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科
在空气中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不同频率的纵波传递,让声音成为终日环绕在我们身边的最大现实。但相比依靠光线而存在的可视现实而言,昼夜无歇的声音传递却更容易被忽略和漠视。而在我们通常所言的“当代艺术”的范畴之内,从学院教育到现场展示,众多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和结构支撑的声音,也经常让“失聪”的耳朵成为一对被视觉观看所压抑的常态摆设。
声音是什么?声音是可感知的空间吗?就像小时候向幽暗的水井中投入的一块石子,那种由微妙的声音所反射出的深度回声,至今依然能够塑造出我们童年记忆中鲜活的空间体验来。当然,与视觉感知相同,声音也不仅只具有回溯记忆的单向功能。如当单个的声音在不同的结构层面占据了合理的位置时,噪音也可以成为探测我们思想维度的扩容剂,就像约翰·凯奇曾经说过的:“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所听到的大部分都是噪音。当我们试图忽略它,它令人烦躁;而当我们倾听它,却发现它如此迷人。50迈呼啸而过的卡车。调频电台间的静电噪音、雨……我们希望捕捉并控制这些音响,使用它们,象使用乐器那样把它们转变成音乐,而不仅仅是音效。”
“音乐”?“声音艺术”?或者只是“声音”?—概念的分割界定作为一个易懂的入口,或许会让我们在貌似混乱的声响交错中找到一条通向“知道”的简单路途,本期专题中所选的大部分文章也都是一些普及型的读本,追根溯源的书写方式在陈述着部分关于“声音艺术”的历史和个案的同时,却也简化了很多貌似晦涩难懂的声音呈现背后思想延续的触须。
作为纸本并无法呈现出已有声音的种种质感,如劳瑞·安德森的《冰上二重奏》和丰江舟的《噪音有害健康》等,但如果你通过阅读能够将耳朵从过去单一的音乐套路中抽离出来(如流行歌曲中模式化的规律转折等),那么此刻翻动书页的声响或许就会成为你走进声音世界的第一线曙光,甚至包括手指摩擦键盘的细小声音和电脑主机的低沉轰鸣等—开始“聆听”,声音同样也会向你展开自己丰富且神奇的怀抱—用聆听去思考和用聆听去感受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