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罗田县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报告

2013-04-29 20:13王晓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罗田县湖北省血小板

王晓东

【中图分类号】R18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43-02

2012年6月22日下午,湖北省罗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人民医院报告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诊断疑似病例,病情危重。当即派专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集患者急性期(发病2周内)非抗凝血5ml标本,次日送湖北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4d后该病例死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病例情况

1.1 流行病学资料: 患者方某,男,75岁,农民,家住罗田县大河岸镇月山庙村9组。发病前2周内无外出史,否认被蜱虫叮咬和接触过类似病人。患者独户人家,旁边一大间瓦房,地面潮湿,方某夫妇长年居住在瓦房,大门外是一块空地坪,生长着各种杂草。由于正值天下大雨,采用布旗法,在地面杂草上未捕获到蜱虫,后在患者家中一头黄牛身上捕捉到8只蜱虫,该黄牛常年由患者放养。

1.2 发病诊治经过及临床表现: 患者于2012年6月1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畏寒、乏力、眼结膜充血、牙龈出血、并伴有恶心、呕吐,在当地村卫生室诊断为“感冒”,使用先锋霉素及感冒胶囊3天,病情未缓解,反而加重。20日上午9时患者送至罗田县人民医院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治内科诊治,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体温38.3℃,呼吸18次/min,心率82次/min,血压120/80mmHg,颜面皮肤稍红,甲床稍白,双侧瞳孔等大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初步诊断为:①上呼吸道感染;②贫血;③胆囊炎待查。医院采取了相关辅助检查。治疗计划:予以抗炎抗感染治疗,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替卡西林钠3.2g+10%氯化钾注射液5ml静脉滴注,并依病情随时调整用药。21日下午患者病情加重,血液化验结果提示:白细胞1.7×109/L,血小板28.0×109/L。内科诊断考虑为: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②流行性出血热?急请感染科会诊,考虑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于21日下午17时30分患者由内科转入感染科病房继续救治,

诊断考虑: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器官损害,消化道出血;②流行性出血热待查,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严重,下病危通知书。继续给予抗炎抗病毒(多烯环素+左氧氟沙星),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止血、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续观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患者于24日19时30分出现呼吸加快,烦燥不安,询问家属,患者刚服用多烯环素一粒,立即将患者侧卧,叩其背部后,咯少量鲜红色血液约3ml,19时35分以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吸痰,请五官科、麻醉科医师会诊后,暂不考虑异物吸入,患者仍呼吸浅快,烦躁不安,对光反射迟钝,颈稍僵。19点50分以可拉明0.375g静脉推注,急请神经内科会诊后,会诊医师考虑患者为颅内出血(脑干出血可能性较大),建议做头颅CT检查,家属拒绝检查。20点予以注射用凝血酶2u静脉推注,20点01分予以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静脉滴注加压,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立即予持续以胸外按压、挤压呼吸,20点10分可拉明针剂0.375g静脉推注,20点13分用洛贝林针3mg静脉推注,20点20分用0.1%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反复交替使用,患者于20点45分宣告临床死亡。

1.3 实验室检测: 6月22日18时患者有关标本的临床实验室部分检测结果为: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分类计数(1.70×109/L),中性细胞数(1.30×109/L),淋巴细胞数(0.36×109/L),单核细胞(0.05×109/L),嗜酸性粒细胞(0×109/L),单核细胞比率(2.9%),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04%),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03.00g/L),血小板(28.00×109/L),总蛋白(59.6g/L),高密度脂蛋白(0.67mol/L),钙(1.95mol/L)均下降。凝血酶时间(26.7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4.8s)均延长。

6月23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心对病例送检的急性期血液标本进行了检测,病毒核酸检测(荧光定量RT-PCR)阳性,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报告:鄂传防(2011)检字第0051号。

2 讨论

2.1 此病例在罗田县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

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后,及时电话联系并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进行了网报,罗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随即用无菌真空管,采集患者急性期非抗凝血5ml,及时分离血清,分装保存于2ml带螺旋盖、内有垫圈的冻存管内,并做好采样管标记、采样信息登记。在冷藏条件下送到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心,当日下午电话报告,病毒核酸检测(荧光定量RT-PCR)阳性,该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8只蜱虫,送省疾控中心作进一步检测,检测结果为微小牛蜱,未分离出新型布尼亚病毒。从该病例的整个疫情处理过程来看,处置迅速、规范。

2.2 近年来,罗田县由于加强了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先后发现了2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该患者因个体差异,导致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目前该患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2.3 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确诊必须有赖于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的阳性结果。此例患者由于病情延误,诊断不及时,给临床医生鉴别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提示今后临床医生凡是在夏秋季节,职业与农业活动有关,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要考虑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送到定点医院及时诊治,在最短时间内确诊,便于规范治疗。

2.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只要及时规范治疗,一般死亡率极低。

(致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力、刘公平、罗田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杨精武)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發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卫办应急发[2010]163号.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中疾控发[2010]191号.

[3]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实施方案.鄂卫函[2010]377号.

[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会议培训材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5.

[5]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重点新发传染病防治技术培训材料,011.11.

[6]何生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关问题的思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协和医院,2011.11.

[7]邢学森.新发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11.

[8]吴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EpiData数据库的录入方法.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9.

[9]徐军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9.

猜你喜欢
罗田县湖北省血小板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聚焦产业扶贫 决战脱贫攻坚
主编《罗田县志》感怀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简介
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