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013-04-29 19:01丁海岩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白天鹅黑天鹅思维能力

丁海岩

发散思维是从不同方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课堂中,发散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已经成为家长和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此,笔者浅显地谈谈自己的几个观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当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渐渐变得枯燥无味时,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缺乏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便成为空谈。所以,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异议,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的基本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的敏捷性。而前苏联的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成分是所谓发散性思维占优势。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则对发散思维提出了“三个维度”的理论,即思维的流畅度、思维的变通度和思维的独创度,它们依次反映了发散的灵活性、发散性及新颖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能体会到发散思维对学生高效地掌握各方面知识的作用。

二、倡导一题多变,体现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不仅可通过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还更应强调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

例如:在低年级“比多比少”的应用题练习中,有这样一道转变条件的练习:有白天鹅20只,黑天鹅比白天鹅多10只,黑天鹅有多少只?在学生将此题解答后,变换条件:(1)黑天鹅比白天鹅少10只;(2)白天鹅比黑天鹅多10只;(3)白天鹅比黑天鹅少10只。通过几道类似习题的训练,学生感到条件在改变,数量关系也跟着改变,解答方法也跟着改变。如果教师从低年级就重视这方面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的缺点,更好地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促进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一个具体问题,设想它有多种不同的意义,寻找各种与它有等价关系的词语、数式、原理等。

如一年级数学教材“比多少”的单元中:小猪比木棒少5,可联想到木棒比小猪多5。又如:甲加上5等于乙,乙减去5等于甲。再如S=vt,从物理的行程问题看,表示路程与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四则计算关系看,表示积与因数的关系;从几何图形求积方面看,又与平行四边形面积S=ab相类似;从商品买卖方面关系看,又相当于总价与单价、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等。可见,意义发散不但梳理了以往学过的分散的知识,还使知识系统化,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系统的理解。

四、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竞争合作的班风,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克服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执行者”的旧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畅所欲言、互相启发的活跃氛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各种各样的创造性设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在寻求答案特别是新颖独特的答案的过程,就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因为这会成为思维展开的抑制因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表现出极大的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联想、各抒己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会更有激情地针对某一问题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开放性练习题;精心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乐想、乐问、乐说,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场所,并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坚持下去,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了培养学生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白天鹅黑天鹅思维能力
黑天鹅格里布
培养思维能力
除了“黑天鹅”“灰犀牛”别忽视了“大白象”
培养思维能力
“灰犀牛”“黑天鹅”
我的白天鹅
我的白天鹅
直视“黑天鹅”
桃花源里的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