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
编者按:
今年是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徽商“凤还巢”发展战略、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省各地都在积极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大会精神和激发全民创业潮、推动徽商“凤还巢”的战略部署。为此,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徽商杂志社联合省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其同开设“凤还巢”专栏,将奔赴全省16个省辖市,历时8个月,每期推出两个省辖市书记市长和返乡投资代表企业家的专访,深入报道各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成就、新典型、新做法,加速建设美好安徽。活动结束后,相关报道将结集成册并召开徽商“凤还巢”高峰论坛。本期“凤还巢”专栏推出合肥、滁州两市报道,以飨读者。欢迎各市推荐典型,提供线索。敬
请致电:0551-65179904;网络:www.hLlishangol.com;邮箱:ahrbhih@126.com。
未来合肥将进一步创造高效的服务环境、宽松的融资环境、平等的投资环境,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像植树造林一样,合肥要实施企业森林工程,要让创新的‘小盆景变成产业‘大风景。”
“筑巢引凤”“引凤还巢”并举,“本土创业”“外来创业”并重,“多给不如少取”“多管不如少问”并行……近年来,省会合肥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吸引了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杰事杰集团董事长杨桂生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家返乡投资,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实力增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贡献提升”的四大特点,站上了全新的发展平台。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合肥全市私营企业有9.1万户,注册资本2331亿元;个体工商户有19.1万户,注册资本121.8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0.3%,比全市经济增速快2.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的比重,已经由2006年的49.6%提高到2012年的55.9%,已经成为合肥加快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的主动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民营经济在合肥加速转型崛起、“新跨越、进十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但在合肥市长张庆军眼中,民营经济仍是合肥的弱项。他坦承,虽然近几年合肥市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有弱项。“合肥的大项目大企业不少,相对而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滞后”。
张庆军强调,未来合肥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水平。在加快发展上体现新作为,以“顶天立地”带动“铺天盖地”,形成“顶天立地”强市,“铺天盖地”富民的新格局;在环境建设上体现新突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创造高效的服务环境、宽松的融资环境、平等的投资环境,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像植树造林一样,合肥要实施企业森林工程,要让创新的‘小盆景变成产业‘大风景。”
立足于“早”,立足于“抢”
与省内外很多地区一样,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也是合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命题。
但合肥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是落在嘴上,而是落在“腿上”。
近年来,安徽省与央企合作对接会、安徽省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对接会……几乎每一个全省性的招商引资活动平台都成为合肥招商引资的新窗口,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项目推介和邀商洽谈活动,形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合作发展活动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张庆军说,要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就必须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立足于“早”,立足于“抢”。
“招商工作要持续不断,一时成功不了也不要紧,我们一定要发挥持续作战的精神。”张庆军介绍,近几年合肥一直坚持招商引资,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企500强企业纷纷落户合肥。
同时,张庆军强调,招商人员要有“正确的招商选择”,不能捡到篮子就是菜,并且合肥还要做到“不但要招进来,而且要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的层次,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
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合肥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出现很多“新气象”: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招商重点,科教义卫产业同样加入进来……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杰事杰集团董事长杨桂生等一大批在外创业有成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返乡投资,把合肥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招得来、留得住,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合肥并没有一味地比拼优惠政策、区位优势等硬环境,反而在打造企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等软环境上下功夫。
《徽商》记者从合肥市有关部门获得的信息显示,为了打造好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合肥不仅狠抓效能建设,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大厅,不断强化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建设,努力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目前,合肥中小企业服务大厅已面向企业开展项目建设前期服务、企业运行管理服务、融资服务、法律财税服务等四大服务,重点提供政策宣传、融资担保、管理咨询、环保节能、法律顾问、企业信息化及项目编制等专业化、精细化的一条龙服务,已累计接待咨询1580人次,与企业签订各类服务协议158份。
“实力增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贡献提升”。这是张庆军对当前合肥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概括。
他分析,近年来合肥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市民营经济规模和贡献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逐步向规模化、集群式方向发展,特别是以家电产业、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带动效应明显。依托自身科教城市的独特资源优势,合肥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大批“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迅速崛起,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85%以上。
目前,合肥民营经济的比重已经由2006年的49.6%提高到2012年的55.9%。2012年,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上缴税收占全市税收63.5%,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岗位的79%。
张庆军表示,合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针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企业存在问题及时出台和完善了相关扶持政策,促进了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4月,在合肥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后,合肥又出台了《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重点从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支持、加强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瓶颈问题上,合肥市不仅通过推动银企对接、加强政策引导、推介优质中小企业、完善网上金融超市等具体措施着力破解融资难题,更是不断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力图从源头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张庆军介绍,合肥市担保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担保业初步形成,担保资金逐步增加,业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领域快速拓展,运行质量逐年提升,为全市民营企业融资和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合肥备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目前已达35户,注册资本50.48亿元,担保余额234.65亿元,在保企业5929户,本年新增担保资金135.21亿元,新增小微企业1844户。
“我们计划一年内上市,明年要扩大整个市场的拓展,希望能够放宽政策,加大对银行的利息补贴,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5月23日,接受《徽商》杂志记者专访时,作为“凤还巢”企业家代表的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燕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让人欣慰的是,减轻企业负担已成为合肥近年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张庆军透露,合肥市各有关职能部门一直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负担。
“比如继续实行工业园区48项免收费政策。2012年全年共为开发园区和乡镇工业聚集区1376家企业工业投资项目办理免收费2299项,免收资金3,86亿元;进一步清费减负,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一举取消了涉及13个收费部门的31项收费项目,全年为企业减轻负担1200万元。对涉及工业企业的经营性收费,能取消和暂停收费的,坚决予以取消和暂停收费;必须收费的,较大幅度降低收费标准,为工业企业年减轻负担1.2亿元。”
据悉,仅2012年一年,通过贴息及补助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合肥就有199户企业获得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助资金4575.68万元。
小盆景变身大风景
张庆军告诉记者,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合肥加快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的主动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在加速转型崛起、“新跨越、进十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不过,对于合肥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张庆军并不回避。
他坦承,虽然近几年合肥民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有弱项。“合肥的大项目大企业不少,相对而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滞后。”
张庆军直言,从工作层面看。近年来合肥市各有关--方面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问题还有不少,集中表现为“三个不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同志思想还不够解放,怕私、疑私、防私的观念根深蒂固,对民营经济口头上重视,骨子里轻视,没有真正把它作为一个平等的市场主体来看待,亲商、重商、护商的社会氛围还不浓”。
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玻璃门‘弹簧门已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顽症,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在准入门槛、资质条件上层层加码,让民营企业看得见、进不去,即使进去了也难以生存发展”。
三是管理服务不到位。“少数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
张庆军强调,要解决“三个不到位”问题,就要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非公经济“新36条”和42项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让民营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快速发展、优质发展。
张庆军说,未来,合肥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水平;在加快发展上体现新作为,以“顶天立地”带动“铺天盖地”,形成“顶天立地”强市,“铺天盖地”富民的新格局;在环境建设上体现新突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创造高效的服务环境、宽松的融资环境、平等的投资环境,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前述杨桂生在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回合肥创业时表示,选择投资合肥除了家乡情结外还有两大因素:一是在沿海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进程中,合肥是很好的承接转移基地,加之安徽的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等很发达,对工程塑料的市场需求很大;二是合肥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试点市,科技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中等偏上技术人才的使用成本等比较优势非常明显。
但张庆军认为,这依然不够。在他看来,合肥小企业未能铺天盖地,大企业未能顶天立地,在全国乃至世界拿得出、叫得响的大企业大集团更是少之又少。
为此,张庆军打比方说道:“像植树造林一样,合肥要实施企业森林工程,要让创新的‘小盆景变成产业‘大风景。”
张庆军透露,合肥将推出创业育苗计划、创新造林计划和创造领航计划,包括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企业,建设中小企业创新和融资服务平台,并出台培育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政策措施,形成合理有序的培育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