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静
【摘要】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载体,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人文观与美学理想的追求,以东方文化精神的独特性与辉煌的艺术成就为世界瞩目。桂林,以山水著称,其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更多地体现在与山水环境组合的尺度及其关系的处理上,运用布局分散、小体量的宜人尺度,设计显山露水的建筑艺术品。其中,桂林七星公园是由自然和人工巧妙结合的生命体,一年四季都蕴含着勃发的活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七星公园用艺术来完善自然并使人不觉斧痕,成为中国传统园林之精品。
【关键词】园林艺术;自然;七星公园;园林精品
一、概述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组合而成的艺术品,有着独特的风格,富有诗情画意,而桂林七星公园则以占地面积较小,风格素雅,布局精巧,历史悠久,园林建筑艺术上造诣较高而著称,它在有限的面积内仿效自然,移天缩地,小中见大,景观丰富多彩。
七星公园位于桂林市漓江之东,距市中心约两华里,是一个兼有山、水、洞诗的综合性公园,游览面积有六百多亩。大自然美与人造景物相结合,使这里成为风景名胜荟萃的地方。
七星公园已有千年历史,“北斗七星”、“栖霞真境”等自然的地域风貌为山水增添了历史文化内涵。园内建筑基本上是由原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设计,被认为是桂林市最早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的建筑作品。
二、园林艺术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衍生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而园林艺术就是这众多艺术形式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颇享盛名。
中国园林的特点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经营的。这就使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浓厚的感情色彩。
三、中国园林艺术传统建筑文化在桂林七星公园的运用
园林艺术是一种完整的空间艺术,是功能与艺术高度的结合。既满足游客的游憩需要,又有较高的园林空间艺术造诣,是古今中外造园家的共同追求。这种功能与空间艺术紧密结合所创造出完美的具有诗情画意境界,在七星公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顺其自然,错落有致
七星公园内,山奇水美,妙趣横生。七星岩前的飞来石、萃屏石、呼云石,省春岩前的灵剑石,月牙山上的剑柄石、莲房石,无不行太奇特,逗人喜爱。
园内分为五个景区,即前园区、普陀山、七星岩、骆驼山、月牙山等。每区景色各异,令人目不暇接。山与水自然融合,布局错落有致。
(二)小桥流水,田园牧歌
中国园林艺术常把小桥流水、田园牧歌式的遁世归隐一类的意境作为艺术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衡量园林艺术的最高标准。
骆驼山位于普陀山后明代末年有江南名士隐居于此,遍种桃花,景色极其优美,古人称之为“驼峰赤霞”的景观,是桂林十大景之一。1998年7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山旁的盆景艺苑内与中国民间人士举行环保座谈会后,在骆驼山前的草坪上,发表了环保演说,并一边手摇一把桂林的折扇一边说,并诙谐地称之为“节能空调”。
明清以来,山下遍植桃树,若逢春至,桃花烂漫,江霞紫务,分外妖娆。因此,“壶山赤霞”为清代桂林新八景之一。现山周围辟有动物园、盆景艺苑、花圃茶室等亭台楼阁。
(三)小中见大,虚实相生
七星公园建筑空间的处理,采用了空间大小不同以及明暗,开合,高低参差对比,使占地面积不大的园林,给人以层次丰富,空间无限之感。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玑峰顶,单檐、8柱8角,混凝土结构,长宽各5.2米,高6.5米,面积27.04平方米,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立于亭上,可以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老人诸山及清澈的漓江;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故曾有“旷观亭”之名。此亭把园中景物纳入视线,形成一幅精致的框景,使人可望而不可及,诱发人们游园的兴致。
(四)笔走龙蛇,诗情画意
由寿佛洞沿山麓北行不远,即为朝云洞。洞居半山悬崖,岩口西向,每当细雨蒙蒙的早晨,洞口常是云雾弥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居朝云洞,整理他的游记。清代书画家陈维湘在壁间题刻一诗:“入眼荒霞接素秋,一声长啸客登楼。夕阳帆影归何处,红叶青山古渡头。”
从岩口向北望,峰峦平涛,溪流村落,别有画意。这里是园林设计显示除了高超的技艺。
(五)桂海碑林,历史芳华
桂林七星公园的设计中,善于运用文学上形象思维的艺术魅力来美化园林。园林建筑上常用匾额、对联、碑碣作装饰。园中厅、堂、亭榭上的匾额、题字、节诗,不仅起装饰作用。桂海碑林共有石刻220多件,内容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形式多样,有诗、文、歌、赋、对联、图象等,书体有楷、草、隶、篆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欣赏价值。桂海碑林碑阁内收集了桂林其它山岩上千件重要的石刻拓本,均为稀世珍品。拓自桂林城北鹦鹉山上的《靖江府城图》,是国内现存的两件最古老的古代石刻地图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幅石刻城图。还有唐代韩云卿的《平蛮颂》、《舜庙碑》,记载了唐王朝平定西原酋长潘长安的经过;宋代孔延之的《瘗宜贼首级记》、余靖的《大宋平蛮记碑》记述了宋王朝平定宜州欧希范的情况;南宋陈弥寿的《新建犒库记》、李曾伯的《抗元记功碑》,记载了元军进攻云南、广西、湖南,及宋军阻截的经过。
七星公园运用中国园林的古趣和布局,借景桂林的湖光山色,形成自身一绝,为桂林这颗明珠增添了光辉。
(六)尊重传统,和谐统一
七星公园大多数建筑的屋面材料使用灰色小青瓦,与浅色调的外墙对比,传统的形式融合现代的结构,赋予时代的气息;大部分建筑窗户已更换为铝合金窗,便于维护,柱间做罩式分隔,保持细部与整体的和谐统一。路面使用雕刻纹天然石材铺设,缩短游客的感觉距离,路灯也采用原木材质与现代的玻璃灯罩相结合的油灯形式,体现古朴的风格。
花桥是桂林最古老的桥,始建于宋代嘉熙年间。它位于公园正门,横跨在小东江和灵剑溪汇流处之上,全长135米。桥面有风雨长廊,桥亭覆绿色琉璃瓦,桥身为磐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观月,有月看水中映月,无月看桥孔影月。四孔临水,圆月可数,正是:花桥常有月,慧眼数团圆。
四、结语
七星公园是现代园林建筑的瑰宝,但是七星公园的建筑处理也存在改进的地方。如后期改造的外墙材质和色彩,可考虑更加符合整体特征,适当应用传统符号;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宜考虑与室外空间相互渗透的流动空间处理方式。
总的说来,七星公园的建筑形式和体量设计渗透山水文脉,符合地域建筑的设计理念。建筑和历史广场等人文景观的穿插,体现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地域特征,使游客欣赏公园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领略桂林的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S].
[2]岳毅平.试论园林与文学之关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3]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庄岳.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J].中国园林,2005(5):71~75.
[5]刘庭风.岭南园林——香港、澳门、海南、广西园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6]计成.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