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教学策略浅谈

2013-04-29 06:12彭亚英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语言

彭亚英

现代生活离不开人与人话语的沟通交流,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必修课程目标中就口语“表达与交流”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交际中要思维清晰、表达清楚、语言得体;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如朗诵、讨论、演讲、辩论等来组织口语交际教学。”可见,语文新课改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给予了足够重视和不懈的探索。

作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唯一一个将口语表达训練完整地提上教学日程的专题“走进语言现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专题在教学设计上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鲜活的语言现场,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学会倾听,恰当地表达自我,三个版块“在演讲厅”“问答之间”“交锋时刻”无不体现着编者对于当今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良苦用心。

然而在微观的课堂教学领域,原本鲜活的话语场却往往是死水微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生动的语言现场变得无声无息?作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构建体现学生主体特色、富有生气的话语场?本文立足苏教版必修四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的教学实践及反思,就以上两个问题探求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春风难度:“走进语言现场”的现实尴尬

语文新课改实施以来,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囿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及观念滞后、升学考试重分数轻素质等多方面的桎梏,原本可以作为高一学生演讲、访谈、辩论等言语训练极好范本的“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在现实教学中往往遭受冷遇。不少教师要么完全弃之不顾;要么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要么将其作为普通阅读文本来研习,大谈其思想内容和结构脉络。种种怪状无不昭示着“走进语言现场”的现实尴尬。新课改的春风似乎难度现实教学的“玉门关”,究其根本,仍在于理念和认知上的误入歧途。

1.课程形态的失衡:重“读写”轻“听说”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规定必修课程目标时将“表达与交流”和 “阅读与鉴赏”平分秋色,然而以读写为核心的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高考“指挥棒”的强力牵引,使得现实操作层面中学校、教师、学生将“阅读”和“写作”反复操练,唯恐稍有疏漏就会失分。而演讲、访谈、辩论之类的口语教学,高考根本考不到,因而难逃边缘化的命运。

反观教育发达国家的母语课程形态,美国的母语课程“以发展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强调通过连贯的教学,培养学生在读写说听技能方面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并重视将这些技能训练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之中”。日本的国语课采取“三领域一事项”并列式形态,即听说领域、写作领域、阅读领域、语言知识事项,更是将“听说领域”置于课程形态的显豁位置。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美日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升,而我国这种重“读写”轻“听说”的课程形态如果任其长期发展,只会加重语文教学服务于高考的功利化味道,制造出会考高分但不会“说话”的书呆子。

2.课程评价的缺失:看着很美但又虚无缥缈

新课程设置虽然将口语交际的能力训练放置于一个理论上的理想高度,然而因为缺乏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实际支撑,看着“很美”但却又太“缥缈”,使得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不为人重视。笔者在想,为何学生学英语、考“雅思”“托福”都将“听”“说”的能力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查范畴,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是如此厚“读写”而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通过一张高考试卷来予以评价,那我们母语的“听”“说”能力考查是不是也可以置于一个公平可考的课程评价体系呢?“即兴演讲”“访谈交流”“讨论辩论”等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是否也可以被纳入到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范畴呢?如此可以让口语交际教学既看上去很美,同时又能比较务实,真正作用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际水平的提高,作用于学生健康、全面、均衡的发展,这有赖于我们能够不断完善语文课程评价机制,尤其是“听说”能力考查的评价体系。

3.口语训练的淡化:“会说话”的误读

社会上有不少人把生活中的“说话”与正规场合的口头表达等同起来,觉得“说话”谁不会呀?其实,生活中的日常说话,与一定场合围绕一个主题的阐述性表达是有很大区别的。以演讲为例,它是演讲者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生活中日常说话可能是零碎的、散漫的,而演讲则需围绕话题中心的严密性、说服力并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与作文的反复训练不同,学校可能没有专门的口语课或专用于口语训练的时间,口语教学的缺失,口语训练的淡化,妨害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活动体验,尤其是一些“不爱说话”的学生,更是缺少训练的机会。“今天的孩子会说话吗?”这个问题绝不是故弄玄虚。上海市教科院附中语文教师马山美对此问题有一个比喻:“就像一些人学的是‘哑巴英语一样,现在不少学生十分怯于、或者根本不知怎样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这是一个应当由社会各方协同解决的大问题,而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在其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于以上三点,要想“春风再度玉门关”,走出口语交际教学的现实尴尬并使其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从宏观上讲,“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从微观上讲,在课堂教学中,平衡“读写”“听说”的砝码,不断完善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评价机制,将口语训练进行到底。而所有这些都昭示着:教育界人士尤其是一线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解放是首要的,也是必需的。

二、华丽转身:构建鲜活的语言现场

师者,唯有在思想认识上驱散误读的阴霾,摆正口语交际教学的正确位置和心态,才能实现教学实践的“华丽转身”,引领学生真正进入鲜活的语言现场。笔者以苏教版语文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为例,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及反思,提出三点粗浅的策略。

1.入乎其内:参与体验的情感共鸣

“入乎其内”,即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深入到具体情景中去,通过活动体验,亲身感受语言的现场感。譬如,本专题之一“在演讲厅”,选择了两篇经典的演说词,让学生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在模仿、历練中提高演说才能。而教师的任务并不在于告诉学生何为“演讲”,“演讲”的诀窍是什么,而是作为一个语言现场的导师,为学生构建活生生的话语场,让每个生命去参与和体验有生气的语言。

笔者曾有幸聆听唐江澎老师上的本专题中的演讲词《不自由,毋宁死》。初涉文本,唐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小组汇报交流时,有一位女生上台发言时脱不了稿,且语言脱不了书面语或者背书的味儿,更别说带点儿演讲中的手势表情了。于是,唐老师因势利导,告诉全班学生,如何抓观点,如何抓住阐述观点的关键词,进而达到脱稿的要求,并且示范如何抓住关键词用口语大声地表达亨利的心声,示范手势如何去做,在这之前,他甚至还细致地告诉学生,如何调整话筒,达到控场的效果等。台上的女生尝试了一遍,唐老师说不行,再来第二遍,不行,再来第三遍,第三遍不行,再来第四遍。在这样反复指导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这个女生的情绪终于有点激动了,由先前的嗡嗡嘤嘤的背书腔,最后说出了很带情绪感染力的有演讲味儿的口语了,并做出了恰如其分的手势。

针对学生活生生的口语表达现状,唐老师用心搭建了一个和谐宽松的话语场,让学生开口说,也让学生细细体味亨利的思想和情绪是怎样的,甚至都揣摩了他的声气和表情是怎样的,继而让学生自顾自地大声再现演讲词的内容,并辅以手势表情。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教师首先自己要能潜入文本,并能智慧地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话语场,“入乎其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与文本、作者、师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起情感共鸣。如果忽视了即兴交际互练,未体现师生间、学生间、师生与文本的“互动”,那这个话语场是缺乏生命力的。

2.出乎其外:“听”“说”之间的理性高蹈

“入乎其中”,更多地强调师生在话语场中的情感共鸣,而“出乎其外”,则是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能进得去,又要出得来,既要有感性的迸发,更要能在学会“倾听”和“表达”的过程中用更为严谨的思考和理性的思辨去审视所涉及的话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如笔者在教授《白发的期盼》(节选)这篇访谈录的时候,通过放几段片段录音,让学生学会倾听把握并准确传达客观信息。我特意在访谈老人“高先生”那部分作更多一些停留,告诉学生,倾听其实不只是技术层面上的事,在听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理解与判断,需要已有知识经验的介入。让学生就“这段录音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为什么”展开思考,进而由学生分析揭示出这段话语背后隐藏的是老年人的寂寞与孤独,甚至是社会的病灶——“人口老龄化”“大国空巢”等问题。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并不只是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意,面壁独白本课的内容,而是注重引导规范作用,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更要学会思考。而所有这些要成立,其前提条件是教师是会思考、有思想的语言导师。

3.迁移运用:灵活智慧的内化外延

“学以致用”,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无论是演讲、访谈还是辩论、讨论,口语的训练并不拘泥于教材课文。本专题所选的材料是为我们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典型案例,让我们在具体的借鉴中有所启发、有所受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单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更要能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比如我校电视台举行了一次关于“幸福”教育的访谈,小记者们穿梭在学生老师中,通过得体的问题,层层深入地向我们揭开幸福教育的真谛。教师更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访谈,访谈可以结合近期学生所关心的热点人物、热点话题。比如莫言获诺贝尔奖,可以模拟进行莫言访谈录,或就高校的自主招生进行现场模拟面试等。

比如交锋时刻,是语言的角逐、思想的较量,要让学生能从针锋相对的辩论中领会,机智善辩者出口陈词之间,或者一语中的,精辟了当;或者旁敲侧击,迂回逼近;或者巧比妙喻,回味无穷;或者镇定自如,力挽狂澜。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高超的辩论技巧一定要在实战中体味磨砺。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巧妙地跨越话剧《雷雨》与辩论的视界,将辩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假意还是真心”抛给学生,明确正方反方,组织一场小型的班级辩论会。在论辩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对《雷雨》及其表现的人性有更深的了解,一方面对辩论肯定有其作为旁观者所不能体会的收获。

“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是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的优秀范本,而优化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并无捷径可言,归根结底则是教师新课改理念、口语能力、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堂体现。因此,在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博采众长、广泛涉猎,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思想水准,才能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理念、新思想,引领学生真正进入鲜活的语言现场。

参考资料:

1.李源田主编《派往明天的教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四耕《体验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3.王诗客、王尚文《语言教学与语言体验》,《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0期。

4.张磊《如何提高口语技巧——〈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导学》,《阅读与鉴赏》2011年第3期。

5.美国纽约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说明》,2007年版。

6.吴忠豪教授讲座报告《国际视野下的语文课程改革》,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2010年学术年会。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语言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语言是刀
酒中的口语诗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口语对对碰
我有我语言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