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甘露

2013-04-29 00:44:03朱晓琴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师爱一堂课师德

朱晓琴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眨眼间三尺讲台上已留下我六年的足迹。和许多青年教师一样,我是怀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和憧憬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

六年,对于离开青年教师队伍的教师,是一个有些尴尬的数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工作出现问题时,已经不能再拿“刚工作,经验不足”为借口。可同时又深感自己知道的、懂得的太少太少。离“做一名好老师”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从前每每在教学困惑之际,学校总会为及时的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今天,走过这段成长路程的我,用手中的笔,感谢学校对新一代教师的厚爱,用心中的文字来惦念一番熟悉的培训,也借此将匪浅的受益与其它青年教师分享。

行解“育人”

依稀记得,培训时一位教师引用过的教育部长周济的话:“教书育人,教书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言行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已经记不清楚,从哪一天开始习惯了见到学生主动微笑,首先问好;甚至,记不清楚从哪一节课开始,坦诚的为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说声抱歉,继而课后做功课,以求下节课第一时间解决。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言谈举止,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对于我这位语文学科的老师更是在课堂的下水文、课后作业中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写的作文,自己就一定和学生一起完成。把自己和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品读分享,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心解“师德”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不仅仅是备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就可以了,更应该在师德上下功夫。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来教学,这一信念是一名青年教师应当时刻谨记而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充满师爱的过程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育,既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却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如果只是单调地传道授业,这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然而,培育下一代的意义,不是培育“产品”,是人!是培育出符合国家教育的目标的人才。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

教学,也许只是一份职业。然而21世纪的世界对青年的诱惑实在太多。今天的我可以很坦然的告诉位读者,写下这段文字的我曾经不是没有想过三尺之外的世界,然而,每当清晨伴着第一缕阳光走进校园,面对每一声清脆的“老师好”;我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既然自己戴上人民教师这个桂冠,就要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忠诚于这项事业,

教学六载,一路走过,风雨兼程也好,丽日朗天也好,依旧不变的是此刻用心书写的教育情怀。此刻我的心再次踏上了那方三尺讲台,用手中的二寸粉笔写下了无声的誓言——要努力成长,努力做最好的老师。

看着熟悉的培训标语,此刻用心怀念这方净土,感谢那段熟悉的路程,是他为我的成长送上了甘露。请相信,在这甘露的滋润下青年教师一定会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师爱一堂课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以师爱诠释教育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
有趣的一堂课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1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溜走的一堂课
小布老虎(2016年5期)2016-02-28 18:13:59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中国火炬(2013年6期)2013-07-24 14:11:54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中国火炬(2010年2期)2010-07-24 14: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