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御素探讨中医药治疗

2013-04-29 14:39刘吉凤陈卫平刘百祥宾琳陈波陈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内源性机体中医药

刘吉凤 陈卫平 刘百祥 宾琳 陈波 陈国

【摘要】 从药物研究、理论研究等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与防御素的关系,为中医药临床应用及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防御素;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8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00-02

细菌对传统抗生素的耐药性是当今临床医学中的全球性难题,在新的抗生素发现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生物体内发现的一类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短链多肽—抗菌肽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菌药物。防御素是抗菌肽家族中最大的亚家族,有着稳定的分子结构及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主要作用于病原体的细胞膜,病原体不易对其产生抗性。同时防御素也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防御素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许多学者应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结合中医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与防御素的关系,取得一定的成就,为中医药临床应用及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分析:

1 中药对防御素的影响

1.1 临床研究:

中药对防御素影响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皮肤病、消化道疾病和妇科疾病等方面。任小丽等人[1]观察黄白液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治疗前后HBD-2(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发现治疗后患者HBD-2表达比治疗前均下降,但黄白液组高于泛昔洛韦组,表明黄白液可保持患者局部HBD-2的较高浓度表达,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旷燕飞等人[2]研究发现清热益气方与强力霉素对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疗效相当,但清热益气方能增强宫颈粘膜HBD-2mRNA的表达,强力霉素对其影响较弱,表明清热益气方治疗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疗效较好。常东等人[3]观察中药溃结灵煎剂对大肠湿热型渍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防御素(HHNPl-3)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NPI-3、IL-8表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认为溃结灵很可能是通过抑制IL-8等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不能或减少释放细胞毒性防御素,使损伤的内皮细胞得以修复。凌江红等人[4]的研究显示健胃愈疡颗粒能显著减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窦慢性炎症和活动性程度,下调HBD-2上增性表达。从上述临床报道看,中药治疗后机体防御素表达都有所下降,说明中药治疗效果良好,能显著减轻炎症的程度,从而使防御素表达下调,但有对比的研究显示治疗后中药组的防御素表达普遍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可保持患者局部HBD-2的较高浓度表达,从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从研究的中药种类看多为清热功效的药。

1.2 体外实验研究:

此类研究进行的最多。邵振俊等人[5]研究发现穿心莲内酯能够诱导人肺腺上皮细胞HBD-2的表达,提示防御素的干预可能是其发挥抗感染治疗作用机制之一。司利钢等人[6]的研究显示大蒜素细胞培养液可使人肺癌A549细胞HBD3mRNA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大蒜素参与人体免疫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机制之一;大蒜素处理后HBD-3升高而HBD-2水平不变进一步证实了HBD-3与HBD-2的诱导表达途径不同。罗理等人[7]观察发现鱼腥草注射液可诱导人肺腺上皮细胞HBD-2基因的表达增强,最佳浓度为100/ug/ml,最佳刺激时间为8h。陈铁等人[8]研究板蓝根体外刺激人肺腺上皮细胞SPC-A-l的情况,结果显示板蓝根可诱导HBD-2基因的表达,浓度为100/ug/ml,刺激8h时,其表达最高。上述体外实验表明众多中药都具有诱导HBD基因特别是HBD-2表达的作用,并且在一个特定的浓度和时间点表达最高。此类报道中药以清热解毒功效的最多。

1.3 动物实验研究:

目前此类实验对象多以小鼠和大鼠为主,涉及肠、肺、子宫等部位。李明等人[9]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在体内可以诱导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天然免疫效应分子HBD-2的表达,推测这可能是其抗炎抑菌的作用机理之一。郭雅静等人[10]的研究表明黄芪、红芪、双黄连等中药可以增强大鼠子宫HBD-2基因表达,而苦参及黄芩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提示可以利用黄芪等中药来增强局部组织的免疫力,以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李钢等人[11]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活血化瘀中药生大黄、丹参能有效上调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ESAP)病程早期小肠防御素-5的表达,说明生大黄和丹参有增强肠黏膜天然免疫屏障作用。马艳等人[12]用黄芪、鱼腥草、板蓝根和香菇多糖注射到小鼠肺组织,观察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2、3的表达,结果显示中药黄芪可诱导小鼠肺组织β-防御素2、3表达。上述研究表明补气类、活血类、清热类的很多中药具有诱导β防御素表达的作用。

从现有研究看,大量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剂或单味药在体外没有直接抑杀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或作用较弱,但临床上通常有较明显的疗效,很多具有诱导β防御素表达的作用。所以,防御素不仅可以作为筛选抗菌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靶标,为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新的靶点,还可能为解释中药抗感染机理提供新的依据,也就是说,这些中药是通过提高机体防御素水平发挥作用。这与中医理论所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的道理颇为相似,因此,调动机体内在的防御素作为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物质基础,体现了中医理论特色。

2 中医药与防御素的理论研究

目前中药对防御素影响的研究结果引发很多中医工作者的思考。李婷等人[13]认为临床上常用补益药对体质虚弱的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如运用补气中药黄芪的“托毒生肌”理论进行抗感染治疗,疗效也相当明显,因此推测中药在发挥抗炎免疫作用时,是否通过调动机体内源性的抗感染物质,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抗感染效果。薛汉荣[14]从中医理论着手,联系现代防御素的研究认为中医卫气的作用与防御素功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益气温阳护卫法具有干预防御素的可行性。周联等人[15]认为中药对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杀灭作用不是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关键,中药可能是通过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调动了机体内源性的抗感染物质来对抗感染。凌江红等人认为可以考虑通过药物调动机体内源性防御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抗感染的目的。总之,用中药调动机体内源性防御素以辅助正气来抗感染成为学者们新的研究思路。

3 小结

防御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且由于特殊的作用机制不会产生耐药性,因此在抗感染治疗方面上有着巨大潜力,但天然获取防御素的量极其有限,通过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获取也各有弊端。因此,可以考虑通过药物调动机体内源性抗菌肽的作用,促进防御素的高效表达,增强机体天然免疫功能,达到抗感染目的,即以内源性防御素为作用靶点筛选新型的抗菌药物,这不失为一种新的抗菌策略。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从中药中筛选出能增加内源性抗菌肽的药物或相关成分可能是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任小丽,陈晋广.黄白液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皮损中人β防御素-2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2):1119

[2]旷燕飞,曾昭武,杨志波.清热益气方治疗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的疗效及对HBD-2 基因表达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

[3]常东,刘子志,李键等.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防御素、白细胞介素-8表达及溃结灵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

[4]凌江红,黄季平,李家邦等.健胃愈疡颗粒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抗炎作用[J].中医杂志,2008,49.

[5]邵振俊,郑小卫,陈键.穿心莲内酯诱导人β防御素-2表达作用的实验研究.2011四川省生理科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

[6]司利钢,刘玺诚,李文梅.大蒜素对肺癌A549细胞株β防御素表达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

[7]罗理,董碧蓉,滕丽花.鱼腥草注射液诱导人肺腺上皮细胞β防御素-2mRNA表达[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7):716.

[8]罗理,董碧蓉,滕丽花.板蓝根诱导人肺腺上皮细胞β防御素-2基因表达的研究[J].四川医学,2008,29.

[9]李明,马嫚,李岩,补中益气汤对小鼠肠道mBD一2表达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23.

[10]郭雅静,李爱娟,孙甜甜.黄芪等中药对大鼠子宫β-防御素-2基因表达的调控[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

[11]李钢,胡祖健,王凯诚.活血化瘀中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防御素-5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l4(4):395.

[12]马艳,董碧蓉.中药诱导小鼠防御素表达[J].四川医学,2009,3O(8):1208.

[13]李婷,周联.β防御素抗菌作用对中药抗炎机制研究的启示[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l4(4):195.

[14]薛汉荣.浅谈卫气与防御素的关系及干预措施.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13.

[15]周联、王培训.防御素在免疫中的地位及作为中药作用靶标的可能性. 第三届牟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11.

[16]许琴英,朱家勇.防御素的研究及应用.药物生物技术[J]. 2005,12.

猜你喜欢
内源性机体中医药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病毒如何与人类共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秘密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内源性12—HETE参与缺氧对Kv通道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