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茨拉夫·哈维尔
Vaclav Havel
国民偶像的传奇一生
很少有成功的政治家可以同时在文学上取得辉煌成就。政治世界对于文学往往是视而不见的,真正的文学也从不掩饰对政治的厌恶。但哈维尔确实是一个例外,他的前半生是诗人、剧作家和民权运动倡导者,多次锒铛入狱,经历过许多磨难和波折;他的后半生,则是捷克的国家领导人和政治思想家。
在哈维尔从政的13年中,捷克经历了从专制回归民主传统的巨大转折,其中不无惊涛骇浪,甚至经历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地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历史性变化。这些转变,都与哈维尔的理性面对、全心投入和直接引导密不可分。
13年之后,天鹅绒革命的激情早已冷却,捷克人对哈维尔怀有敬意(而不是激情)和日渐增多的抱怨,此时的哈维尔,再也不能像90年代初那样,随便一个老熟人或朋友都可以敲门走进总统府找他喝上一杯了。即便如此,哈维尔离任时仍然享有55%的支持率(他就任总统时的最高支持率曾达87%),这应该是所有政治家梦寐以求的。
莱赫·瓦文萨
Lech Walesa
退出政治舞台的“草根”总统
在那个“揭竿而起”风行的年代,工人阶级里出现几个精神领袖似乎是不足为怪的事情。不过瓦文萨的政治之路显然比一般的工人领袖走得更远。原是格但斯克造船厂电工的他,70年代组织船厂工人罢工,80年代当选罢工委员会主席,同当时的波兰政府签署和解协议。1983年瓦文萨获诺贝尔和平奖;1989年,“团结工会”在波兰议会选举中获胜。1990年瓦文萨当选波兰剧变后第一任总统,这成为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5年。
1995年,执政风格简单粗暴的瓦文萨连任失败。除了苦苦支撑的经济形势,瓦文萨平淡的演说,好斗的性格,拒绝放宽对流产的禁令,都是他支持率急转直下的原因。至此,瓦文萨逐渐淡出了民众的视野。2000年不甘寂寞的他重新竞选,仅获得了1.01%的选票。这让瓦文萨正视了自己已经退出政治舞台的事实,他随后宣布终身不再参与波兰政治。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人性摄取者
“拍电影时,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你是在‘哪里拍,而是要知道你‘为什么要拍。” 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
短暂的一生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有过很多诗意而美丽的头衔:“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电影诗人”等等。而他自己却始终保持着极度的冷静和理性的自知,视自己为一名朴素平实的电影人。在早年的作品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人在政治和政治大环境下的生活状况非常敏感,热衷于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恪尽其责地扮演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与法国的电影界合作后,他电影中的政治概念逐渐淡化,代之以自由个体在所谓自由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
这位被誉为“当代欧洲最具独创性、最有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事实上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电影之路上一帆风顺;我们也险些与这位天才失之交臂。但最后他还是留下了许多伟大的电影作品,每当我们重温,便仿佛得以与他重聚。因此可以知道,生命虽则短暂,但却可以不朽。
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
把世界看成一个问题
人的愚蠢在于对每件事都有答案,而小说的智慧在于对每件事提出问题。在欧洲的第一本小说中,当堂吉诃德开始历险后,世界在他眼前成为一团神秘。米兰·昆德拉总是用对立的故事向这个世界发问,而大部分人读了他的书,能做到的却仅仅是发笑。对于逗人发笑得意义,他说:“我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学到了幽默的价值。从一个人笑,我就可以看出我不必怕他,他不是极端主义分子。用幽默感来看人很准。从此之后,我就对失去幽默感的世界非常恐惧。”
一个成功的作家会教读者把世界看成一个问题,这种态度包含了智慧与宽容。米兰·昆德拉曾经被迫离开故土,旅居法国的时候眼他看着捷克的历史在被逐渐抹去,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祖国就会消失。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与探索之心,将他对世界的发问凝聚于作品中,同时不露痕迹的表述着自己的观点。他说:小说不作任何主张,只寻找并提出问题。这样说着的米兰·昆德拉,身上似乎散发着无数种可能性,提着问题,并让你开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
Jaruzelski Wojciech
“改革者自觉地为新秩序让开道路,却很快成了多余的人”
多年来,围绕在雅鲁泽尔斯基身上最多的讨论是:他究竟是波兰的爱国者,还是苏联的傀儡?
雅鲁泽尔斯基的前半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挫折,但1981年他担任第一书记后,无数麻烦都找上门来:人民内部的革命势力、苏联的不满和施压、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雅鲁泽尔斯基几乎想尽了所有可能的办法来避免内战,包括后来被众人指责的军事管制。
1989年,雅鲁泽尔斯基提议举行的“圆桌会议”顺利召开,他希望通过“多元政治民主化”来实现“大乱而后大治”。不过历史没有选择他的预案,大选中波共惨败,多元政治的结果是波兰人迅速转向资本主义。
2008年9月12日,早已淡出历史舞台的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走进波兰一个法庭接受审判,他被指控在1981年冬天镇压团结工会罢工时动用了坦克和刺刀。85岁的雅鲁泽尔斯基似乎将一切都看得很开,他为自己辩护道:我在两种恶中,选择了较小的一种。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Nicolae Ceausescu
独裁者的末日
齐奥塞斯库曾是罗马尼亚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坐上罗共总书记的位置后,他的地位便如同钢梁上的铆钉般纹丝不动。直至其被枪杀前,他几乎一手抓着罗马尼亚的全部权力,而且在党政军界安插了至少30个家族亲信担任要职。在他统治时期,民众缺少医疗和食物,经济停滞不前。1989年的革命中,齐奥塞斯库强势镇压蒂米什瓦拉的抗议,激起全国范围内的反抗,并最终埋葬了自己。
20多年后,尽管绝大多数罗马尼亚人对齐奥塞斯库夫妇的厌恶并未减少,但越来越多的人对当年革命中秘密处决齐奥塞斯库夫妇的事实感到如鲠在喉。如今罗马尼亚人已经愿意更客观地评价齐奥塞斯库,他在外交以及早期统治时期做出的功绩被人们承认。在野的大罗马尼亚党主席瓦丁·图多尔表示,齐奥塞斯库尽管犯下了巨大的错误,但他也并非一无是处。
现在,齐奥塞斯库的墓地上常年鲜花不断。这被认为是一种“否定今天”的社会情绪,不过许多民众对此表示“我们有理由怀旧,但我们绝不愿意再回到那个时代”。
托多尔·日夫科夫
Krzysztof Kieslowski
被软禁的“华约元老”
在东欧革命中,国家领导人像齐奥塞斯库那样被秘密处死的结局只是极端案例,更多的人最后被逮捕、审判和监禁,比如保加利亚前领导人日夫科夫。
作为冷战时期与苏联关系最亲密的东欧国家,保加利亚在日夫科夫长达35年的统治中始终紧随苏联的脚步。因此当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出现后,保加利亚立刻陷入了动荡。日夫科夫从“圣人”变成“庸人”,最后成了“恶人”。置身于历史风波中的日夫科夫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感到震惊,他在回忆录中说:“近几年我经常看到对我进行的各种杜撰和捏造,这让我感到惊奇。我把这些杜撰、捏造之词同过去许多年里人们加在我头上的赞美之词相比较,反复阅读,这简直让我难以置信……原来把一个人从神化到丑化的距离如此之短。”
时过境迁,斯人已逝,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保加利亚的某些地方依然留存有日夫科夫的影子,但这个世界早已不再需要他了。
埃里希·昂纳克
Erich Honecker
再见,柏林墙
埃里希·昂纳克是1961年修建柏林墙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他的个人命运从那一刻起便和柏林墙联系在了一起。
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英国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版了《柏林墙》一书,他像讲述一个人的一生那样,为柏林墙立传,也为东德政权立传.他探究了昂纳克垮台的原因,正如东德最后一任国防部长霍夫曼所说:“首要原因肯定是缺乏民主与自由,东德人对它们的渴望日甚一日,使整个社会逐渐趋于瘫痪。党和国家领导人距离人民越来越远,他们对现实和公民需求的关注越来越淡漠,他们的统治越来越明显地具有专横、武断和强制的色彩,接下来只需要一个火星,东德人就会立刻爆发。”
昂纳克领导下的东德有免费的幼儿园、免费的医疗、房屋租金补助和假期补助,而且获得国家批准的人还可以享受免费的高等教育。同期,东德的经济水平也在东欧阵营中遥遥领先,甚至高于葡萄牙、希腊等资本主义阵营的欧洲国家。那时似乎你只需要把未来完完全全地交给国家,生活就可以宁静而安全。尽管如此,东德的普通居民对僵化的意识形态还是越来越疏离。由一小群人垄断权力的国家,很难让所有的人都去“爱”它。
柏林墙存在了28年,逐渐被视为德国将永久分裂的象征,最终却在1989年11月9日被渴望自由的人民推倒。那天晚上,西柏林放出探照灯光,照在五彩斑斓的柏林墙面之上,所有教堂钟声齐鸣,香槟的泡沫纷飞,定格成一幅极具象征意味的画面,永嵌于历史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