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保红 朱卫 祝勇
【关键词】 胆结石;MRCP;梗阻;胆总管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88-02
胆系结石在我国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8%以上,也是胆道梗阻的一个常见病因。本文收集了我院2004年7月一2011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胆系结石患者,旨在探讨MRI 平扫及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水平,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胆系结石均行MRI平扫及MRCP检查,年龄l9~68岁,平均45岁;单纯胆囊结石3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单纯肝内外胆管结石1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并右向肩胛部放射,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1.2 方法: 采用所用设备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 Profile Gold 0.2T永磁开放型MR仪,检查前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仰卧位。先行MRI常规腹部扫描,上界包含肝顶,下界包含胰头全部。常规序列为SE,用轴位、冠状位扫描。T1加权时间(TR)为400ms,回波时间(TE)为11ms,T2加权时间(TR)3200ms, 回波时间(TE)85ms,矩阵256×256,层厚5mm,层间距1mm,取4次采集平均值成像。MRCP采用:①门由呼吸触发扫描80层原始图像,然后对原始图像进行MIP重建,获得18幅不同角度的MRCP立体图像;②二维单激发厚层屏气MRCP技术。
2 结果
42例胆系结石中,单纯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大部分为胆色素类结石,共34例,均表现为大小不等之充盈缺损,梗阻端呈杯口状, MRI各序列均呈低信号影。泥沙样结石在T2WI及压脂像上呈高、低信号分层状改变(上层为高信号胆汁,下层为低信号泥沙样结石),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分界面;12例胆系胆固醇类结石行B超、CT检查均未显示,T1WI轴位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部分胆囊结石在3D-MRCP-MIP重建后反而显示不清,所以胆系结石需行MRI常规扫描及MRCP综合分析。胆管结石肝内外胆管均不同程度扩张,其中6例无扩张(0.3-0.5 cm小结石),胰管均无扩张。8例胆管解剖变异2例胆囊管与肝总管并行、低位汇合,4例右后肝直接汇人肝总管,2例胆囊管过短)。
3 讨论
目前诊断胆系结石常用的方法有超声、CT、内镜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有特异表现,据囊腔内中低回声带及后伴声影来识别,并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但对胆总管段结石显示欠佳,尤其小结石,不伴胆管扩张的诊断存在困难;CT对于等低密度结石难以诊断;ERCP为有创检查,且操作复杂。这些检查技术往住难以全面、准确地诊断胆系结石。
MRI常规扫描及MRCP可客观、准确反映胆系结石的位置、数目及成分。胆系结在我国为常见病,发病率为8%以上,在西方近75%为胆固醇结石,25%为色素类结石,在我国则以胆色素结石为主,近年来胆固醇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1]。本组10例为胆固醇类结石,约占17%,CT及B超均不能准确显示结石的存在及位置,而MRI常规扫描与MRCP的结合应用就能清晰显示结石的大小、数目、位置。有时由于患者屏气不好及呼吸不均匀,致使细小结石漏诊,亦由于结石常在MRI上表现为低信号,甚至为无信号,与图像背景一致,难以辨别,且结石和胆囊胆汁成分复杂,表现多样化及MRI空间分辩率差等,所以本组病例诊断准确率为95%,低于文献100%的报道[2]。
目前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日益普及.MRCP检查更显示出其必要性及重要。国内报道,在开腹胆囊切除术中10%~15%的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意外发现占2%~3%[3],因此,术前影像检查了解肝内外胆管有无结石及胆管变异非常重要。Taoureal等报道MRCP诊断肝管和胆囊管变异的符合率达98%和95%,敏感度达71%和86%,2D及3D MRCP技術可清晰显示胆管解剖变异,明显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
总之,磁共振(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一种观察胰胆管系统解剖和病理形态的新技术、新方法,对诊断梗阻性黄疸有非常重要的作用。MRI及MRCP无创伤、无并发症、无X线辐射、无需对比剂,可反复检查,操作简便,其中MRCP图像清晰直观,能够多角度、多方位显示肝内外胆管解剖和病变,影像的定位准确性达100%,特别是在显示梗阻部位、范围及梗阻程度上,有着B超、CT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了解胆管变异、减少胆道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炽贤.实用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1
[2]方之家,周翔平,MRI特殊序列对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2):205-208
[3]王秋生,刘国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中华外科杂志,1992,30(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