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花季阅读年华

2013-04-29 00:44谢倩霓
作文大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书本眼睛爸爸

谢倩霓

书的故事并不总是这样忧伤的。在我的那些被现在的人们称之为花季的岁月里,我还拥有过一本又一本不要花钱的书呢,真的是一本又一本哦,厚的、薄的、中国的、外国的,全有。不过这种拥有的时间很短暂,看过以后就得好好地交给爸爸,爸爸呢,再将它们好好地还到学校的图书室里去――书是爸爸以教师的身份从学校的那间小小的图书室里借出来的,一次可以借一大撂呢。

那时候的书总是有着一种很素净的封面,没有色彩,或只有那种淡淡的接近于木头的本黄色,它们大多是陈旧的,甚至略有破损。你能感觉到岁月在它们身上打下的一层黯淡而模糊的光。

在我初二的那年暑假,很厚很厚的这样一叠书由爸爸交到了我的手里。我还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当时的样子:穿没有补丁但已经非常陈旧的夏衫和辨不出本来颜色的塑料凉鞋。我的眼睛里一定是在放着光的,我听见自己年轻而激情的声音在叫:呀,这么多,这么厚!

那时的爸爸还不老,还有着一头又粗又硬的黑头发。其实,我也从来没有在爸爸的脸上看到过在后来的想象中觉得应该时刻出现在爸爸脸上的那种沧桑和艰辛。爸爸的性情随和而宽厚,又带有一丝永远不灭的童心和热情,那是一种我从小就深受感染、并至今仍在尽力仿效着的身处人世的方式。当时的爸爸像一个同龄的伙伴那样得意地看着我,说:“当心着点,小心你的眼睛!”

就像从来不知道关心书价一样,我那时候看书也从来不知道关心版本、出版社,甚至书作者的名字。我总是快快地将书页翻到正文,然后一头栽进去。在那个初二的炎热的暑假,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些书:《柔石中短篇小说选》、《三家巷》、《苦斗》、《家》、《春》、《四世同堂》、《苦菜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总是在自觉地做完当天应当完成的暑假作业、天色接近黄昏的时候,搬一张木头做的有靠背的小椅子,坐到家门前一块小小的空场地旁的一棵杨树下,看书。黄昏的天光是那样柔情而温暖地抱拥着我,就像书中那些同样柔情而温暖地抱拥着我、浸入到我心深处的文字一样。时代、国家、命运、爱情、人性、人情……这些遥远而陌生的、有着无限内涵的字眼,就这样慢慢地在我的眼前立起来,立起来,多年以后,我仿佛还能听到它们随着黄昏渐暗的天光缓缓地流入我身体的声音……

黄昏就此在我心里定了格,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能触摸到它那份独特的、无法言说的气息――不仅仅是书本和书本中的人物和故事,还因为爸爸静悄悄地关注的目光。

总是在我看痴过去,不知道周围、也不知道自己的时候,有一只手轻轻地在肩上拍:“好啦,脑子和眼睛都该休息一下了!”

回过神来,望着身后的爸爸笑一笑,乖乖地合上书,闭上眼睛,或者站起来,极力将眼光散淡开去,无目的地投向远在天边的一抹青山。这两种方法,都是爸爸郑重其事从报纸上看来,又郑重其事地反复告诫我们姐妹的。

“至多一个小时就要这样调节一次眼睛,千万记住啊!”爸爸说这话的时候,脸色显得很严肃。我们就嘻嘻地笑,并没有谁真有耐心去这样地掐着时间。爸爸只得叹气,在正好闲着的时候,就自己充当起时钟的角色。

可是,这样的方法竟不管用呢,反正,初二那个过得飞快的暑假一结束,我坐在教室里,立刻发现往日黑板上清晰的字竟然莫名其妙地连成了灰蒙蒙的一片。

“唉唉,还真近视了!”爸爸看着我别扭地带着一副粗糙廉价的近视眼镜,又是摇头又是叹气。我只是拼命笑,姐姐妹妹也围着我笑,连从来都忙着一大家子的家务活、难得有一刻空闲的妈妈,也站在一边抿嘴笑着呢。

一直到进了大学中文系,我才又有机会与我的这批初二暑假里的老相识重缝。

第一次上作品阅读课,那位有着一片大脑门和一双灵活的小眼睛的任课老师站在讲台上,一遍又一遍地扫视着我们,说:“别以为进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进了大学同样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便哄地笑起来。

老师不笑,他开始转过身去,在黑板上给我们列“必读书目”。我睁大眼睛,惊异地看着在老师的手下流出来的一个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书名――它们大都是我在初二的那个炎热的暑假里一字一字读过的书本啊!

“这些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不读这些书将是你们的耻辱。”老师的话在遥远的地方响起来。

在周围同学一片虔诚的刷刷刷的笔录声中,我坐在那里,没有动。我的心正在感受一份前所未有的自豪和激动――不是自傲,是自豪,还有激动。在这个全新的、根本还来不及适应的环境里,我一下子就拥有了一种主人的感觉。我突然发现自己也许可以拥有一种更远大的眼光。

我就此真正地走近了书海。在那所全国闻名的重点大学气派非凡的图书馆里,我开始放任自己的性情,任它像野马一样在书与书之间溜达,任它自由地呼吸、汲取,并成长。

其实到后来,很多很多看过的书都忘记了。由此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具备历史上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才子那种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我并不因此而看轻自己。我一直坚信,忘掉的只是表面的东西,比如故事、情节,甚至书名和作者,而在我心的深处,有一些更深层的、无法触摸、甚至无法清晰地感知的东西已悄悄地沉淀了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们混在我的血脉里,流遍我的全身,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影响着我的性情、行为,甚至外貌。

所以,当已跨入成人行列的现在的我几次接到陌生的少年朋友的来信,诉说他们并没有感到读“闲书”的好处时,我的心是近乎悲哀的。在这个讲求效益的年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闲书”也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呢,它们只有在被老师和家长们寄予了“对提高语文成绩和写作文有好处”的厚望时,才是被允许的。

真想大声地告诉所有正在犹犹豫豫地走近书海的少男少女们,不要问这有什么用,只全身心地沉进去,沉进去,有朝一日,不知道这一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总之它一定会到来,你将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一直是在源源不断地获得丰厚的回报的啊!

永远永远地感激我的父亲,那个在我的心门口燃起第一盏星灯的平凡而普通的人。

猜你喜欢
书本眼睛爸爸
玩转书本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我和爸爸
爸爸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爸爸冷不冷
眼睛在前
开在书本里的花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