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宁 崔美凌
由于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它不仅成为各国人民交流沟通的工具,而且还是一个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不仅要精通英语,而且要不断培养提高自身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是指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进行相互了解、往来和接触的能力。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就是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架起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桥梁,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各民族文化和科技的精华。本文从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个方面阐述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利用语言进行思想的交流,达到相互之间的了解。英语交际能力最基础的部分就是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综合而形成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其实质就是要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密不可分。但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形成和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要根据不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和各自的特点来分别对待。由此可知,英语综合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过程。所谓“形散”,是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分别得到重视、突出和实现;所谓“神不散”,是四种能力的培养尽管各具特色,但是其宗旨和内容应该具有统一性和贯通性,不可分割或将其对立,否则,必然在教学中顾此失彼,让学生无所适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是声音,然后才是文字。因此,听和说应该是语言活动的基础。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加强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以后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听和说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也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听说教学越来越多地开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由此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被应用于英语语言教学领域,能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满足学生在听说交际能力培养上的需求。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点可以多渠道地给学生提供英语信息源,带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各种感官,使之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此外,现代信息技术集板书、演示、练习于一体,教师可以通过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使学生直观、快速、高效地理解和吸收教学信息。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效缓解有限的时间与广博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减少学生的压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与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从而有力地促进英语知识的巩固和语言技巧的形成,提高其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阅读能力不可被忽视,它是评价英语教学的最主要标准,不仅关系英语教学的成败,而且是衡量一个学生英语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其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阅读是汲取信息的最重要手段。阅读虽然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手段,但是跟交谈和观察等其他信息获取方式相比,却是最有效的,有效信息的获取是阅读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功能。(2)阅读对于其他三种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阅读所获取的社会信息和语言信息是口语表达和写作的重要来源,可以说,少了阅读的推动,口语和写作势必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此同时,阅读中所培养起来的语感对于听力的训练则显得弥足珍贵。此外,以词汇和语法学习为主的精读训练能够为以后成功的英汉互译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都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1)将精读、泛读和半精读相结合;(2)将读前活动、阅读活动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相结合;(3)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交互补偿三种教学模式相结合;(4)将阅读量、理解程度和阅读技巧的训练相结合;(5)将听读、读说和读写相结合。
英语写作能力是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它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提高听、说、读的质量。写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共同构成语言教学的两大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写作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方面:英语写作是十分复杂的思维活动,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所导致的表达法和习惯用法的差异,使得大多数中国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方面:英语写作训练所需时间长、见效慢、评价难、涉及学生个体差异等众多因素,使得教师积极性不高。事实上,如果抓住英语写作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并不困难。英语写作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教师要讲解英汉思维方式的区别,在教学中导入西方思维方式的内容,并与中式思维进行比较,通过实例逐步向学生介绍英语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及写作实践中不断加以体会,使学生克服母语迁移心理,从而逐步掌握英语写作的方式和技巧,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此外,要将写作与听说和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取写作所需要的信息,通过阅读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发现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英语写作的心得,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人们在相同文化环境中进行交流时,有能力理解对方传达的信息,然而,当交际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交流就很可能产生不解或误解,导致交际失败。跨文化交际既涉及文化,又涉及交际。“文化”极为宽泛的涵义和表现形式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它既有知识向度,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等,因此很难给出一个全面、科学、实用的定义。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其下过定义,其中Belmett,Bennett & Alle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层含义: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善于欣赏其他文化的能力以及能够在一个或多个文化环境中恰当表现的能力。他们将“恰当”和“有效”作为评判跨文化交际表现的两个主要标准在跨文化交际学界己得到广泛的认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交通、通讯手段的迅速改善,跨文化的交际在广度、密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跨文化交际的专门研究从无到有,发展很快,来自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使其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所讨论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和我国之间进行的跨文化交际。在我国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由于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跨文化教学,导致学生跨文化意识较为薄弱,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密不可分。因此,中国的学生要想学好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获取知识信息、表述意见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此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在实际的交际环境中主动、积极、愉快地去接受挑战,对不同文化表现出包容和欣赏的态度,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提高信息与知识的交流效率,最大化地利用国际资源。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对原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关系的认知与理解。既要培养对多元文化社会差异的认知意识,也要积极学习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同时要培养移情能力,摆脱民族中心的束缚,不以本民族的价值观看待和评判其他文化,要承认世界的多元性并充分认识自我。例如:东方和西方不同的语言文化造成了东方人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作为人类对外界和自身认识模式化而形成的思维习惯具有其民族性。一般来讲,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逻辑思维,注重形式分析与数理分析,在思维过程中主要借助于抽象概念;而东方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性的形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中主要伴随着具体的形象或映像。故此,西方人喜欢绝对化、现实主义,按(形式)逻辑直线推理;而以中国人为主体的东方人喜欢相对地看问题、理想主义,按点跳动式思维。在思维方法上,西方受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影响,注重分析,遵循三段论的形式,常常采取演绎的方法;与西方的个体性相反,以中国为主体的东方传统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整体性。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国人的姓氏先是宗姓,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氏族的整体;西方人的姓氏首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的是个体。在地址的表达上,中国是由大到小,突出的是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而西方人突出的是个别向整体的合成关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将文化教学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语言教学实践文化教学。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有助于其摆脱单纯的语言练习。教师可以适当介绍英语的文化内涵及英汉两种语言的交际习惯和行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比较,让学生从词汇、句法、篇章段落等方面认识到两种语言的差异。跨文化的知识一旦被吸收、消化,就会溶解到思维中去,成为思维的力量而影响思维方式,进而使学生能够在交际中做出正确的预测,完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三、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会受到诸如教师、学生个体、方法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英语课堂教学重心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英语教育和研究者们更加重视学生个体因素对学习结果差异的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态度、兴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由此可见,交际者的心理素质在其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加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适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进而能够正确、得体、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英语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们对影响学生英语习得效果和效率的诸多心理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焦虑这一情感因素对交际的程度和速度都有明显的、重要的影响。焦虑是一种引起不安、紧张、忧虑、担心、自我怀疑的主观情绪,是一种自我贬低认知。英语学习焦虑其实就是学生在不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时产生的一种畏惧和焦虑,焦虑在英语听和说(尤其是毫无准备的自由发言)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英语表达,也不能用英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时,就产生交际畏惧,即交际回避或交际退缩。交际畏惧在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心理学试验已经表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习者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过低或过高的焦虑水平都对学习不利。在英语课堂上的听说练习中,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过高的焦虑水平,导致交际不能顺利进行,甚至失败,而交际的失败又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所以焦虑既是影响英语交际的原因,又是交际不良的结果,其负面作用不容忽视。
在具体的听、说、读、写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方法来减轻和克服学生表现出来的焦虑。例如在听的方面,教师可以先选择学生熟悉的听力材料,通过放慢速度和重复播放,减轻学生听力理解的困难,然后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接受能力循序渐进,逐步加大难度。在说的方面,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声重复英语国家人士的讲话,模仿他们的语音和语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课堂活动应以同伴和小组为主,这样会减轻学生的焦虑感;学生发言时,不要一发现语言错误就进行纠正,应该鼓励他们完整连贯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读的方面,学生的焦虑感主要来源于理解程度与阅读速度的矛盾。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选择难度适当的阅读材料,并在阅读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帮助其理解所要阅读的内容;然后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在采用新的阅读策略时,教师应给予讲解和示范;带领学生反复进行跳读和览读的阅读技能训练,在捕捉必要信息的同时提高阅读速度。在写的方面,学生的焦虑和畏难心理主要是受到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包括教师命题、学生写作和教师批改三个基本环节。学生写作处于一个孤立的环境,第一稿通常就是最后一稿,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过程往往被忽视,这种注重结果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鉴于写作本身的过程性,教师应采用注重过程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和学生的需求置于师生间交互学习的中心,力求营造一种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共享信息,对写作作出个性化的选择,把写作视为一个过程,认识到第一稿只是这个过程的开始,写作时敢于大胆尝试,修改作文时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合作评估。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卑和畏惧产生的焦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英语交际能力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充分调查及认真分析的基础之上,在英语课堂中适时地融入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期间掌握一些交际的相关知识和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国际的接轨。
参考文献
[1] 高晓艳.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贺子夜.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解析.科技信息,2011(11).
[3] 孔艳波.浅谈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
[4]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 张会肖,李春宁.克服外语学习焦虑有效策略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