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炜
编者:这是一篇由西安邮发的评述性稿件,文中对武术散打技术的评论,或如作者在来稿中附言:“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一点浅薄认识,不足挂齿”,但本刊欢迎这样有的放矢,与当前武术运动现实联系紧密的评述性文章。本刊同意作者附言中的另一句话:“此文只想抛砖引玉,打开武术界能人志士的‘话匣子,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关心武术!”
2013年3月13日,中国真功夫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揭幕战将在西安市泾渭新区体育馆拉开战幕。这是一次商业性散打比赛,是武管中心将“散打主体性”与商业包装相结合的一种尝试,一亮相即引起了行内人士与搏击迷的关注。该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投入总额将达1.2亿元人民币,是国内散打商业赛事十年来投入最大、水平最高的顶级赛事。首届中国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由5部分组成——开幕战、中外武术散打对抗赛、非全运会选手冠军战、全运会选手冠军战、年终总决赛。比赛分3个阶段进行,共有30场赛事贯穿全年。包括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和全国冠军在内的中国现役武术散打顶尖选手都将出战。比赛分为轻量级、中量级、重量级和超重量级,其中男子4个级别,女子仅设轻量级比赛。本赛事是目前国家武管中心认可的唯一一项全部由国家专业散打运动员参加的商业赛事。此次百强赛放弃了有围绳的拳台,取而代之的是上圆下方的双层擂台。选手不穿护具,但拳套加厚。为了鼓励选手使用高难度动作而增加了转身后摆腿等3分动作,而原来散打王争霸赛以及功夫王争霸赛采用的放开膝法的规则被禁止,回归传统的散打锦标赛规则。比赛吸引了国内顶尖散打高手,如:张开印、许家恒、白近斌、刘玉春、徐吉福等名将均披挂上阵。
百强争霸赛对运动员的体检报告和意外伤害保险有特别要求,各级别冠军收获高达100万元的巨额奖金,这在散打历史上可谓前无仅有的。
但笔者关注到,虽然,组织方、新闻媒体、企业界为这次比赛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惜并没能达到盛况空前一票难求的盛况。难道我们的观众对本土文化没兴趣吗?我想并非如此!笔者在河北沧州曾亲临一场武术散打,那是1987年10月10在沧州西体育场举行的“永恒杯”全国武术散打擂台赛,场内彩旗猎猎、人头攒动,气氛格外热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体育报、中华武术、河北电视台、体育之声等二十几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每场赛事的跟踪报告。沧州西体育场并不是很大,可以容纳三四千的观众,但比赛第一天场内的观众就达到了七千余人,四天的比赛场场爆满,最后一天比赛人数猛增,人挤人,人挨人,将体育场内的观众席到运动场的铁栏杆都挤断了,人们一下拥挤到擂台边周围,将擂台围了个水泄不通,更感人的是一位观看比赛的老先生,因在拥挤时不知如何将腿部划伤,血流不止,现场武警和医生要将其抬出场内治疗时,老先生执意不肯要看完比赛再治疗,医生只能先给他做了简单处理……,当时的比赛门票真的是一票难求,一张票炒到了五十元,在那个年代就算是天价了。如此盛况叫人感慨万千!人民是喜爱武术的!愿意为武术比赛买单!愿意为高质量的武术比赛买单!武术市场的衰落应从自身上找原因,应从规则与技法着手,下面就让我们从目前武术散打的技术上分析分析。
这次中国真功夫武术散打百强争霸赛,从技术角度来看忧喜参半:喜的是我们的队员拳法上有了大踏步的进步;摔法上从以往排山倒海式的“过肩摔”,已转化到以巧破千斤的“勾踢摔”。让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技术仍然单一的可怜,无论是谁,上场后开始首先一个前低鞭腿,紧接着左右两拳,然后上身便开始搂抱,能摔则摔,摔不到就等裁判拉开从新开始,如此循环一直到比赛结束,这种固定单一的模式,是我们目前散打比赛缺乏“观众缘”的重要原因之一。武术散打要发展,不走商业化是没有出路的!走商业化没有“观众缘”也是行不通的!武术散打应发挥出自身激烈、刺激、精彩的光芒,将观众拉回比赛场,给企业创造出丰厚的价值,武术散打才能走上正轨,才能发展持久化!当前最应做的事就是,完善散打规则、丰富技击技术,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
说到比赛的精彩程度与技击技术,我很想说说2013年4月6日晚在澳门举行的“世界拳王争霸赛——邹市明参加职业拳击第一战”。众所周知,邹市明是奥运拳击冠军,是中国的拳王!今年31岁的邹市明真可谓勇气过人,从业余飞跃到职业,这个晚上对于邹市明来说是一个蜕变。比赛异常精彩、激烈,那拳拳到肉凶猛灵利的打法,将座无虚席的观众情绪一下调动起来,喊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不绝入耳,此时,叫人不得不想起“人烟稀少”的武术散打。
为什么拳打脚踢的散打不如只用双手的拳击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我们自己的规则不合理所致,拳击比赛中禁止搂抱,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比赛的激烈性。而散打比赛中有摔法,必须有搂抱才能实现技法,但不能搂抱时间过长。有的运动员借着规则的漏洞,在无力还手时或筋疲力尽时,常用搂抱,来抑制对方进攻或得以喘息,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比赛的精彩程度,人们看到的只是死缠烂打。再有“得分制”也让许多运动员失去了拼搏精神,大部分人以得分为主,不会下大力气拼全力ko对手:不会冒险用一些难度高动作打击对手,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比赛的观赏性。我们应从规则上倾向于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与难度高动作的技法,提倡中国特色的技法。
武术散打在技法上应多元化:在组合技法上应多变化。我们目前的打法太单一,缺乏连续进攻的组合技法。拳击之所以比散打有“观众缘”,就是因为拳击的连续动作好,能将观众的热情调动起来。我们到现场看看散打比赛就能看到:散打运动员往往在近战时打两拳,就开始抱摔了。这使得比赛达不到高峰,不能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这个问题主要出在规则上。摔法是中国散打的主要特色,但我们不能过于依赖它,“搂抱”可以,但不能无所作为抱着拖延时间消极比赛,更有甚者为了不下擂台、不失分,拽住对手一起下擂台,还有的运动员将对手推下擂台,这都会影响比赛的精彩程度,对于比赛中的推、拉、拽,都应坚决取缔。为了保证比赛的连续性、精彩性,从规则上就要杜绝运动员的投机思想。
武术散打在技法应有所更新,应去掉一些耗体力、没有进攻效果的打法,如腿法中的“小鞭腿”,这种腿法由于隐蔽性好,常被运动员当做一种得分的手段反复使用,你来我往乐此不疲,但没有任何杀手力,不会给对手造成任何麻烦。如果对付一些不熟悉散打的选手,可以起到指下打上的一种技法效果还不错,要是碰到一些有经验或熟悉散打的选手,往往会顾此失彼,捞不着一点便宜。我个人认为应去掉此技法,至少不应得分:应提倡一些难度高杀伤力强的技法,如李小龙的“垫步侧踹”、俄罗斯悍将穆斯里穆的“转身腾空侧踹”……有人会说此技法容易被接腿摔克制,那是因为没有练好。目前我们的运动员确实没能练出自己的“必杀技”,就如散打王柳海龙的“劈挂腿”;泰拳王播求的“扫踢”,阿兹(播求)能踢836公斤,播求的深蹲是260公斤左右吧,以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单腿最大击打重量应该不少于500公斤:还有功夫之王李小龙的“连环三脚”,他可以连续重击对手的腹部,面部和太阳穴,将他重重击倒在地,前后不足18秒。其招牌动作“垫步侧踢”,把一个身穿护甲的200磅壮汉踢飞20米,落入游泳池中:用侧踢把一只45公斤的沙袋踢破;可以将5块悬空的厚木板踢碎,每块木板厚度为1英寸。瑞士的安迪哈格其“下劈腿”可谓无人能敌,被誉为“腿王”……等等,凡是真正的搏击高手都会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的。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所以我们培养运动员要根据其身体条件优势,挑选适合他的技法,将优势扩大再扩大发挥极致,才能形成运动员自己的绝招、自己的“必杀技”!
中国武术散打要想走向世界舞台可谓任重道远,要学习、要改良的东西太多,我们应立足于自身的传统武术技击,学习世界先进的技法与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让中国武术走的更远更久!才能将更多的观众来回比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