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隽中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做好对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与制约。需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思想教育、监督体系建设等,保证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关键词:权力运行 监督体系 规范化
权力向来是把双刃剑。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没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力最终会变成洪水猛兽,不仅危害国家社会稳定,还会危害到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更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那么该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只有从加强理论学习、思想教育、监督体系建设上着手,才能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
(一)加强理论学习,保持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与道德修养,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与途径。领导干部要注重并坚持理论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提高防范能力。如果放松了理论学习,丧失了思想的先进性,就会难以抗拒各种诱惑,滑入腐败的深渊;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危害党的形象和威信,给我们党的事业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应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一是要重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思想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对权力的认识,学会科学用权、谨慎用权、民主用权。
二是要重点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正懂得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懂得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的主人。
三是要重点学习国家的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用法律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
( 二 )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每位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义务。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洁自律教育,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
一是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讲党课、举办专题讲座、观看电教片、选树先进典型、剖析典型案例等各种形式,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使其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在思想上解决“权力从何而来”、“权力为谁服务”的问题,从而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思想,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自觉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防止权力的滥用。
二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律、法纪及各项规章制度教育,解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问题,使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控能力和廉洁自律意识,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法律、法纪的约束。
三是要正确引导干部处理监督制约与信任爱护的关系。帮助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认识到监督制约和信任爱护是相互统一的。不言监督的信任是轻信,放弃监督的信任是纵容,监督是信任的保障与基石,是拒腐防变的关键,是爱护干部的体现。
通过思想教育,从而使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真正做到耐住艰苦,扛住诱惑,守住本心。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
(三) 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提升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的能力
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是保证领导干部掌好权、用好权的基本前提。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切实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是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监督成为党的监督、制度的监督、民主的监督。因此,建立健全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应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展开。
1、党内监督。加强党内监督,重点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履行党内监督的职责,正确行使党内监督的各项权利,勇于揭露和纠正领导干部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充分发扬民主,发挥下对上的制约,强化党内监督的力度。可通过民主生活会、重要情况通报与报告、党员思想汇报、民主评议党员、述职述廉和廉政谈话等措施的监督.使“党管人、党管人才”得以真正的实现。
2、制度监督。推进制度监督,建立健全和落实规范权力运行的相关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重点是要健全和落实围绕人事权、财务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办案权等权力的相关制度,以达到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的目的。建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制度,实行“群众对党员”、“职工对领导”的有效监督办法;建立领导问责制度,不仅要查处当事人的违纪违法问题,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建立重大事务咨询听证制度,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干部职工关注的问题,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民主理财制度,对违反纪律的、违反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的、有不当开支的等方面问题;建立专项资金跟踪审计制度,对重大项目投资和专项资金组织定期审计和跟踪监察。
3、加强民主监督。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通过完善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班子议事规则和班子成员表决办法等机制来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集体决策,不搞“一言堂”。对通过批准的重要事项、决议备存字据,做到有据可查。二是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权力公开,不仅是向部门或单位内部公开,也要向社会公开,接受本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4、舆论监督。继续落实和完善在各级纪检、监察、检察机关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和“奖励举报”等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群众举报违纪违法行为的积极性,并且纪检部门要做好保密工作,解除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要对一些违法违纪、渎职、腐败等行为案件给予职工群众客观真实的公开说明,以便进行舆论监督。
总之,只有加强对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坚持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才能真正实现党提出的“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