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洋
“表演”是一种与教学有密切关系的形式。教学中的“表演”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性直观能力,也可培养其概括抽象思维的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恰当地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文本内容迅速成为表象,同时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获得真切的感受。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词句、再现文本的情节、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展示文本人物性格,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因为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可以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能兼顾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它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教学中,学生对“表演”形式普遍感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无论是什么创新,如果学生觉得是枯燥的,那么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而课堂表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教学中的表演形式有浓厚的兴趣。天真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总是乐于扮演角色,展示自己,所以非常喜爱表演课文的活动。由于学生很少接触这种全身心、全投入式的学习方式,对此产生的新鲜感,从而具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为了表演好情节,他会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积极思考、探究,从而发现要学习的原理或结论。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课堂表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内容,包括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情感、个性,作者的思想倾向,也包括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课堂表演能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不同的文本,其表演目的也应有所区别,表演之前,备课之时,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它十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对一门课很感兴趣的时候,哪怕是一些枯燥的内容,学生也会认为很有意思。一节课的表演时间不在长短,因为成功的表演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时间内始终保持对该课的兴趣心理,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所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事,不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拉近距离,我让学生扮演五位壮士,表演痛击敌人的场面。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会高涨起来,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组员分别扮演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文中“指挥、命令、吼、抡、瞄准”这些对五壮士痛击敌人时动作的描写,“沉着、绷得紧紧、全神贯注”是对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神态的描写,他们都尽心尽力地表现了出来,使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班长的沉着、副班长的勇猛、宋学义的老练、小战士的严肃专注以及战士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同时,也把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在愉悦的气氛中传授给了学生。表演是为学习语言服务的,表演的过程就是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那么表演才不是在浪费时间、喧宾夺主。本教学环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与互评,在生生对话的过程中互相启迪,看起来是在关注表演,实际上是在帮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这能让学生从中体会上课的新鲜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使我的课程充满新的内容。
《毛主席在花山》一文,让学生扮演毛主席和警卫员,通过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比较难懂的句子、词语等,通过小组学习,学生的表演与互相评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表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养。参与表演,情景交融是愉快教学的主旋律。不论是参加表演的还是旁观的同学,都可以通过表演者的语言、神态、动作来掌握知识、体验情感、深悟文韵。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让学生走近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课本只是教学生的一个引子,我们不能为教书而教书,要能利用课本并超越课本。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中通过生生互评,使表演更恰当、词句的理解更深入、情感的体验更丰富,使评价表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