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东工业结构及发展的建议

2013-04-29 09:39:47黄鑫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广东建议工业

黄鑫

摘 要 广东省抓住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工业,实现了工业产业的快速腾飞,创造了工业发展的奇迹,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大省迅速成长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本文对广东工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对广东工业化进程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广东 工业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工业化都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每一段又存在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广东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实践问题,值得探究。

一、广东产业结构特点

(一)园艺产业和畜牧业是农业的两大支柱。

广东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农业效益显著提高。2005年,全省的南亚热带优势和广东特色的园艺作物中的蔬菜,水果,茶叶,南药和桑蚕等作物面积达到3400万亩,产值达到570亿元,分别占了农作物面积,种植业产值的35%和60%。牲畜传统优势品牌生产发展较快发展,优新品种开发势头强劲。园艺产业和畜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两大支柱。

(二)制造业成为最大最强的产业。

“十五”期间,广东工业生产取得长足发展,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总量全国前列,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416.39亿元。第一,制造业成为广东工业化的核心,广东的制造业积累了庞大的资产存量,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规模。2005年,制造业产值为32719.04亿元,增加值为8156.04亿元,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是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趋向合理的关键所在。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逐渐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025.55亿元,已成为广东生产规模最大的支柱产业。第三,九大工业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5年期间,全省九大工业支柱工业,其产出为6833.48亿元,增加值为6633.48亿元,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三)第三产业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到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的现代化水平。2005年,广东第三产业对经济的高贡献率已达42.2%,直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

二、广东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非均衡性偏差明显,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升级。

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目前,广东人均GDP比较接近中等收入地区和国家,但是第二产业比重则分别比下中等和上中等收入国家或者地区高出近17和2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相对于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无论是就业比重还是产值比重都相对落后,2000年至2006年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48.7%下降到45.9%。

(二)转型升级比较缓慢,产业素质不高。

第二产业中,由于企业普遍缺乏核心与关键技术,广东高技术企业大多数从事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高端产品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相对走低。第三产业过分集中于低层次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缺乏增长动力。“十一五”期间,金融业的增加值年均增加只有5.8%,不仅是同期第三产业各行业中增速最慢,而且与“九五”相比下降了4.7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

工业结构雷同为珠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难点和阻碍。目前,城市产业同构化趋势日益严重,广州和深圳除了在金融,汽车和成套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市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从工业行业完成产业情况来看,排在前十位的主要工业大类,广州与深圳的同构率达到60%,只是排序不同,广州,深圳与各省其他主要城市也有60%以上相同。

三、加快广东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一)信息化建设。

以推进企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相融合与互相促进是加快广东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根本的举措。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个流程的信息化和管理。加强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依托现有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建立和完善行业性信息技术服务机构和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机构。

(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一,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由组装加工型向制造与服务协调发展型转变,使广东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基地。第二,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加快发展汽车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第三,加大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力度。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使人力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真正得到发挥。第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大企业集团,优化产业,企业组织机构。

(三)技术创新。

第一,以解决支柱产业以及战略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制造和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在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医药等行业,集中力量实施一批产业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第二,增强技改观念,加强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面向新型工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培养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级技工队伍。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旅游地理学院人文地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赵玲玲等,《广东省工业经济简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向晓梅,《广东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3]庄丽娟,《广东国际竞争力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广东建议工业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学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7:54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 06:22:54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8 21:59:16
工业人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1
广东舆情
大社会(2016年3期)2016-05-04 03:41:11
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2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51:50
建议答复应该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6
“工业4.0”之思考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辽河(2011年3期)2011-08-15 00: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