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明
仔细品读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17道作文题的设计各有千秋,异彩纷呈。从文题涉及的内容来看,囊括了理想道德、意志品质、使命责任、处世哲学、价值取向、人文关爱、福戚忧患、人生追求等方方面面,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从命题形式上看,大多命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材料作文。从难易程度上看,悬殊较大,参差不齐。有的直白显露,一眼识破奥妙;有的晦涩含蓄,纵然绞尽脑汁,也不知所云。下面,对2012年高考17道作文试题作一粗浅解读,与同学们共享。
一、全国课标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指津:这个作文材料内容通俗,主旨明确,暗扣社会热点,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目前社会上有些人玩忽职守,见钱眼开;有些人不知感恩,甚至以怨报德。而材料中的修船工顺手修补漏洞,默默无闻,只求尽职,不图回报;船主主动登门道谢,感恩戴德。我们不妨从两个方向去思考:一是从修船工的角度,可以谈“勿以善小而不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时候你无意中一个简单的举动,就能救人于水火之中,何乐而不为?也可以谈注重细节、自觉履行责任等。二是从船主的角度,从船主送去“补洞的报酬”以及明知船有漏洞却不及时修补或者没有采取防范措施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知恩图报、要有安全意识等。只要从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等问题着手,一定能紧扣题旨,写出有见地的好文章。
二、全国大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指津:从人文角度来看,这个作文题颇具时尚性和思辨性;从审题思路上来说,事情很简单,题目也表述得很清楚:脱掉外衣和鞋袜,甩掉多余的顾虑,就能一身轻松,顺利完成任务。于此同理,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解读这个题目,要紧紧抓住妈妈的话,它是关键语句,是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妈妈的话的暗示意是:凡事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只有集中注意力,甩掉多余的顾虑,才能完成任务。生活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构思立意要由点到面,由个人、家庭、集体联系到国家、民族,例如我们如何集中精力,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样深层挖掘,就能写出有个性、有创意、有深度的好文章。
三、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读指津:本命题采用叙事性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发现社会中值得颂扬的精神和价值观,不偏不怪,贴近社会,贴近人生,贴近考生。材料中老计的工作心态与现代人喧嚣浮躁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老计感受着清贫寂寞,但忠于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这正是当代社会主义高尚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我们可以选择的角度很多,可以写坚守、责任,也可以写对职业的尊重;更需要由表入里作深度思考,关注社会、关注基层、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责任,在材料的基础上能进行拓展和延伸,去谈作人,谈社会,谈家国天下,这样文章就能高出一筹。值得商榷的是,这则作文材料的指向性很强,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单一,只有肯定巡路员这样一个维度,由于主题指向性很明显,这就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容易使文章千人一面,空洞无物,不易思辨,也不易出彩。
四、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指津:试题通过“大鱼”和“小鱼”关于水的一则寓言故事,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感知周围的世界,如何从身边平凡的生活中体味到丰富的情感,如何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注重对考生哲理思辨能力的考察。解读材料要抓住“水”和“鱼”的关系,鱼生活在水中,水是鱼最熟悉的环境和物质,但是鱼竟不知水为何物。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这样,对极熟悉的事物往往熟视无睹。材料提示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或事,学会从简单的事情中领悟深刻的道理,从身边的平凡世界步入诗意的人生。该题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提醒同学们要善待生活,使其从中发掘出一定的形象性、思辨性、审美性的内涵。命题有助于引导我们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独特情感体验的理念。
五、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70分)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解读指津:解读这个题目,“微光”一词是重要突破口。题目中的“微光”有多重含义,是指我们曾经拥有的品质、精神或奇思妙想,包括理想、创意、灵感等等,不一而足。凡是热爱生活、思维敏感、渴望有所成就的人,都要及时捕捉心灵中细微的火花和稍纵即逝的灵感,并贮存于大脑信息库里。然而,这些“微光”常常一次次被我们抛弃或淡忘,以至于抱憾终生。这篇材料的题旨就是:我们要善于利用容易被我们遗忘或抛弃的那一闪念的灵感,或许那就是我们成功的要素之一。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纵深展开,如一切伟大的成绩、功勋,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正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人们都应该注重‘微光的意义和价值;看重并珍惜自身拥有的美好东西,只有珍爱自己的‘微光,才会有发现真善美的眼睛等。这道题非常切合同学们的需要,它能唤醒我们内心沉睡的东西,从点滴处、寻常处、细微处寻找生活的幸福与真谛。
六、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指津:这则材料的点睛之笔就在音乐家的那句话上:“人应该隐藏于音乐背后。”既为材料之精髓,又是打开思维之门的金钥匙。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追求名利,而忽视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讲究包装、注重外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羡慕富贵、崇尚名利的时代,实际上并不富裕的中国,竟然成为世界上“奢侈品”消费排名第二的巨大市场;我们的艺术界、学术界缺乏甘于寂寞、远离奢华、艺术至上、学术至上、人格至上的风气。很多衣着光鲜、外表靓丽的“时髦者”内心却空虚无聊。音乐家的话提醒人们,人不能只追求华丽的外表,沦为名利的奴隶,而应该追求内在的修养,追求高雅的品位,体现生存的价值。可从外在与内涵的关系入笔立意: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拒绝虚荣或奢侈;内实何须巧包装;低调做人,高调行事;内涵重于外表;多一点内涵,少一些浮华;人格品位与艺术真谛;大美若拙;外表的朴素与内心的华贵等。
七、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读指津:这是2012年高考唯一的一道命题作文。“忧与爱”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直白明了,主要是反映人性方面的话题,贴近学生,比较好写,不容易跑题。这个题目要把“忧”与“爱”结合起来写,“忧”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身边同学的事,家庭的事,甚至国家的事;“爱”则侧重于爱心。“忧”与“爱”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有些时候“忧”就是“爱”的体现,“爱”之愈深,“忧”之愈甚,二者互为因果。写作的时候,要把两方面结合起来,不可顾此失彼,偏离题旨。这道试题切入面很窄,难度系数较低,构思行文难以挣脱忧国爱民、父母因爱而忧之类题材的桎梏,由于类似的典故很多,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空洞的情感泛滥。
八、福建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解读指津:命题材料简明,指向明确,没有审题障碍,不易离题。材料直接告诉了有关的人生哲理,考生只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诠释和感悟即可。材料的前半部分是引言,后半部分才是关键,其中的关键词是“赛跑”“时间”和“路程”。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人生路程的含义,明确人生是否丰富、是否有意义不在于一个人走了或跑了多少路,而在于领会人活着怎样才有意义的真谛。比如,我们从“贵在生命的内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没有休止符”、“用心丈量人生之路”、“奔跑的姿势”等立意都是切题的。这则材料引导我们关注生命的意义,思考生命的价值,在信仰缺失、精神困顿的当下,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美中不足的是,有些轻性灵重教化,思辨性不强。
九、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读指津:这是一道典型的新材料作文。从审题立意的角度来说,作为供料作文,准确审题是制胜的前提,而本题的题意则云里雾里,很难把握。针对本题,我们要紧紧抓住材料的关键点——两个条幅:“注意安全”和“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这两个条幅有何区别呢?第一个条幅在于提醒人们要注意安全,而梯子的实际摆放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第二个条幅在于启发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从这个角度立意:切实的措施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思路之二:梯子竖直放会有安全隐患,所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可是那位顾客却从另外的角度提出见解,如果在不用梯子的时候,将其放倒,不就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这就提醒我们:工作中如果转换一下思路,问题就可能得到彻底解决。据此立意写作,可将中心确立为“转换思路”。本题较难把握,命题者应该在材料后面给一点提示,否则,学生容易走题。
十、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篇博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跑步,都值得肯定。
请在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解读指津:考题要求以“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为话题,选取网民的三种看法入手作文,这道试题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将给当下狂躁的社会注入一剂清凉。当前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狂热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将“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观念无限放大,成功的标准也变成了单一的“钱权”,致使很多人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迷茫,失落。其实,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如果健康、快乐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何妨做一个善良的、自由的普通人!解读本题,要紧扣两个关键词“坐在路边”和“鼓掌”。“坐在路边”表明处所,不是主要位置,而是陪衬的位置;“鼓掌”是题眼,是作文立意的轴心。据此可以有三种立意方向:“平凡”是生命的真谛,生活需要站在路边鼓掌的普通人,需要一种甘于平凡、乐于欣赏他人的心态;要努力完善自己,拥有让别人为我鼓掌的实力,要有英雄非我莫属的气度;平凡与伟大是对立的统一,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应该为平凡构筑伟大鼓掌。
十一、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解读指津:这道作文试题暗藏玄机,乍看起来好像有些绕。材料中的前后两种观点,不置可否,立场含糊,会让人觉得是非难辨,态度有些“暧昧”,这就给我们审题造成一些困扰。但从试题的技术性角度来看,题目出得比较高明。由“没有”到“拥有”,又从“拥有”到“没有”,一个轮回,两句话,分别对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态度,一种是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不足,也要懂得发掘和关注手中拥有的资本,从“无”到“有”;另一种是不要满足于既定的成就,而要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从“有”到“大”。前者是启示人们懂得珍惜现有的,后者是激励人们不满足于现状,懂得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构思时可以侧重一点重点阐释,也可以二者平衡寻找其辩证关系,以增加文章的广度和深度。
十二、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指津:这个题目直白地提出了科学技术与人文传统之间的二元关系。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以旧换新的新老更替,而怀恋传统的人却感叹往日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的无以为继。题目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发展,关注人文现象,有时代感,有思辨性。命题视野更开阔,文化含量较高。审题时,“家信”和几位同学的观点是值得注意的思考点。首先,“家信”在材料里是有特殊意味的,它不仅是家人之间传递的信件,还是亲情的纽带,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旧的、传统的东西的代表。其次,几位同学的看法代表着人们对这类事物的认知。有坚持的,有改变的,有摒弃的,不论哪一种观点都有它的道理。综合起来看,题目考查的是同学们对旧的、传统的东西在新的、发展的背景下的存在、改变、发展的认识能力问题,简单说就是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在这个主题之下,写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对亲情的呼唤都是可行的;写对传统渐行渐远的淡淡的伤感,写科技的发展对旧的生活方式的冲击也是可以的;写顺应潮流对传统的改造,与时俱进大胆扬弃也是扣题的。
十三、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解读指津:这道考题看似是一个看图作文,实则是给定角度的材料作文。材料由图画(一双手)和四句提示性文字组成。单纯的“一双手”,没有标题,也没有其他任何配图文字,单看图画,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有了提示性文字,命题指向豁然开朗,难度也大大降低。图画和文字材料都围绕“手”的主题,透过系列的揭示性话语,不难提炼出“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双手能开创美好生活”等观点。四句话给了确定立意的四个方向,省略号更体现了审题立意的多维度与大视野。构思时可以从服务、想象、创造、收获等方面立意,选择其中一点进行深化阐述,也可以综合多个方面成文。解读本题不能只关注“温暖的服务”、“放飞的想象”、“创造的力量”、“收获的希望”这些文字,而忽略对“伸出”、“摊开”、“张开”、“捧起”这些动词的深度理解。这四种手势其实蕴含着四种人生态度和行为,它重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能否正确理解其中的深层寓意就成为立意高下的分水岭。
十四、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解读指津:这是一个具有‘宏大主题的材料,凸显出时代性与现实性,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材料选取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我们在审题立意前首先要清楚孙中山先生这句话的伟大意义以及对人们的启示价值。其实,文章的观点已经告诉我们,那就是“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具有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与“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的境界。就材料本身而言,可概述为“革命成功不能缺少的N大因素”,推而广之即是“做事成功不能缺少的N大因素”,即以天下为己任,不能灰心丧志,不能畏难缩步,要全力以赴,虽九死其犹未悔。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本题观点很明确,且十分具体,是偏向于议论文写作的,不利于记叙文的发挥。同学们可以回顾历史,分析当前,展望未来,联系自身,在这样的历史时刻,自己应当做些什么,怎么做,应当尽量突出理想与意志。
十五、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指津:这道命题兼具文化意蕴、生活体验、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怀等多种升华的可能性。解读这道题,可以通过抓关键句法进行提炼。材料的关键句是居里夫人在信中的总结:“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这句话饱含生活哲理,体现了作文的思辨性特征。其中的关键词是“每一个时期”“有趣”“有用”“生活”,由此不难把握材料的情感意向和命题意图,即引导人们关注现实,直面人生。它告诉人们,人生不能空想,应该脚踏实地珍惜现有生活,以平和的心态直面人生。两段文字相辅相成,共同揭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管环境如何,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不懈努力,何时何地都可“造英雄”,这正是立意的正确方向。如果顾此失彼,只是在第一段中纠缠不清,盛赞中西文化,歌颂古今文明,就难免偏离要旨,难得佳作。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②人生价值的体现与时代环境的关系;③什么样的时代都有精彩的人生;④做时代生活的主人等。
十六、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解读指津:“一滴水”,看起来很细小,甚至微不足道,但有了关于“阳光”“过去和未来”“沙漠”“生命”的阐释,看起来很细小的水滴里,其实蕴藏着无穷的价值。诗歌中“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突出强调了这一题旨。诗歌最后一段“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从情感上呼吁人们珍惜生活、生命中看似平常却有价值的一切,从行动上呼吁人们坚守那些看似很细小、微不足道,但蕴含无穷价值的所在,譬如“信念”“真善美”等。这道题的浅层立意为:珍惜生活、生命中看似平常却有价值的一切;深层立意为:坚守那些看似很细小、很微不足道,但蕴含无穷价值的所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在利益诱惑面前无法珍惜或坚守自己生命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价值无穷的信念或品质。
十七、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一座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被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道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指津:此道作文题采用了叙事性材料作文,引导同学们认识人生,思考社会,评述现实,反映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具有人文性和导向性。这则材料是多义的,呈开放型性、思辨性、创新性特点,角度有很多,这就为考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提供了方便。审读材料,可以多方切入:从被关在冷库里的人的角度思考,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俗话说“礼尚往来”,一声“你好”,一句“明天见”,渗透着这位普通工人的淳朴之爱、牵挂之情、善良之举。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困境中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从被关到被救,是因为往日微小的“善举”,日积月累之下,变成了今日的“善报”,“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最好的诠释。运用由果溯因的方法,这则材料的审读角度就明晰了。从保安的角度思考,可以写感恩情怀与责任意识,也可以写“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这也恰恰是高考作文要求我们具备的良好品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人情味”这个角度来提炼。只要有了富有创意的构思,就一定能笔下生花,妙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