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一个两个月大的男婴成为长春市全城的焦点。
当天早晨,孩子的家长将车停在自家的食杂店门口,先去屋内生火,当时屋里太冷,就把孩子放到了车上。十分钟后,车连同孩子一起被盗。随后,长春全市都投入了一场寻找丢失婴孩的战役之中,长春全市警力几乎倾巢出动,无数私家车和出租车自发上街打着双闪灯搜寻被盗车的踪迹。然而不眠不休的40小时过后,人们等来的却是婴儿的死讯。
随后事件持续发酵,许多人质疑以“人海战术”破案不够专业,容易惊动犯罪嫌疑人。但事实上据嫌犯交代,婴儿遇害时全民搜索还没有开始,所以杀人行为与“人海战术”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另有人指责长春市斥资上亿元打造的“天眼工程”并没起到作用,但嫌犯盗车后直奔长春至双辽公路,在短时间内就已离开市区,脱离了天眼工程的视线范围。诸如此种无端指责还有很多,而这似乎是中国网民触及此类事件的普遍反映:围观、指责、忘却。
在诸多责难中,最多的当然还是对于犯罪嫌疑人。虽然嫌犯周喜军主动投案自首,仍然有愤怒的群众要求从严处理。如此一来,不禁让人联想起一个月前美国发生的一起类似案件。同样是盗贼偷车后发现车上有一婴儿,不同的是“盗亦有道”的小偷立刻停车报警,并逃离现场,最终婴儿成功获救。我们无法将长春婴儿的遇害归结为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亦或国民平均素质等等硬性矛盾。人性的扭曲与变态无处不在,但其中可以昭示的,却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中的伦理标准的微妙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