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健茗
【摘要】 目的 加强老年患者骨科护理,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对2012年我科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在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用药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分析其特殊性。结果 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通过加强护理干预,更多地保证了老年患者能够顺利康复出院,既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也提升了我们的护理服务水平。
【关键词】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44-02
根据全国老龄委的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9亿,到2013年底达2.0亿,所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已超过国际标准的7%,达到了14%,说明我国已经快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住院人数14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6人,约占总住院人数三分之一。随着老年人住院人数的增多,凸显出在骨科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合并其他老年性疾病的护理问题和老年人自身的护理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本文对骨科老年患者进行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住院人数中选取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0人,每组男性36人,女性24人,年龄60—91岁,其中每组合并脑梗塞、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等基础疾病均等。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用药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
1.2.1 病情观察
1.2.1.1 随时提醒:
从入院开始热情接待患者,一边陪送患者移到病床,一边简单询问患者或家属有关病情和有无其他合并病史,如有无中风、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或其它基础疾病等。搬运时动作必须专业、规范、轻柔,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血糖。有些老年患者疾病发作时病情隐匿,阳性体征不明显,因此注意询问和观察病情,同时做好住院解释和宣教工作,提醒患者和家屬有关疾病的注意事项。
1.2.1.2 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不宜手术者,可转入相关科室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原有基础疾病的发作或加重,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1.2.2 心理护理:
由于退休、丧偶、独居等原因,大多老年人常感孤单寂寞,并且多疑、固执,甚至挑剔。住院治疗后,环境的改变和探视者少,原有的社交活动中断,加上疾病的痛苦和生活无法自理,容易产生烦躁、悲观、失望的情绪,易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影响了治疗和康复。因此,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我们护理人员主动热情问候他们,态度和蔼可亲;平时不怕麻烦,耐心听取他们的倾诉,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多说一些宽心、鼓励的或幽默的话语,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给患者亲人般的关怀,让患者随时感受护理人员的关爱,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从中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如有的因经济原因或自认为治疗无希望而不配合治疗的,我们通过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介绍成功个案,安慰患者,赢得患者家属的支持,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心情愉悦地接受治疗。
1.2.3 基础护理:
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降低,视力听力下降,动作灵敏度下降,并且大多数老年人喜欢安静、简洁、舒适的环境,因此,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整洁的环境,才有利患者的身心健康,更有利疾病的康复。如环境吵闹,环境卫生脏、乱、差,房间空气混浊、光线太暗等,这些不利因素往往引起患者不良情绪,甚至刺激原有基础疾病的发作或加重。因此病房适宜的温度以22~24℃、湿度以50%~60%为宜,并保持适当的灯光或采光。病室每天定时通风,经常打扫,物品摆放固定整齐,护理操作相对集中,动作轻巧。在每天的治疗和护理中,时常提醒患者预防跌倒、坠床的注意事项,床头设置“小心坠床、跌倒”的警示牌,卫生间粘贴“小心防滑”的温馨提示。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帮助他们修剪指趾甲、梳头、洗头、口腔护理、喂饭、服药、擦浴和二便护理等,让他们倍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般的关怀。`
1.2.4 饮食护理:
老年人患病后,大多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加上老年人的生理因素,味觉嗅觉功能下降、牙齿缺失、吞咽反射能力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而导致食欲不佳,并进一步影响对食物的摄取。“药补不如食补”,因此,做好科学的饮食护理,对疾病的顺利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病情和老年人饮食的需求,指导他们多食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食物应细、软、松,温度宜温,并且饮食要多样化,少食多餐,同时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食用瘦肉、鱼类、奶制品和豆制品等,并适量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骨折后的营养需求。如高血压病、心脏病和脑梗塞患者的饮食宜少盐、低脂、低糖。糖尿病患者禁食含糖食物,每曰定时定量定餐,并注意定期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反应。
1.2.5 康复护理:
做好康复护理,对于老年患者恢复自理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训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从而进一步促进疾病的康复。因老年人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护理人员必须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科学的功能训练。根据各人病情和身体情况,在保证安全前提下,从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开始动作要轻慢,幅度宜小。如床上运动包括扩胸运动、上肢运动、正确翻身、腰背肌训练、下肢运动等。下床活动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下床行走时,需要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练习过程注意倾听患者的感受。指导老年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一定要有耐心,反复示范及纠正,并经常鼓励和督促。
1.2.6 用药的安全和护理:
老年人因各脏器的组織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此外,老年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治疗中也应用多种药物,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应增高。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做好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入院后注意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等,在治疗和护理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知晓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做好用药的解释工作,语言通俗易懂,反复强调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意义,并注意观察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皮疹和皮肤搔痒等,或用药后的症状加重,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停止用药和对症处理。对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口服药必须做到按时发到手、服到口;如应用外用药,护理人员应反复说明不可口服,指导并协助他们应用。
1.2.7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交接班制度,严防并发症的发生。⑴有些老年患者因骨科手术的刺激而引起原有基础疾病的发作,如出现烦躁、神志不清、瞳孔发生变化等,须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或咳嗽、咳痰加重等,提示肺部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平时指导患者深呼吸运动,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如患者诉头晕伴面色苍白和解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发生。⑵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定时协助翻身、叩背,每天帮助擦浴1—2次,保持床铺和衣服的整洁,注意观察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枕骨、骶尾部、踝关节、脚跟部等骨突处有无发红或水泡,并给予按摩。⑶需行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患者,多检查和询问患者石膏或夹板的边缘有无疼痛和不适,或固定处有无持续性疼痛等,预防石膏压疮发生。有些行皮肤牵引的患者,皮套内垫上毛巾,并定时检查皮套的松紧度和皮肤受压情况。⑷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天消毒两次会阴,定时更换导尿管和引流袋,教会患者行膀胱训练,适当多饮水,预防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⑸据资料统计,老年人的便秘发生率为5%~30%,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可高达80%,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排便情况,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排便,训练床上使用便器,如无限制可多饮水,酌情多食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玉米、芹菜、韭菜等,以及促进肠蠕动的食物,如红薯、香蕉、木耳等,同时可配合腹部按摩:用手掌从右下腹开始沿顺时针向上、向左、再向下至左下腹,按摩至左下腹时应加强力度,每天2~3次,每次5~15回。必要时按医嘱应用缓泻剂。
2 结果
通过以上几方面细致、耐心的护理,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缩短了,平均10~14天,伤口愈合率99%,治愈率为99%,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经我院服务部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达100%,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我院社会满意度和声誉。
3 讨论
“关心老年人,也是关心我们自己”。老年人患病后大多病程长,合并症、并发症多,后遗症多,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这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与日俱增和医疗需求日益凸显,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规范的护理服务,是我们护理人员应尽的职责,也真正体现“老有所医”。骨科老年患者既有老年人的特殊性,也有骨病专科的不同点,亦有老年人基础疾病的不同点,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为老年患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整个住院过程中,既要充分了解老年患者的病情、心理、护理重点和难点,也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健康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因病而护,因人而护。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尽心、尽责的护理,既降低了护理风险,又改善了护患关系,并且提高了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为老年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化前珍主编.老年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