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语文素养,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2013-04-29 07:21张金丽
关键词:语文课课文语文

张金丽

教育家于漪曾这样说过:“语文课是最难教的,要教好语文需尽其毕生精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语文课,完成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呢?我一直在深深思索。我认为語文是一门有灵性、有感性、有悟性、有特性的学科,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如果将语文教学比作一座百花竞放的花园,那么我就在这里采撷几枝美丽的花朵,与大家共同欣赏。

一、千里稻花应秀色——注重积淀,厚实历史文化底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语文老师只有“读万卷书”,才会“学识宽厚,智如源泉”。语文同其它学科不一样,每一篇课文,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作为基础,都与各种不同的背景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连教师自身都因为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把握课文的话,又如何指望学生能够打起十二分兴趣将语文这门学科学好呢?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简单的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历史与文化现象,更要给学生营造一个空间,让他们将来有机会在这个空间里纵横驰骋。

二、水上桃花红欲然——突出特色,构建个性知识结构

韩愈说:“术业有专攻。”我认为教师在底蕴“广”的前提下,还要讲求“专”。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知识特色,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气质和爱好,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打一口深井,构建适合自己的个性知识结构。

如果你喜欢外国文学,那就精心耕耘这块土地,或推荐书目,或分门别类,或组织外国文学研讨,让所教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学;如果你喜欢鲁迅,那就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来研读鲁迅,让所教学生对鲁迅的生平和作品如数家珍;如果你熟悉时事新闻,那就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让所教学生胸怀国家,放眼天下;还有古典文学、诗词歌赋……这些个体性知识,既可以形成独特的讲授风格,又可以让你的课堂具有倾合力,老师与学生一起站在小语文肩头,展现大语文的风采。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拓宽视野,还作品以文学本色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那也就是说,我们除了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外,更要让他们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品味中西文化的差异,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品味做人的道理和正确的处世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固然应该通过语文学习掌握语文技巧。但掌握它们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得一种对文学作品的的独特领悟,同时培养他们感受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情感。语文更大的魅力在于创造一个文化的平台,使学生能以更阔大的视野和更历史化的深度去认识生活,分析社会,了解自我。

四、一汀烟雨杏花寒——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真正的语文阅读和欣赏是见仁见智、极富个性的心理过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好的课堂,当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石”,教师需要掷巧,应激得恰到时机,应激得浪花四溅,让学生个个都深入思考。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设计一些艺术性较高或颇有争议和讨论价值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更深一步的思考、挖掘和探究。

五、只在芦花浅水边——品味经典,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是从原著中节选的,由于篇幅等原因,学生只能读其中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与教材相关的原著,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链接课文,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扫清节选所带来的局限,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读与教材相关的经典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叶圣陶说:“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这个例子只能为学生阅读这类文章提供一个范本,而要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从同类文章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教师责任在于借“例子”为引子,引导学生去阅读同类作品中的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对于“春天”,朱自清看到的是生机和活力;郁达夫哀叹的是水一样的春愁……即使同样是歌颂春天充满活力的散文,每个人的写法也会迥然不同。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就会拓宽视野,开阔思维,培养能力。

总之,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就要以自己的儒雅和气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力争让自己的语文课上出自己的特色来。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背课文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