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的办学特色是“阳光教育”,其核心理念是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是一种“使师生变得像阳光一样灿烂的教育”。“阳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积极、乐观、向上,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和音乐组的同事们一起,对现有的音乐艺术教育进行选择、整合、改造,实施立体音乐教育,全面深入地研究音乐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一、创设浓郁音乐氛围,奠定阳光教育基调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艺术气质,而幸福人生的目的也是让学生过上有品味的生活。可见,音乐教育是达成我校办学目标的核心要件。为此,我们着力让音乐弥漫于整个校园,奠定“阳光教育”主基调。
每天清晨7点到7点30分,校园广播播放《校园清晨》、《美丽的一天》、世界名曲,以及校歌《我们是阳光少年》等。此时正值全校师生入校时间,当老师和学生步入校园时,优美的音乐自然带来美好心情,使师生在精神愉悦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每天中午午餐时间,我们选用了舒缓的轻音乐为伴餐音乐,如班得瑞的《寂静之声》、巴赫的《爱的协奏曲》。
午餐后,还有让学生休息的小憩音乐,大课间上则播放《小白船》等动感音乐,让孩子们的激情尽情释放;上午第一节课前和下午第一节课前播放一些轻松活泼的歌曲,疏缓学生紧张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期间播放一些优美、宁静的歌曲,让学生的心灵从紧张烦躁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获得平静,从而减少因烦闷而发生不幸的校园事件,让师生在音乐声中放松心情。
二、加强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课堂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全体学生的音乐普及教育。歌曲在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即歌词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及其描述的艺术景象等都是鲜明生动的,学生可以真切地捕捉作者的思想,与之共鸣。如,教学《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认识教师工作的辛苦,增加对教师的爱;《五星红旗我爱你》、《我们要阳光》,其音乐语言是优美的,有着深沉的内涵。为此,我们要借助音乐的特有功效,共同营造一个幽雅的育人环境,用文雅高尚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音乐组还联合少先队的“红领巾广播站”,以“每周一歌”的形式现场教唱。
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教材内容陈旧、音乐知识面不宽、学生对教材的选取不感兴趣等。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又把现代流行的、内容积极的曲目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特别是在高年段开设音乐鉴赏课,主要是欣赏古典音乐和世界名曲,增强同学们的艺术修养。
三、组建合唱音乐社团,深化阳光教育主旨
在国外的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视合唱,一个学校的合唱水平代表着校园建设的水平,因为合唱所体现的严密、精确的配合都有利于形成高度规律性和高度艺术性的集体,它能培养每一个参与者在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自愿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自律、自我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阳光教育一方面是要自己阳光,也要有愉悦的团队生活、合作意识,尤其在这个“团队为王”的时代,就更应发展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我们在班级合唱团的基础上,选拔组建了学校层面的“星光合唱团”,班级的合唱团由任课教师负责培训,学校的合唱团由我单独培训,再用星光合唱团成员来影响班级学生、带动班级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整体素质。
四、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创建阳光教育品牌
音乐学习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感受、体验,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灌输,而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与自发的、自然的获得。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我们特别注重音乐的实践活动。我校分为两个层面:校内层面,主要是通过开展每年一次的艺术节以及红歌赛、校园歌曲卡拉OK大赛等形式;随着中国好声音的热播,“实验好声音”也风靡起来,全校海选、全员参加,到最后的层层选拔,选出了周冠军、月冠军、季冠军及最后的总冠军。
校外层面,主要是加强校际音乐活动的交流,比如,每年都到拉手校自立小学,与他们共同举办文艺演出,我们还到周边社区举办大型音乐歌舞晚会、消夏音乐会、中秋篝火晚会……师生同台演出,我们把音乐当成媒介,通过这样的艺术交流,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音乐水平,在交流中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提升校园的整体文化品味,并有助于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学校就是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条件与机会,让他们亲身体会、参与。
五、实施音乐理疗工程,焕发学生生命活力
据相关研究表明,音乐具有主动的、积极的功能,是提升创造、思考,使右脑灵活的有效方法,并且能引导出重要的α脑波。特有的音乐节奏与旋律,能够使我们平常较常用的主管语言、分析、推理的左脑,得到休息;相对的,对掌管情绪、主司创造力、想像力的右脑则有刺激作用,使人在情绪稳定、开发潜在能力等方面有很强的效果。
根据这一理念,学校在图书室、走廊,甚至是卫生间,都设定了相应的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课间能消除紧张、减轻压力,达到身心松弛、心境稳定平和的效果。尤其是在心理咨询室,我和心理疏导教师共选取了古今中外名曲100余首,当孩子一走进心理咨询室,就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放松学生的神经,平静他们的心绪,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乐教”,他提倡“兴于诗、立与礼、成于乐”。我就是要通过音乐艺术教育,通过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并把音乐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动力,深入推进“阳光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再次超越。
作者简介:何念桓,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实验小学声乐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