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攻坚木 做善问者

2013-04-29 06:12应鸿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风筝设置文本

应鸿

对于课堂提问艺术的深思,我是从一个同课异构课例开始的。《风筝》一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其中丰富的内蕴给教学带来了较大挑战,两种不同的问题设计更是给我带来了深刻思考。

问题设计一:

主问题:文中“精神虐杀的这一幕” 具体指什么?

根据这一主问题,又设计了三个相关的小问题:

1.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文中的弟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弟弟”与“我”进行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理解)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教师进一步追问:文中的“我”真是一个无情人吗?课文中的“情”表现在哪里?

问题设计二:

1.课文围绕风筝写了一件什么事?(做风筝,毁风筝。)追问:谁做风筝?谁毁风筝,怎么做的?“我”怎么毁的?

2.“我”毁坏的仅仅是风筝吗?追问:“我”为什么毁坏?(明确认为没出息。)真的没出息吗?(不是,因为“我”后来知道“我”错了,知道游戏是儿童天性,这是精神虐杀。)

3.“我”毁坏风筝做得对吗?(明确,不对,这是精神的虐杀。)追问虐杀了什么?谁是虐杀者?谁是被虐杀者?

4.知道不该毁坏风筝后,“我”已经很自责了,并想到要补救,为什么还要感到悲哀?“我”悲哀什么?

5.追问“我”为什么要补救?补救有机会吗?被虐杀的人怎么看待补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被虐杀者麻木,虐杀者清醒,人生的悲凉。)

两种不同的问题设计,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问题细碎泛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仿佛被老师牵牛鼻子般地“引君入瓮”,学得被动无力,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后者则采用由一个主问题引发三个层层递进的小问题的方案,每个问题又都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被深深触动了,我知道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将课堂提问当作艺术去经营,让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叩响教改之窗。以下是我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尝试。

一、立足文本,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庄子散文《庖丁解牛》中面对一头全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教学与之同理,抓住着眼于全篇的主问题,必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讲,“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那么,怎样设计主问题,设计怎样的主问题呢?

1.设置探索性主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课的教学目标,即把教学目标问题化,巧妙设计出探索性大问题。通过一两个探索性大问题来牵动课文与学生,学生思维才能被课文内容紧紧吸引。例如教授《藤野先生》一文,为了达成探究人物,把握明(藤野先生的性格品质)、暗(鲁迅的爱国情感)两条线索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两个主问题:(1)藤野先生是位怎样的老师?(2)藤野先生为什么能如此关怀爱护一位“弱国”留学生?这两个问题由易而难、由表及里地牵动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学生在深入思考后才会认识到是鲁迅的爱国情感吸引、感动了这位日本老师,之后更是会饶有兴趣地去探寻鲁迅爱国情感的具体体现,终究豁然开朗,原来这种情感体验在字字句句,不仅是看电影事件、匿名信事件、赏樱花事件,就连两处地名“日暮里”“水沪”也暗含此意,学生不禁赞叹鲁迅文章的高妙。教授《范进中举》一文,为了达成探究人物形象、把握主题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层进式的三个主问题,即:(1)范进中举后谁变了?(2)他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些貌似平常的问题设置,正因是经过了教师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以势必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再如教授《我的母亲》,为了达成把握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我让学生找出能揭示母亲多重身份的语句,由此展开分析。学生们欢快顺利地通过分析文本得出结论:母亲是位严爱相济的母亲;母亲又是位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后母;母亲更是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的寡妇。

课堂教学中,若想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特点,通盘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巧妙设计出一节语文课的探索性问题。

2.设置品味性主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要达成这一目标,核心就是“品味语言”。语文教学就是咬文嚼字、绞尽脑汁设计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挖掘品味课文中典范而精妙的语句,从语言细节去理解、分析、推敲、比较,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自然会随之提高。例如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我设计了一个最简单但也许是最适合学生与文本的问题:“请找出能表现菲利普夫妇性格特点的语句,要求:(1)有感情朗读;(2)分析人物此时的心理。”学生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甚至细节描写,感受到了他们的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爱慕虚荣,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而此前我的教学设计则是“结合文章说说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兴趣相对小了很多。可见,不同的文章适合不同的问题设计,而品味语言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再如教授《孔乙己》一文,要求学生找出交代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进而抓住“唯一”大做文章,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的特殊形象跃然纸上。

3.设置矛盾性主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学生对每篇文章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突破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课文重难点的理解将要水到渠成。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伟大”“悲剧”是什么意思?“伟大”与“悲剧”矛盾吗?这样提问,势必会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伟大”的含义时,也便掌握和理解了文本的主题思想。可见,教材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

4.设置比较性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体会异同

通过比较分析,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之处。如《背影》和《我的母亲》都是表现亲情的,所不同的是《背影》的作者是怀着愧疚之情述说的,而《我的母亲》的作者则是带着一份崇敬之情来写的。先找到不同,再想想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两篇课文表达的不同感情。同样可通过对不同内容的分析比较,找到它们的相同之处。《春》和《济南的冬天》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季节的景色,但文章有无相同之处?为什么会有相同之处?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能体会到两文的作者都流露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5.设置体验性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丰富体验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与教师、作者间的差异,珍视每个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感受与理解,巧妙设计出蕴含学生生活体验的问题,以便给学生搭建一座与作者对话的桥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授《敬业与乐业》时,可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梁启超,面对青年学生,你将如何发表演讲,告诉他们对待目前或将来的职业所应采取的态度。继而研习本文所提供的议论文的四种写法。教授《云南的歌会》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可问:“云南歌会和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通过如此体验,便可把握云南歌会的特色,从而把握全文。课堂教学借助这些体验式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提高了对文本、对生活的感受力。

二、讲求实效,设置“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小问题

主问题能够一线串珠地带动课文的整体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学生的读写说思成为了课堂的主要成分,气氛生动活泼。与此同时,我们还需关注主问题统摄下的小问题,它们也构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1.设置层进式小问题,化难为易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滞塞,出现课堂冷场的尴尬局面,更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于一些难度大的问题,要降低难度去处理。例如教授《那树》,在提出主问题“那是一棵……的树”后,随即抛出两个层进式的小问题:(1)请找出描写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并体会词语的妙处;(2)请划出描写人类砍伐树木的语句,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很容易理解本文的主题——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再如讲授《沁园春·雪》时,如教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关系”,学生恐怕难以回答。此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几个层进式的问题以降低难度:(1)词中上下阕的关系是由景及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历史英雄的评价?(2)作者为什么这样评论古人?(3)词中歌颂的是今天哪种人?(4)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该做何理解?这样一问,可以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难点的理解。

新《课标》揭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要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要运用一份智慧去把握课堂,照顾全局。当学生的思维大门已被打开,教师必须讲求追问艺术。例如教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最重要的品质——毫无民族偏见,往往是学生容易忽略的。于是,教师可追问:文中提到“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为什么用了一个“最”字?联系背景,学生会顿悟。问题提出后,学生启而不发时,不妨让学生重新回到文本,通过变换角度或降低难度来追加提问,问题也许会迎刃而解。

2.设置开放式小问题,有效延展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教授《醉翁亭记》时,将其与《岳阳楼记》比较,让学生体会:同是被贬之人,你更欣赏谁的心态?学生在思考中加深了对两文主旨的认识,即一忧一乐的境界。还可让学生想象出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或与课文情节发展不同的情况,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如果提问:“于勒认出菲利普夫妇,众人会是怎样的反应?”学生认为菲利普夫妇与于勒会互不相认,各有原文依据,产生了余音绕梁的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训练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吃透文本、研究学情,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提问风格。

猜你喜欢
风筝设置文本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