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皑北国魂

2013-04-29 00:44刘子建
投资有道 2013年6期
关键词:白线雾凇水墨画

刘子建

认识白海是通过“白线的张力”画展。白海的作品用一种令人琢磨不透的技法,以细密如织的“白线”把冰天雪地里丛树的枝干表现得精致入微,呈现出一个真实清晰的场景。白海的“白线”特技,让人觉得完全是为了表现雾凇创造的,他的艺术取向在力图创造感官真实的同时,偏离了传统笔墨的要求与古典的美学主张。正因为这样,作为“写实性”语言的“白线”,理应被看成是“中国画现代化”追求中有价值的探索。

最近在“白海雾凇意象山水展”中看到了白海的新作,其作品意象磅礴、意境高远、技艺娴熟,让我震惊。

雾凇作为一种题材或一种技法,在表达与发挥上有它特殊的难处。水墨画的现存经验是在白纸上用线和点往黑里画。传统中国画中的线条指的是墨线,其标准的范式是书法式的用笔。白海的雾凇画法正好相反。“白线”依靠的是笔墨规范与经验之外的方法,这是建立在重新认识水墨媒介、笔墨传统与文化选择的基础上的创新,显然受到了刘国松的影响。刘国松上世纪80年代掀起中国画创新的狂飙,客观上对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笔墨”之外另辟蹊径走一条“非笔墨”的创新之路,成为内地近40年中国画创新运动中最主要的理论纷争与创作实践之一。在这场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的中国画创新运动中,白海的雾凇画法无疑是重大成果之一。

很多人好奇地追究白海作品神奇的画面效果是怎么画出来的。我认为能给人陌生与新奇也是白海艺术了不起的地方。他的创作突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范式,表现出自我解放的行动力,这正是创新希望产生的观者效应。

中国幅员之大,中国画历史之悠久,几千年就出几个流派、几种风格,个中是否有因循固守、不思独造的原因?从白海的新水墨语言创造中我看到,艺术因神秘或琢磨不透而难以模仿,这是画家向预定范式的挑战,激发了独立个体的创造活力。强调对个性与语言原创性的提倡,应是实现现代中国画创作真正繁荣的一个重要命题。

白海的雾凇给现代水墨画的阵容里增添了一个新的内容。在现代水墨的概念下,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抽象表达和不知所云,而白海让我们认识到,具象写实的水墨画也可以是现代的。他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表达出了自然山川最朴素的美,传递的是一份亲切的文化情感。在这种创新的实验中,显示出白海并不愿意放弃和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精神对接,他放弃的,仅仅是传统笔墨的外壳。或者可以说,白海是以一种背叛的方式,对接中国画的山水精神。

白海已经成功地用一种独创的风格表现北国冻土、冰雪山水的自然景观与魂魄。未来,白海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往抽象转向,而是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精粹、表现方式更完善,最终达至成熟的巅峰。白海说他从开始有这个思路已经30年了,30年对于中国画的历史来说很短暂,但对一位艺术家来说却可能意味着他艺术生命的全部。

我坚持自己对白海艺术的价值判断,我的依据来自于艺术家持续的创作表现。作为现代水墨画家,白海偏离了传统笔墨的美学标准,却始终没有割裂他与中国画的血肉联系。他把自己的一组系列作品命名为黄山大三十六峰,即明示了其现代水墨作品的现实依托,他坚持把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水墨的具象表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他艺术表达的自信,这两厢的完美结合,既能为视觉感知,又能令心灵震撼,这就是现代的中国画精神。

猜你喜欢
白线雾凇水墨画
《日暮野旷天低树》水墨画
兑现不了的诺言
雾凇岛的“繁花”
牡 丹 (水墨画)
青丝与白线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雾凇奇观
白线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青丘白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