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 杨国姣
在“2012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中,青岛再次入选国内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之一。完全由外国人投票而产生的榜单,足可见“老外”对青岛的青睐。目前,每年来青岛工作的国(境)外专家超过5000余人次,据不完全统计,青岛的常住外国人口有20多万,到夏季可达30至50万。
韩国生意人
常住青岛的外国人中,韩国人是最多的,青岛也被称为最适宜韩国人居住的城市。青岛至韩国釜山、仁川等城市的航班几乎每日都有,与仁川间的轮船每周也有4班以上。
在重庆北路,一个完全不会汉语的韩国人可以轻松地享受他典型的生活方式:购物,进饭店吃饭,晚上到酒吧放松,或者蒸桑拿,这些习惯在韩国很普遍。这条长仅500米左右的马路旁,密布上百家店铺,店铺内外几乎全是韩文,屈指可数的汉字也韩国味十足:“高丽参鸡汤”、“热疗黄土房”、“金笠子”。服务人员讲韩语,顾客绝大部分是韩国人,走在这被当地人称作“韩国一条街”的地方,恍若行走在韩国的一个普通小镇,唯有马路旁标注有中文及拼音的路牌,才让人惊觉这是中国青岛——一个只需飞行1小时10分钟就可到达韩国的中国城市。
来青岛的韩国人主要是以做生意为主,在青岛的韩国企业有5500多家,常住韩国人有5万余人,加上流动人口,这个数据则上升到10万。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89年,是隶属于韩国知识经济部的韩国唯一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副部级研究机构。2004年青岛办事处正式成立,并开始与青岛市政府合作。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青岛办事处的李庆敏所长向本刊记者介绍说:“正是因为在青岛的韩国企业不断增多,我们才选择在这里建立办事处。”而李庆敏也来青岛近十年,虽然还不太会说汉语,但是已经完全适应了青岛的生活。
朴永利和崔英带着孩子举家来到青岛正好十年。朴永利做贸易生意,在青岛得心应手。崔英刚来青岛的时候在一家高端理发店里当理发师,后来完全没有经济压力,就负责照顾家庭。崔英说,在青岛的生活让他们全家都“乐不思韩”,如今,丈夫的生意越做越大,两个孩子汉语说得像母语一样好,自己的中国菜如同韩国菜一样有水准
他们考虑在青岛一直生活和工作下去。
香港中路商圈聚集着很多小本生意的韩国人,李丽珍是其中之一。她在韩国城里开了间服装店,精致的妆容和时尚的衣着,很有韩国美女的特质。她说自己来青岛已经六年了,最初选择这里是因为听说“韩流”很受欢迎,并且离她的故乡仁川很近。刚来青岛的时候,李丽珍就认识了很多“老乡”,并一起租住在麦凯乐周围,生活方便,生意红火。她的服装全部从韩国带过来,“我经常往返两地,青岛到仁川的航班一天有十几班,很方便。”因为接触中国顾客多,她还特别学习了中文,尤其对于“砍价”,已经能够很流利的用中文对答。
1989年第一家韩资企业落地青岛时,韩国人留给青岛人的印象是逐利而行的商人,和其他外商没有区别,但现在他们正以邻居的姿态走进青岛人的生活。一位漳州二路居民小区的住户说:“这周围40%的居民都是韩国人。这些外国邻居越来越多,现在我都能说几句韩语了。并且小区周围的韩国便利店、韩国商铺也多了,商品也正宗。受其影响我们也爱吃泡菜了。”
韩国《朝鲜日报》称,青岛正在逐渐“韩国化”。至少有一条韩语专线直通市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一般配有韩语翻译,部分医院推出韩式服务,部分酒店、饭店和酒吧甚至专为韩国人开放,中国人一走进这些场所无异出国,眼睛所及是韩国人与韩国文字,耳朵所听是韩语,服务员也是一身韩式打扮的朝鲜族人。在青岛的韩国人,已经把青岛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德国姑娘的寻亲之旅
一个世纪以前,青岛曾被殖民者设计为“一座纯德国式的城市”。1897年德国政府强占胶州湾后,在青岛市南区太平路(德国人当时称威廉街)周边、八大关等处留下德国人建的西式建筑群。里院作为德占时期保留下来的青岛独有的建筑风格,被建筑界称赞。其创造者是德籍建筑师阿尔弗莱德·希姆森。
希姆森1857年7月1日出生在德国汉堡,1879年4月,希姆森来到上海投靠他的叔叔,在叔叔开办的禅臣洋行工作。1898年,希姆森与老朋友赫尔曼·斯奈特拉格商定在青岛开办分公司,定名为斯奈特拉格·希姆森公司,中文名为祥福洋行,主要经营建筑与房屋租赁。希姆森曾是青岛最为成功的房地产商和建筑设计师,从1899年到1914年,他的祥福洋行与总督府合作建成了大量住宅建筑,当时青岛几乎所有的建筑公司都为祥福洋行工作过。《希姆森回忆录》一书收录的一张1913年的地价图还详细标注了当时城区的主要地价,中山路每平方米2.1元(人民币,下同),火车站周边每平方米1.8元。
今年22岁的亚娜·希姆森是希姆森的曾外孙女,生活在德国西部城市波恩,目前还是一名法律系的大学生,为了追寻先祖的足迹,她与男友及姐姐一家人于今年3月14日来青“寻根”,逐一参观曾祖父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在这里留下的建筑作品。“我的爷爷出生在青岛,从小我就听爷爷讲关于东方的故事,对中国充满了向往。”希姆森家族对青岛有着很深的感情,可以说希姆森家族的孩子都是听着青岛的故事长大的。
亚娜一行人一起走访了湖南路15号、广西路7号、广西路11号等大院,看到这些老楼院保护得很好,而且至今仍有人居住,亚娜很是欣慰,不停地举起相机拍照留念。广西路11号民宅大约建于1901年,整体保存相对完整。与旧照比较,该楼西首的塔楼不见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次大修中被拆除,如今只剩下居民楼,楼里的居民听说是建筑师的后人来拜访,很热情地邀请亚娜进门参观。
随后亚娜来到湖北路13号,这里是曾祖父希姆森在青岛期间最主要的住所。但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缺乏修护,如今这座德式建筑的地下室大多已无法再用。亚娜看着长辈曾住过的异国居所,充满了无限深情与感慨。
亚娜说:“这次来青岛,认识了在海洋大学读书的德国研究生,他们介绍说,这是一座妙不可言的城市。在德国人心中,青岛是非常美丽而有思想的,同时还有百年前的德式建筑,来青岛就像是寻根。”
学中文的泰国人:《泰囧》效应延续
一部《泰囧》火遍中国拿下十几亿票房,也让中国人赴泰国旅游继续升温。给泰国当地人带来的变化,则是汉语热。4月10日,“2013年国侨办泰国教师正音培训班青岛开营式”在青岛大学举行。这是青岛历年来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泰国人华文培训。青岛凭借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外国人接触中华文化的窗口城市。
泰国人口六千多万,华裔约占十分之一,华裔移民在四百多年前从中国的海南、广东、潮州等地移民到泰国。当初的华裔移民大多从干洗、餐馆等体力劳动做起,像各国的移民一样,同样经历过最初的挣扎和艰辛。不过现在,泰国华裔在商界、政界都有相当的实力根基。泰国目前银行、进出口、酒店、餐馆业主中,不少是华裔。
参加活动的一位泰国老师说:“在泰国华教的老师主要是按学历来定工资。本科毕业大约是5000-8500泰铢。教汉语的老师必须是毕业于教育系或师范科。多数学校一周五节汉语课,有些学校重视汉语的会有十节汉语课。”这次来青岛,她希望能够更真实的了解中国文化,从青岛打开中国之门。
美国教师:每一天都很快乐
工作中的美国人,大多心情愉悦。Jack是美国人,今年49岁,在香港中路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当教师。他在美国的时候做过很多工作:报社记者、摄影师、公司职员、小本生意老板……来中国是三年前,机缘很“随意”,在旅行中爱上了青岛。
找工作的时候,Jack觉得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够帮助更多人,他首先想到了去外语机构任教,还专门考取了“教师资格证”。Jack说:“来中国当英语老师,是我自己喜欢而且别人也需要的,非常interesting。”他快乐的情绪通常也能够传递给他的学生,孩子们亲切的称呼他为Uncle Jack。虽然不是所有来青岛教英语的外国人都像Jack一样享受自己正在做的工作,但快乐工作确实是大多数外国人来中国的宗旨之一。Jack说,如此快乐的生活才是人生,青岛是个好地方,也许会在这里一直快乐下去。
非洲军人:来青学习和参观
海军潜艇学院是培养国家战略军事力量的院校,也是潜艇部队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摇篮。这所军校承担着中国军队潜水、援潜救生、水下脱险、水下爆破等应急性、高危性的专业教学训练任务;这里有全国最大的60米水下饱和氧舱实验室,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航天员的负压训练就曾经在这里进行。
然而,在这个略带神秘色彩的中国军校中,却时常见到一队队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外国军人在接受中国教官的训练。10年前开始的“外训”工作,是中国军校的特殊使命。海军潜艇学院这一现代化的中国军校,成为了全亚洲唯一一所培训防险救生专业外籍军事留学生的院校。十年前的这一“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这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信仰和语言的军人,在潜艇学院外训系上演着“小联合国”里的故事。
在青岛的生活,使得这些外籍军事留学生虽然身处异乡却也自在。在翻译的陪同下,他们每周都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逛逛街,品尝青岛啤酒和美食,有的甚至将夫人也带到青岛“陪读”。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潜艇学院定期组织外军学员们参观市容市貌,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展示青岛及周边城市的发展成果。
蜚声国际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和青岛奥帆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籍游人慕名来到青岛,他们或为旅游而来,或为好奇而来,或为学习而来,通过这扇清新的滨海之窗,更多的外籍人认识了青岛,爱上了青岛,开始了他们与青岛的不解之缘,而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也极大地提升了青岛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魅力和时尚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