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读者获取信息的首选工具,高校图书馆也必须适应信息化的潮流。然而,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还面临这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科研图书馆发生的变化入手,认真分析了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科研图书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利用 水平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高校的综合实力,对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特别是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加深,高校图书馆管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各个高校都逐步规范了图书馆管理制度,实现了专人管理,但是图书馆的利用水平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化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利用水平。
一、高校图书馆利用水平的现状。
(一)信息资源综合建设方面。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已实现业务网络化,但许多图书馆馆没有把丰富的网络资源整合于信息系统之中,没有把网络信息和图书馆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结合起来,没有把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服务结合起来,缺乏对网络资源的有效筛选与统一整合。
(二)信息技术方面。虽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引进了相对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但整个图书馆馆信息化服务的实现依赖于成熟稳定的技术支撑,而目前大部分图书馆馆的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结构不甚稳定,或者信息技术知识更新缓慢,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馆的信息化服务与整体信息化进程。
(三)服务观念和管理理念方面。传统的图书馆馆工作主要是对图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传播,往往只能为读者提供同一层面和同一标准化的信息或产品的“粗放型”服务。大部分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和管理理念也仅仅停留于此,没有对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科技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利用水平,推动图书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为更加有效的发挥科技图书馆的成果性、资料性的作用,使科研工作少走弯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科技图书馆领域存在的问题,图书馆管理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在提高高校图书馆利用水平上面狠下功夫。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高校图书馆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1、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及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要实现高校图书馆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规划。由于在都图书馆馆信息化建设中涉及各个部门,他们之间计算機水平参差不齐,且现代化的程度千差万别,从而产生了各部门信息资源如何共享的问题。这就要求制定科学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分布实施,分工合作,以避兔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
2、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特色信息化建设。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形成优势。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针对性、有效性等因素,在信息资源的采集时要结合读者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当前需求与潜在需求,针对用户群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搜集信息,做到有的放矢,突出特色信息资源的优势。
(二)与时俱进,推动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更新与变化一日千里,只有树立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理念,及时高效的与先进的信息平台接轨,加强现代化建设,才能为读者提供特色先进的信息,发挥科技图书馆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1、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自动化。目前,我国图书馆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管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缺少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计算机和网络中心的整体功能得不到发挥,还有的图书馆馆仍停留在手工为主的管理阶段。因此,要提高高校科技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水平必须加强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科技图书馆管理自动化。
2、努力发展MIS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介于信息论,经济管理理论,统计学与运筹学及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科学,它是随着管理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的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的完备,易用等的特点。基于上述考虑本系统主要利用PowerBuilder 8作前端的应用开发工具 ,利用Adaptive Server Anywhere 7 作为后台的数据库,利用WINDOWS作为系统平台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
(三)以人为本,打造专业个性的服务团队。加快高校科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必须努力建设现代化信息平台,发挥科技图书馆的特色优势,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化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各种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来操作。因此,馆员只有具备了精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自身的专业现代化,才能有效地开展现代化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馆需要加大馆员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力度,使馆员在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图书情报学的专业知识。
最后,高校图书馆馆还应当积极建立馆员与读者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推动高校的图书馆馆建设乃至高校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斐章、乔好勤、陈传夫编著:《目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柯平编著:《文献目录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孟广均主编:《信息管理资源导论》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陈耀盛主编:《信息管理学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
[5]朱建亮编著:《文科文献检索》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6]谈大军等编著《信息检索理论与技巧》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戴剑军(1965-),男,江苏人,学历:大专,职务:图书管理员,研究方向:图书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