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丹
合唱艺术是在深厚的历史音乐文化的积淀中发展的,是在与时代文化相协调中不断丰富、完善的艺术形式。是心与心相融,声与声共鸣,同乐相谐的艺术。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合唱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然而在课改十年的课程实验的前中期,唱歌教学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唱歌中的合唱教学,更是音乐教育的薄弱环节,音乐家对“中小学生缺乏合唱基础训练”的批评不绝于耳。课程实验的后期,这一问题已经引起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唱歌及合唱教学,注入了不少新的内容,新加写和改写了一段关于合唱教学的提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教学可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其他多声部合唱形式。”
2012年9月我区从初一开始启用五四学制地区新教材,特在我区设定本年课堂教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为《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至此研究半年时间,有颇多感受与困惑,在此小议,望同行们给予批评。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是成功与喜悦同行,时而兴奋,时而困惑,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索出了一套实际、有效、可操作的方法,那就是善假于物,巧借外力,推动发展,美美与共。
一、简化巧入门
在接触合唱的初始阶段,在短期内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艺术魅力,实非易事。此时我们可以将作品简化,从一个音至几个音的副调演唱人手,促使学生在短期内构建层次分明的合唱概念。例如在课堂的练习环节,我们把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欢乐颂》,加进一个音的二声部演唱,让学生初尝合唱的甘醇。在顺利掌握演唱一个音的二声部之后,由浅入深地加入两个音的二声部演唱。例如《两只老虎》的演唱,学生脸上流露出的成功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二、轮唱巧过渡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特别提示“合唱教学可从轮唱开始”,中学的孩子对于合唱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概念,或者说即使欣赏过一些作品,但是让他们自己去准确演唱二声部,甚至三声部合唱,难度还是很大的,而他们自己也经常觉得无所适从,此时最佳的辅助手段莫过于轮唱,轮唱是“卡农”一种比较简单的形式,由一个或两三个声部先行,其他声部以一定的时间距离和音程间隔随后跟进,并持续加以模仿,让学生先体会合唱的魅力,再逐渐过渡到其他合唱作品按原谱演唱,在短期内构建合唱概念,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在初步学习了歌曲《在灿烂阳光下》之后,我们采用了轮唱的方式丰富声部,在轮唱的引领下,孩子们领略了另一种合唱手段的魅力。
三、“拐杖”巧介入
当学生对于合唱有了简单的初步感受之后,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音准问题,因为前期的接触,其实只是让孩子们触摸到了合唱的边缘,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盲人摸象”,深究起来,音准问题根本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此时需要借助于乐器这样的拐杖、外力,有效介入,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例如在第一单元《中学时代》中,设计了竖笛演奏《颂祖国》,作品设计教师弹奏第一声部,即旋律声部,学生用竖笛演奏二声部,即简化了的声部。练习中,当学生准确演奏之后,设计了由乐器演奏过渡到合唱的环节,即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奏,一组演唱,由两个声部逐渐过渡到三个声部,如此解决学生合唱的音准问题,可以说一举两得。
四、迁移巧推动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在有了一定的合唱入门经验之后,如何引导学生自然地将知识、技能迁移,如何继续、巩固和深化已有的技能,我们做了如下尝试。在学习《百卉含英》一单元时,当学生学习了河北和江苏的两首《茉莉花》之后,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河北版的《茉莉花》,一组演唱江苏版的《茉莉花》,同时开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合唱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推动与深化了合唱的技能。
五、统一巧凝聚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合唱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不难理解合唱追求共性,弱化个性,所以在演唱合唱作品时,统一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1、柯达伊手势解决音准
在合唱教学中采用柯达伊(一说是柯尔文)的手势法,它是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的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七种不同的手势所代表的七个不同的音高,使听觉转为视觉,对学生进行音准的训练。其直观的演示效果对音?乐教学很有帮助,最大的优势?是帮助孩子对音高的掌握。
2、依靠指挥手势
指挥的职责是带领合唱队去完成合唱作品所赋予的使命。合唱指挥与队员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视觉信息传递的,指挥把内心的语言和情感转化为视觉信息传达给队员,从而形成了指挥的视觉行为,即指挥手势。所以在合唱学习中,务必要教会孩子们看懂指挥手势,能够在指挥的核心领导下,大家统一起声、呼吸、歌唱等。
3、统一耳朵。凝心聚力
每个人的声带都是与众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要想达到合唱各要素的统一,首先要做的是,统一的耳朵,学会倾听,学会心里有他人,学会让自己的声音向集体靠拢,与集体融合。因此,在学习中,我们一再强调学生要统一耳朵,用心倾听。
六、鉴赏巧提升
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都把合唱作品看成是阳春白雪,曲高而和寡,这是难免的,因为西方的合唱发展已近千年,而我国只有百年历史,所以从认识的角度来说,有一定的滞后,虽然现在我国合唱事业的发展越来越蓬勃,但要让学生很好地参与到演唱合唱作品中,还需要长期而耐心的工作。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合唱作品的欣赏,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更提升了学生耳朵的分辨能力以及对合唱的声音概念、对合唱声部的立体感受。
例如在欣赏《飞来的花瓣》时,教材设计“知识与实践”环节,在老师指挥下,演唱片断,体验力度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学生无法达到这样的演唱能力,所以我们并没有让学生演唱合唱声部,而是让学生演唱第一声部,重点感受力度记号的作用,之后让学生反复多次欣赏作品,尤其是该片断。另外在以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引用了大量如《阳光少年》《让我们荡起双桨》《送别》《白龙马》等耳熟能详的作品,引领学生感受合唱的声部间的层次感,在本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再次回头演唱该片断时,学生的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七、反思巧积累
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走过不少弯路,我们坚持勤反思、勤积累,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的宝贵财富,比如在演唱《西风的话》学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我们尝试把作品改成轮唱的形式过渡,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这让我们意识到,不能随意将一般歌曲当作轮唱处理,因为并不是所有歌曲都适宜于轮唱,否则只能造成音响的嘈杂和混乱;另外利用乐器介入,强化学生的音准问题时,也不宜久用,要在用和不用中穿插使用。因为一旦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形成了习惯,当他们扔掉“拐杖”时,便就不会“走路”了,所以说使用“拐杖”的尺度要拿捏有度;再如,简化作品声部的时候,一定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严格配器方法,不是一首作品随意的几个音就能完成的,否则给学生不良的引导反而适得其反。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以替代的重要形式。”是的,合唱的水平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水平,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我国合唱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合唱艺术传递的是一种和谐,是一种声与声的共鸣,心与心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