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赫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一个双边脑力劳动的过程。只有师生互动起来,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收到最佳效果。“共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相比其他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若在语文教学中能借鉴此效应,把握学生的“特定频率”,因势利导,使师生同步、和谐,课堂教学自然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那么如何实现呢?
第一,学会换位思考。教学双方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文化水平及角色的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会有较大的悬殊。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障碍,影响教师的“有的放矢”。语文教学欲和谐“共振”,消解交流障碍,师生都应学会换位思考。
教师在分析教材、设计教法和实施教学时要试着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感受学生的学习状态,体会学生的情绪,揣摩学生的心理,估测学生的学习能力。每教一课,教师都应设身处地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学习困难,我最希望老师点拨什么、学得累不累等。在明了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教学目的选择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最易使师生共鸣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比如让大家说说如果自己是教师,会怎样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等。这样互相交流和体会,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是很有好处的。
需要指出的是,换位思考应该伴随教学的推进不断进行。因为学习情境会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心理也会随之变化。只有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与学习“频率”,教师才能实施更合理的教学活动。
第二,巧用学生的“思维暴露”。了解学情应该深入而全面。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有意地诱导学生亮出真实的自我。同时,教师自身在教学中也应该有意地进行“思维暴露”,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重点,清晰地把握教学的思维轨迹,学习教师的思维方法。这样有助于教学双方的相互了解和默契配合,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作者的创作过程及其对生活素材提炼概括的过程,让学生认真地体会作者合理取材、命题炼意、定体剪裁及修辞成文的创作过程。这种教授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为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打好基础。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自己钻研教材、分析疑难、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缩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距离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探明学生的思考动态,寻找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亮点,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第三,师生形成合力。成功的语文教学活动应使师生的教与学尽量保持一致性,达到最大的学习合力。
语文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目标的效度和期望值。教师要不断发掘并向学生展示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态度和价值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集中表现,它和个人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借此使学生自觉地将教学目标内化为学习目标。其次,增强自身魅力。教师应以高尚的思想品格、渊博的文化知识、独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思想吸引学生。为此,教师应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唯有如此,才能受到学生的敬佩,赢得学生信赖,使学生自觉地配合自己,形成教学合力。再次,注意师生间的沟通、反馈和协调。教师要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教学,及时消除教学隔阂,化解教学矛盾,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最后,创设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在适合教学开展的环境中,师生、生生之间最易形成教学合力,相互激发,相互补充,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
语文教学的和谐“共振”,实际上是教师思路、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的同步行进,彼此相辅相成。教师如果能把握得当,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更轻松,也可以使学生学得更有效。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