎生活的民族,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属于北方渔猎文化区[1],对于国内外学者研究北方渔猎文化是弥足珍贵的。

一、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鄂伦春族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狩猎民族,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鄂伦春族精神的写照。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及大小兴安岭的开发,鄂伦春人世代繁衍生息的社会经济环境与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鄂伦春族传统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日益呈现断裂态势。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革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迁

鄂伦春族自定居至今已有61年的时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分配制度与经济观念发生改变。定居前,鄂伦春族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传统狩猎,社会生产分配上尊崇平均主义;经济上,商品意识以及私有意识极为淡薄。实现定居后,鄂伦春族逐步脱离早期的封闭性社会经济环境,走上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转产与务农使传统的狩猎生产逐步淡出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的转型引起衣食住行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发生了变迁。传统的兽皮衣物逐步被轻便的羽绒服装取代,并作为民族艺术品陈列于博物馆内;传统的兽肉饮食由于转产务农,也已经逐步被猪肉取代,野菜与野果被蔬菜和水果取代;传统的桦树皮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具也被现代的生活器皿所代替[2]。

(二)自然生态的破坏阻碍了民族文化的延续

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游猎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也是在狩猎过程中形成,并通过父辈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自然传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对大、小兴安岭进行资源开发,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和当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原因,原始森林的覆盖率逐年递减,加之先进狩猎方式的普遍使用以及狩猎人数大量增长,兴安岭的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动植物资源遭到极大破坏。面对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为了保护森林与动植物资源,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全面实行封山禁猎。鄂伦春族彻底了告别狩猎的生活方式,延续千年的狩猎生活方式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自然的文化传承受到阻碍。

(三)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缺少加剧民族文化的消逝

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传承人之间的代代相传。鄂伦春族有民族语言而无民族文字,传统民族文化只能在民族成员中通过言传身教进行纵向传承,受现实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禁猎政策的实施,年轻的鄂伦春族成员鲜有随同父辈进行狩猎的机会,传统民族文化知识逐代递减,影响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进程。外来文化渗透,也对鄂伦春青年的民族文化心理与认同产生影响,他们多数人希望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不注重传统文化精粹的学习,使民族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面临消亡的危险。

二、鄂伦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

民族文化的兴盛,能够增强鄂伦春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推动民族向前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民族文化的消失,会导致鄂伦春民族特征的消失,整个民族的发展就会失去根基与动力,丧失生命力。面对民族文化正在渐渐的产生断裂的挑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搭建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保护平台,构建传承机制,防止现代化的负面效应,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性。

(一)培养鄂伦春民族的文化自觉理念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觉醒与反省,是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它包括民族成员要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并担当起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3]。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才能在多元文化体系中立确立自己的位置,和其他文化共同建立一个各种文化都能和谐共处,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首先,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方式,扶持鄂伦春民族语言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向鄂伦春族青年渗透民族文化的理念,让每个民族成员深刻认识本民族的文化,看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特征,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同时,在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还需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担当起传承人的责任。其次,政府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各种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文化传承活动,在活动中将民族文化融入鄂伦春民族成员的精神世界,并鼓励他们不断汇集新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提炼民族文化的价值,不断与时俱进,保证鄂伦春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悠远地传承下去。

(二)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保障机制

只有在国家政策扶持与民族地区政府的积极参与下,一些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才得以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2009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复兴和繁荣。

地方政府应在国家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繁荣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挥主导的作用,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中,保障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首先,制定文化传承保障机制,建立乡镇综合民族文化站,并在在猎民村成立猎民书屋,提高鄂伦春族的文化素养,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其次,加强对民族文化研究会政策扶持,成立专家团队,对民族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保护与挖掘研究,实现鄂伦春民族文化在保护中传承与发展。同时,当地政府加大力度实施生态保护政策,建立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圈,使得动植物得以繁殖,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并在生态保护圈内依照科学的狩猎规则,对狩猎活动进行效监管。

(三)完善鄂伦春民族教育文化传承体系

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现代化背景下,建立一个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联动共生的机制,防止现代化与文化交流的负面效应[4],解决民族成员的心理不适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困境,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重要举措。

其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形式上,多采取适合鄂伦春民族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设计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扩大教学活动范围,在保障师生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的安排学生的课外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其二,受现代语言环境影响,鄂伦春语已经成为一种濒危语言,因此应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培养鄂伦春双语人才,与此同时重点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教科书与图书的出版工作,成立专门的教材与图书编辑组,将民族语言教材标准化,通过语言研究与教学的开展,达到传承语言文化,培养鄂伦春学生的文化认同的目的。此外,加强专业人士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并发挥文化传承人的作用,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保护屏障,促进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例如采用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方式创办鄂伦春民族艺术院校,开设音乐、舞蹈、美术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专业,为鄂伦春民族培养人才。

(四)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文化保护机制

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建设民俗村的核心价值,通过民俗村传统民族住宅、民族服饰与民族传统节庆等民族文化动态展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将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回馈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形成一种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促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机制中。

首先,充分利用大兴安岭的地缘优势与丰富资源优势,在鄂伦春族聚居的区域内建立鄂伦春民族文化生态村。生活在其中的鄂伦春族成员按照其固有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形成特色民族旅游产业,同时为鄂伦春后代提供民族文化教育的场所,对鄂伦春的整体文化加以保护。其次,成立民族文化艺术品工坊。鄂伦春族早期的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原生态狩猎生活,独具特色的是袍子皮制品与桦树皮制品,还有骨针、骨坠等骨头制品,在这些手工制作品上,图案都体现了原生态质朴的对称美,手工制作坊提供了鄂伦春民族传统制作工艺传承的场所,使民族手工艺品文化在经济实践生活中代代相传,既保护与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质朴的民族风俗。此外,积极开展鄂伦春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组织鄂伦春族文艺与体育等特色民俗展示活动,吸引游客。通过民俗展示可以自觉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强化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向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宣传鄂伦春民族精神与形象,使鄂伦春民族文化在今天获得新的价值,获取新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动态地保护与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为华.鄂伦春原生态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南文渊.北方森林-草原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3〕杨福泉.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4〕王鉴.当前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猜你喜欢
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保护
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研究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倾情浇灌艺术花:记鄂伦春族老教师陈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