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妍妍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十余年了,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有一个通病:只有抽象的词汇,无生动鲜明的形象,无丰富具体的细节,内容干瘪,文章缺乏深度,语言缺少活力。究其原因,往往是大家在观察和写作时没能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力越丰富活跃,所受的限制就越小,对生活的理解就越深刻,情感体验就越强烈,审美体验就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强。所以,我想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的任务——是给学生插上想象力的翅膀,让大脑飞一会儿。
还记得这样的一篇报道,某学前班的教师问她的孩子们:“花儿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孩子说:“她伸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更漂亮。”第四个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她摘走。”这时,一个孩子问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她的小脸,笑了!”孩子们的回答是多么富有诗意和灵性,老师的回答又是多么的高明啊!孩子们听了都高兴地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其实,老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是孩子们的心田原本是一片灵动的世界,三尺讲台则应是一方创造的天地!遗憾的是,想象的美丽和美丽的想象却随着年级的递升而逐渐递减。分析起来,原因固然很多。但如何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如何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在此,我说说自己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开阔视野,丰富积累
“想象无非是扩大和组合了的记忆”。扩大学生的视野正是丰富表象积累的重要途径,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事物开始的,只有开阔学生视野,才能接触鲜活的事实和知识,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到这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储备丰富的记忆表象。开阔学生视野有两种途径:一是开阔生活视野,留心观察和体验生活,留心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方式采集大量的现象和事实,丰富作为想象原材料的表象。二是开阔阅读视野,多读各类书籍,积累生活的间接经验,丰富表象积累。
二、寓情于景,丰富想象
有人说:“表象是想象的干柴,激情便是火种。”强烈的情感可以激活沉眠于记忆中的表象。情感是想象的动力,是想象的翅膀。因此培养想象力必须与培养人和物的感情同步,调动学生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由此而生览物之情或触景生情,把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融入山川日月、花草树木之中。有了杜甫的感性,才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千古绝唱;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有了李志渊的“哥唱的不是歌,哥唱的是寂寞”的风靡一时。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有丰富想象力的。
三、鼓励求异,培养创新思维
事实上,往往孩子比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成人更富想象力,比如“雪化了变成什么”让我们来回答,也许更科学,但孩子“变成了春天”的回答却更具诗意,原因何在?成人的思维活性逊于儿童,成人已将事物的界限牢牢地固化于头脑中。我们应鼓励学生求异,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克服思维惰性,展开丰富而活跃的想象,要鼓励学生“心往深处想,笔往新处写”,追求个性的展示。求异才有灵活运用,才有积极创新,才有不断的发展。
四、精心策划“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我开展了情境作文 “小练笔”训练。如“晚自习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只有年轻的呼吸。突然,停电了……”根据以上情境,进行片断描写,或以“老师来了”“那次迟到”等为题进行场面描写。这类小练笔,要求学生描述每人在情境中的言行和表情,让学生平时积累的表象加以归纳、加工,形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新形象,为作文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 结】
学生们都蕴藏着无限的想象力,只要我们在每一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意识地去启发,去诱导,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大脑飞一会儿,就能使大多数学生产生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迸发出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