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俊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含义及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详细论述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高中 历史 教学 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及其作用分析
情感教育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其信念。其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它包括爱国、爱党、爱人民乃至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内容,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也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还包括明辨是非、真假美丑的审美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正确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苦乐观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显性或隐性的情感教育内容,身为历史教师,只要能够很好地进行发掘,就能够找到恰当的切入口,寻找到相应的渠道,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渗透。
1.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明辨真善美、假丑恶。高中生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审美思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在历史教学中适当进行审美教育内容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笔者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及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教学时,便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中外古代政治体制下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严重不平等现象。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政治制度的清明和公正,感受现行法律的“美”与“善”,从而深刻认识到新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法律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现在的高中生,仍然存在着追星现象,他们仍然存在着“个人崇拜心理”“英雄情结”。为此,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历史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内容。
比如,笔者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的内容时,除了讲授教材中有关中国的政治建设的内容外,还重点向同学们介绍了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那场人为的灾难—— “文化大革命”,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再认识,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的分析,让学生懂得,在战争时期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认清敌我,分清并处理好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而在和平年代则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定要大力发展人民民主和法治,一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克服和杜绝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从而引导学生要正确追星,切不可盲目和过度,以免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通过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自然便会对毛泽东的功过有更清醒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使他们学会了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明白了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不应该搞“个人崇拜”。使他们懂得很多成绩的取得都是依靠团队的智慧和付出换来的。同时还借此来强调“人无完人”,引导学会在同学之间要学会原谅对方的过失,看其主流,看到其积极向上的一面,向其学习优良的品质,并帮助同学改掉不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
3.结合课外阅读材料内容,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内容。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极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极易被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所左右,在这个诱惑很多的大环境中生存,如何正确做出选择是关系到一个人未来一生的关键,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是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修养,什么样的水平和能力,什么样的道德水准的关键。而能否做出正确选择,又是由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笔者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的《辛亥革命》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便引用了林觉民的《与妻书》中的内容。通过这封信来体会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情厚义,让学生懂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深刻内含。接着向学生提出疑问:如此有情有义的林觉民,为什么忍心抛妻弃子从容赴死?进一步通过讨论、引导,让学生懂得“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内涵,让学生明白,这里说的“自由”是指什么。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由无数个像林觉民这样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让他们懂得什么是舍生取义,什么是舍己为人,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通过这样的讨论和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
高中历史教材及课外阅读材料中含有相当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只要教师能够转变观念,真正承担起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走出历史教师“只重视传授历史”“轻视育人”的错误观点的束缚,认真钻研教材并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便可以挖掘出许多合适高中生特点的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魏跃.浅谈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新课程学习. 2011(09).
[2]乔芳.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理性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