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国情和现实实践相结合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发生和“灌输”到工人中并为现代工人阶级所接受及指导工人运动,不断向全世界广泛传播影响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普及化和大众化。
发生与灌输: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思想武器。正是从发生学上强调科学理论及其指导的重要意义,强调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自发地从工人运动中产生,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成为自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才明确提出“灌输论”的思想原则。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并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同时,“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明确地表达党的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其对于工人运动的意义和党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的思想,强调政治教育和理论灌输及增强工人阶级自觉的政治意识的重要作用。
列宁是“灌输论”的集成者、发展者和实践者。他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他在1901—1902年所写的《怎么办?》这篇标志性作品中,系统地阐述“灌输论”的深刻思想。
第一,工人运动不可能单独产生科学社会主义。他认为,“自发因素”实质上无非是自觉性的萌芽状态,甚至原始的骚乱本身就已表现了自觉性在某种程度上的觉醒。但自发性和自觉性毕竟不同。“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
第二,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俄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社会主义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
第三,工人群众在其运动进程中并不是由自己创立独立的思想体系。“这当然不是说工人不参加创立思想体系的工作。”但“他们不是以工人的身份来参加,而是以社会主义理论家的身份”,“只有当他们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并把它向前推进的时候,他们才能在相应的程度上参加这一工作。”为了使工人能更多地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尽量设法提高全体工人的觉悟水平。
第四,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而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必须把阶级政治意识灌输给工人。
第五,“为了给工人灌输政治知识”,绝不能仅仅是“到工人中去”,而“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把自己的队伍分派到各方面去”;“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
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和广泛传播,虽然只有短短160多年的历史,但却是在巨大的人类变迁的场域中经历了极其复杂而又曲折的过程。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这一伟大历程中立意核心观点,强调自觉意识,坚持政治立场,揭示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及其实践结合的内部生成机理及其重要性的话,马克思主义和现代传播理念的交融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论”则着眼方法创新,强调发展实践,提倡接受影响,彰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的沟通与联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传播与普及:
与人民群众实践结合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力量在于与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只有通过广泛传播与大众普及,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实践结合进而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内外交互与时俱进的过程,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发生形成与创新发展,也包含广泛传播与大众普及。从根本上说,既强调先进理论及掌握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也重视人民群众接受转变为物质力量的关键作用。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和宝贵经验。
2013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内在方式,其实质是“灌输”,但在大众传播空前繁荣发达的今天,传播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是由传播者、接收(受)者、信息、传播媒介等。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不仅要研究传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还要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从而改善传播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大众普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挑战与困境:
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遇到现实问题
第一,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我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社会问题和利益冲突日益凸显,结构性矛盾和张力不断增长,呈现出社会转型时期突出而严重的阶段性特征。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快速、剧烈而明显的变化。世俗消费型社会的演进有疏离传统与理性及轻视人文精神的趋向,马克思主义理論教育中的“客体缺失”和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选择性接受”现象突出。
第二,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传播媒介的发达,藉以传布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信息高地”优势和“数字鸿沟”效应依然存在,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渗透和“文化殖民”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逐渐普及,马克思主义“灌输”受到现实挑战。不论从信息的来源、传播的方式还是信息的内容,开放性、多样化等特征都同“大一统”、“一元化”的正统观念疏远悖离。
第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输出价值观”战略与“和平演变”图谋不仅没有改变,而且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成为“两制”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较量。虽然中国道路取得较大成就,中国模式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褒扬,世界资本主义处于整体性、制度性危机之中,但苏东覆辙犹在,其对社会主义声誉的败坏,为意识形态敌对势力提供的口实,仍然给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带来巨大的障碍。
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方面,存在着唯心主义倾向和错误观点。例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不再能够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主张放弃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样论”,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走了样的社会主义,主张回归原来的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取代论”,曾有一些人对所谓民主社会主义大唱赞歌,认为不论传统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甚至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口号,主张另辟蹊径,用民主社会主义等取代马克思主义。这些错误观点的用意和结论不同,但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不是科学地而是唯心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五,党内腐败和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的负面影响。当前,党内腐败和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涣散党的团结和集中,动摇党的执政地位;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改革开放的信心,使马克思主义遭遇到来自主体的现实危机。
路径与发展:
灌输与传播的现实统一和现代实现
中国共产党90多年辉煌壮丽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波澜壮阔的历史。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节点和起点上,审视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传播普及的历程,对成功的路径和发展的方向有清晰的图景。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先进科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意义以及与人民大众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传播论”则更关注怎样使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结合以及结合传布的现代方式和接收(受)方式的突出作用。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是“两端”,“传播”是其中的“媒介”和“桥梁”;“灌输论”强调的是“两端”和“必然性”,而“传播论”则关注的是“过程性”和“通达性”。因此,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化大众”的意义上是“灌输论”和“传播论”的现实统一和现代实现。
第一,强调马克思主义灌输的基本思想不动摇,坚持把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放在党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首要位置,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领社会文化、指导改革实践。
第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和“传播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深度普及的现代路径。要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并以之作为聚焦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更加深入学习、更加透彻领会和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第三,提高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命感,并把它作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以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广泛传播和全面普及,彰显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震撼力和战斗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针对性、现实性、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