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探析

2013-04-29 00:58贾巍杨晓宏
电化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适应性

贾巍 杨晓宏

[摘 要] 教师远程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而言,教师远程学习还是个新生事物:对于教师而言,学习环境的改变,要求教师要调适自我,改变学习方式,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文化;对于组织者而言,要把握远程教育的规律,以新的思维和方法开展远程环境下的教师学习。无论是教师还是组织者,对这种专业发展模式的理解、顺应,对远程学习的接纳、融合直至最后的投入,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研究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问题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着重探讨了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

[关键词] 教师学习; 远程学习; 远程培训; 专业发展;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贾巍(1979—),男,甘肃庆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与远程教育研究。E-mail:jiaweinxu@163.com。

一、引 言

教师学习成为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信息技术的引入丰富和拓展了教师学习,催生了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1]特别是网络被广泛用于教师的学习支持中,用以弥补面对面学习的不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培训课程逐渐成为教师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2]天网与地网结合,辅以学习光盘,则成为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培训经费和力量不足的有效办法。[3]近年来,我国从政策和项目上支持和实施教师网络学习,如2002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指出教师教育应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简称“教师网联”)计划,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师远程培训;2005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先后实施了远程初级、中级、高级培训等;特别是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该项目通过创新培训机制,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尤其是大规模的远程培训这一创新形式,使大量农村中小学教师受益。教师远程学习的开启意义重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教师远程学习还是个新生事物,无论从学习者(教师)层面还是组织层面都基本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于教师而言,学习环境的改变,要求教师要调适自我作出改变,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文化,但是教师对这种专业发展模式的理解、顺应,对远程学习的接纳、融合直至最后的投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4]如果不考虑教师对待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态度及意愿,不考虑学习者的适应特点、适应过程、适应的影响因素等,即使设计再好的网络学习平台环境,其效用也难以发挥,教师远程学习的质量也难以保障。对于组织者而言,如果还是传统的培训组织思维和方法,不懂得远程教育的规律,远程学习的优势和效益就难以发挥。因此,研究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本文中的“教师”是指中小学教师。

二、适应与适应性

纵观适应与适应性的研究,主要有两大领域:生物意义的适应和人的适应,生物意义的适应是从生物、生态的视角进行研究,人的适应是从心理、文化等视角进行研究,因而分别与之相应的有生物意义的适应、心理适应、文化适应等。

生物意义的适应与适应性的基本观点。适应的概念最初是在生物领域,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5]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技能和生活习性等能与所住环境条件相协调的一种特性,对它周围变化的环境条件给予正确反应的能力。[6]其基本观点有“斗争”适应论和“协同”适应论:“斗争”适应论强调“物竞天择”,物竞即物种之间是“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关系,天择即强调环境的巨大作用,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必须作出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习性等性状和遗传组成上的改变,生物与环境是被动的适应关系;“协同”适应则认为,“优胜劣汰”的适应论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都归为生存斗争,而忽视了协同关系的存在,生物与环境、生物之间是相互作用、互惠互利的协同关系,“协同是普遍原理,优胜劣汰是局部原理”。[7]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协同适应的观点和思想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

人的适应的基本观点。人的适应包括自然环境的适应和社会环境的适应,适应性是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人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也是协同适应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对“人”这种特定的适应主体来说,由于他/她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成员,因而人的适应主要体现在作为人的社会意义上,而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核心,因而人的适应主要是对文化的适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方式上,如,有学者认为人的适应是指个体在自身努力或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符合社会生活条件和满足个体需求的某种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8]学者们对文化适应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从不同的学科立场和视角出发研究文化适应问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般集中于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研究,关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组织以及文化习俗的改变,心理学家则更加注重个体层次,强调文化适应对各种心理过程的影响,以认同、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改变的研究为主。[9]

综上所述,适应是主体与环境达到和谐关系的动态过程,适应性是指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能力。上述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几点。(1)“协同”的思想。无论是生物意义的适应还是人的适应都强调“协同”关系,即适应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适应是双向适应,主体适应环境,环境适应主体。(2)人与生物不同的是,生物的适应是被动的,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可主动地对环境施加影响,因而人的适应有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之分。(3)人的适应,深层次是对文化的适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上。本文基于此理解,尝试对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的内涵等进行分析。

三、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的基本内涵

1. 教师远程学习适应

(1)教师远程学习适应的核心是对信息时代学习文化的适应

依据上述分析可知,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是属于人的适应范畴,研究其适应性,应当关注“协同”与“文化”内涵,学习文化与双向适应成为关键词。远程学习是远程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新的学习形态,从外在看来,它是学习环境的改变,其内在本质上是学习文化的变革,是信息时代学习新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它以技术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我们不仅注重远程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应用,更应关注其文化内涵。因此,教师远程学习适应包括对远程技术环境的适应,深层次是对信息时代学习文化的适应;教师远程学习适应不仅包括教师改变自己以适应远程学习环境、适应新的学习文化,也包括学习环境的改变,既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也要体现新的学习文化,在教师与学习环境的双向互动中实现学习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形成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与互动生成”。[10]

(2)信息时代学习文化

信息时代学习文化的来源。一是时代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成为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终身学习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二是学习理论的发展,综观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不同阶段,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形式:在学习目标上,变知识传输为知识建构,强调学习是建构认知、分布式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过程,越来越关注知识协同建构的社会本质;[11]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情境学习。[12]三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Web技术等的发展,为终身学习、知识建构等学习思想提供了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撑。于是,在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学习的深入认识、技术革新的共同作用下,传统学习文化正在发生裂变,新的学习文化正在蓬勃发展。

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开放的学习文化。远程学习环境能够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开放的学习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所有人的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文化的重要特征。②个性自主的学习文化。学习由学习者自主安排、自我负责,学习者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目标等,学习是尊重和体现学习者的差异和个性,是以学习者为本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式的学习。③社会性群体互动的参与式学习文化。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要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知识从哪里来。信息时代的学习是我们在赛博空间的链接里的学习,因此,学习即创建网络,学习不仅存在于个体自身,也存在于各个专业化的节点中,学习的关键在于将相关的节点、信息源连接起来,形成学习网络。[13]在这种学习网络中以虚拟学习社区或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建立人与内容、人与人的相互联系,相互通信,深度对话,多样化的观点、思想相互碰撞,以自组织化的、协作等方式解决问题,学习者在更多的人际支持与智力支持中开展学习。④终身化。终身学习是信息时代人们的生存概念、生存方式和行动纲领,信息技术为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提供了极大方便,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并贯穿于人的一生,终身学习成为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总之,这种新型的学习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创新性学习,而非维持性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继承,更表现为知识的创新,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2. 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

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就是指教师与远程学习环境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能力,既包括教师对远程学习技术环境、信息时代学习文化的适应能力,也包括学习环境对教师、信息时代学习文化的适应能力。因而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由两大要素构成:教师的适应性、学习环境的适应性。教师的适应性是教师适应远程技术环境、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的能力和倾向,包括四个关键因素,即心理上的认同、行为上的体现、能力上的具备、文化上的融入;远程学习环境的适应性包括技术平台与学习资源的适应性,远程助学的适应性。

四.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的构成要素

1. 教师的适应性

(1)心理上的认同。即学习者对远程学习及其学习文化应当具有开放积极的接纳态度,对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抱有开放接纳、尝试融合的态度,面对信息化的冲击,抱有一种积极实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情感上积极关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习文化的变革,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2)行为上的体现。学习者不仅仅要在思想上认同,更要作出行动,通过对远程学习的接受,积极采纳与参与,经常使用,改变自己的学习行为模式,并且能够进行推广和传播,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新型学习中来。这是因为学习者不仅是一种学习文化传播的受道者,也是学习文化形成的布道者。[14]结合相关研究,我们认为远程学习行为一般包括个性化行为和社会性行为,前者主要是学习者与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的人机交互行为,体现为学习者登录平台情况、对学习平台中各模块的参与倾向以及参与程度等;后者是学习者借助交流工具进行的学习者与参与者之间的人际交互行为,具体体现为基于论坛等交流讨论、学习求助等。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支撑着远程学习的运行,注重一方而轻视另一方都是不科学的。个性化交互行为是远程学习的基础,学习者通过人机交互获得相应的知识,是个体意义的认知过程。社会性交互行为是关键,学习者在与他人的交互、交往过程中达到思想的交流、知识的深入理解,获得集体归属感、认同感等。(3)能力上的具备。作为信息时代的学习者,应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能力、信息化学习能力。信息能力主要是学习者具备信息的检索、获取、选择、评判、处理、加工、表达、输出等能力。信息化的学习文化最终是人的信息化,实现人的信息化首先就要使人具备信息社会所必需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生存/学习/工作的必备技能,也是走向信息时代的基本护照,只有在掌握基本信息素养和学习方法,并和具体职业/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才能通向成功的学习之路。[15](4)文化上的融入。通过心理上逐步认同,行为上的逐步转变,能力上的逐步适应,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远程学习的技术特点和核心理念,理解Webx.0的学习文化,从而逐步融入到开放、参与式、个性化、自主化、社会性、终身化的远程学习文化中。

2. 远程学习环境的适应性

学习技术平台与学习资源的适应性。学习技术平台与学习资源既要适切教师学习的现实需要,也要体现开放共享、个性化、参与、终身的远程学习文化。(1)开放性。技术平台本身具有开放性,能够实现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互动,支持共建共享。①技术开发应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能够实现共享和聚合,避免“信息孤岛”。②技术平台与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发展体现开放性:一方面,信息时代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对远程学习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生产和传播学习资源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学习需求,只有充分调动“草根”智慧,吸引大众参与,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将学习资源内容本身的协同建设与持续进化也作为开放的对象,才能加快资源内容更新的速度,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16]另一方面,随着Web2.0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从单一走向双向互动,教师既是学习资源的接受者、消费者,更是生产者、传播者,学习资源建设开始从传统的依靠少数资源提供商、学科专家等的建设模式走向基于Web2.0的开放建设模式,教师成为远程学习资源建设中新的智慧来源;(2)个性化。依据教师的个性特点、认知风格等,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服务将成为远程学习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如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教师模型,通过搜索引擎技术、移动Agent技术、协同过滤技术或混合技术等个性化的推荐技术,为他们推荐适合其个性特点的资源。(3)参与性。Web2.0的社会性软件如Blog、Wiki、RSS、SNS、Youtube、鲜果网等,为教师的社会性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应当有效利用和整合这些社会性软件,创建社会化的远程学习环境,促进社会性学习的开展。但由于人人参与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使得信息资源海量剧增,特别是产生了大量片段化、分散性的微内容等,这为学习者的信息选择带来了挑战,因而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资源的聚合。(4)终身化。终身学习文化要求有持续更新的学习资源的支持,因而远程学习无论从技术还是资源方面都应具备持续性的更新和发展功能,能够实现学习环境的动态更新,支持自身内容和结构的完善和调整,从而不断适应外界变化的学习要求。

远程助学的适应性,即远程助学要加强学习活动设计,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提供学习支持,体现开放、个性化、参与、终身的学习文化。(1)开放性。开放性是与其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在学习活动设计方面,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评价等方面尽可能体现较大的开放性。在学习活动目标上,注重情境交互、过程取向的生成性目标、注重学习者多样性反应的表现性目标的设计。在学习活动任务的设计上注重如问题解决、协作探究等开放型任务的设计,在组织上注重自组织的引导,在评价上注重过程性、多元化的评价设计。在学习氛围的营造方面,注重开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和文化的建设,突出和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在学习支持方面,不仅仅关注认知上的支持,更要重视作为人的存在的关注,注重人际交往与情感的支持,使得学习者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2)个性化。个性化自主学习活动,是在尊重学习者个性基础之上的助学者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的学习活动,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活动按学习目标的层次可以分为掌握型自主学习活动(即学习目标是对知识点的领会和掌握)、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学习目标是对学习内容的分析、综合层次,即通过对学习对象的分析和解构,最终要有所发现,为进一步自我的意义建构提供基础)、建构性的自主学习活动(学习者在了解、掌握、分析和解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有所发现,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意义的自我创新,即完成知识的内化、问题解决和知识的自我生产和自我创新,这是创新学习的过程)。学习者在完成这一过程中是以自我做主、自我导向的方式,助学者在每一阶段中给予引导和帮助,如在掌握型的阶段,可以设计听讲、基于资源的自学、体验等活动,给予学习者学习提示和建议等;在自主探究阶段,可以设计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支架,有意义的富有层次的问题,或案例分析等,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习者的认知;在自主建构阶段,鼓励学习者创新,对学习者的思考和想法进行适时点拨,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导学习者自我发现,完成自我创新。(3)参与性。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是个体层面上的学习过程,参与式的学习是社会层面上的学习,学习者在经历了自我导向、自我协商的学习后,会有与人交流与他人进行外部协商的冲动,当然这两种学习过程是互为一体的,是学习过程的一体两面,是交错进行的。通常社会化的学习活动有两种,一种是认知性的社会化学习活动,一种是交往性的情感活动。认知性的社会化学习活动主要有论坛讨论、基于问题解决的协作学习等,其主要形式是构建在线学习共同体,以学习团体的形式使得学习者的学习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极大地促进了学习者学习的社会性建构。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多,这里不再赘述。(4)终身化。对于终身化可以这样理解: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支持的提供始终是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本,即要使学习者在原有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人的认知情感的发展。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者自我的发展水平与助学者引导下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发展区。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应该着眼于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建立在学习者原有基础上但同时能够适当超越原有基础的学习活动,提供富有层次的学习支架支持,使学习者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因此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终身化的基本内涵。

[参考文献]

[1] 焦建利,汪晓东,秦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文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1):18~24.

[2] 倪敏.网络培训: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江苏省首次万名班主任网络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8,(12):55~56.

[3] 王秉利.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6,(1):32~33.

[4]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 [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64473.htm#sub8045814.

[6] 胡伟.企业发展模式:协同进化的观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48~49.

[7] 徐桂荣,等.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8] 许峰.关于人的适应性培养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6): 36~40.

[9] 杨宝琰,万明钢.文化适应:理论及测量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10,(4):1~9.

[10] 桑新民.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C].“教育改革的哲学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年1月10日~11日.

[11] 余胜泉,等.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3):3~15.

[12] 屈林岩.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学习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8,(1):70~78

[13] 钟志贤,王水平,邱婷.终身学习能力:关联主义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09,(4):34~38.

[14] [15] 胡小勇,祝智庭.技术进化与学习文化——信息化视野中的文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8):12~16.

[16] 杨显民,余胜泉.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1,(9):80~86.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