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凤燕
【摘要】汽车以一种情感化的形态意识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情感寄托,扮演着社会时尚的引导者和新生活方式开创者的角色,凝聚了人类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完美的工艺。汽车的造型设计是为人类的使用而进行的设计,最基本的就是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生理上以及心理上对于审美的需求。
【关键词】情感设计;造型艺术;人性化
一、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认知调研
(一)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
材料及其工艺性是制约汽车车身造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汽车造型会影响车身结构的工艺性,车身造型应充分考虑其与制造工艺的矛盾,在汽车业界里,车身的生产技术是车身造型设计的基础,技术越先进,工艺越成熟,造型就越鲜明,其设计构思就越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汽车车身大多是由低碳优质钢板经冲压成各种形状的零件后焊接而成,将车身的整体形状分成数块能够制造和装配起来的零件称为分块,车身的分块决定了零件的结构形状和轮廓尺寸,对零件的冲压工艺和装配工艺有着很大的影响,即与车身设计息息相关的冲压工艺性和焊接装配工艺性。
(二)汽车车身设计心理学
汽车的外形设计是最有效推动消费的动力之一,一个成功的车身设计能够唤起消费欲,使之成为显性。车身本身就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以其明晰的雕塑形体、优雅的装饰件和内部覆饰材料以及悦目的色彩使人获得美感享受,车身的认识过程是以“感性认知、理性分析、综合考虑”进行的。汽车工程中的人机工程学是人类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最大满足,汽车的车身设计要以人为中心,在研究车身设计的同时了解人们的心理特性和要求,创造一个最佳的人—车—环境系统。
(三)汽车车身造型的设计情感
汽车车身造型中所产生和发展的情感表现是伴随车型所引发的艺术畅想,以强烈的艺术美,人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所转移的,汽车车身设计中的情感诱惑是对消费者视觉及心理上的不同程度的冲击。欧洲青蛙设计公司的创始人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曾经表示,在模拟虚拟融合的新时代,汽车设计和工业设计的异同点正变得更为模糊,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当用户与设备、交通工具或产品所体现的智慧达到融为一体的境界,创造人性化的生存环境将成为设计的最普世的价值主张,而汽车将最终和所有的工业设计产品一样,成为联接美好城市生活环境的一环。
二、汽车的造型艺术
(一)汽车造型艺术的特点
汽车的造型艺术结合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它是社会性的,在汽车的艺术造型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市场的文化脉搏与经济信息,针对不同消费层的消费心理和经济状况开发出适应不同消费市场的汽车造型,这也是汽车造型设计的艺术内涵。
(二)对汽车车身造型艺术的要求
现代化汽车车身设计,对造型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形式美法则(如比例与尺度、对称于均衡、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等),并可灵活运用色彩设计,视错觉,新材料,新工艺等以增强产品的美感。艺术造型对汽车的空气动力性能影响较大,在汽车车身的造型设计中必须选择合理的形状以便减小空气阻力,所以必须保证车辆的使用性能;各类汽车的造型不仅要体现出平稳、安全、舒适,还要体现出运行的速度感,但是作为不同的交通工具,在设计上还要考虑车辆功能的差别;汽车车身的造型艺术还必须追求车身的整体感,统一完整是衡量汽车造型的标准,汽车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既要考虑结构、比例、尺度、对称、质感、色彩、装饰和动感,又要反映出一定的思想内容,体现出一个明确的主题。
三、现代化汽车车身设计中的情感映射
现代设计突出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集体智慧和创造方法,力求探寻更多的突破性设计,人们对汽车的关注从物质功能拓展到精神功能,更多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被融入汽车的造型设计中,带给消费者亲切、温馨及舒适的情感体验。现代化汽车车身设计是从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两方面同时考虑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并把舒适性放在重要地位,既强调实用性,也更注重外观质量的美观性、时代性、艺术性,并使其造型本身带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对人有一种新颖、心情舒畅、愉快、兴奋等精神功能,使人在情感上有了一定的体验,包括感官体验、行为体验和反思体验三个层面,这也是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目的。
结语
在全球一体化,设计正逐步走向国际化的今天,汽车的造型设计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为此我们对设计重新做了审视,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孕育出满足人们多元化精神需要的情感设计,因此我们必须对情感设计予以高度重视,以美去吸引和打动消费者,使其产生拥有汽车的欲望。
参考文献
[1]黄天泽,黄金陵.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
[2]羊拯民.汽车车身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
[3]李光耀.汽车设计与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01).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06).
[5]李卓森,吕振华.现代汽车造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4).
[6]宋晓琳.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