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林
摘要:元初南方正一派道士诗人马臻,其诗在元道流诗人中成就颇高,但生平正史无传,后人述及,或含混不清,或失检误判,或有舛史实,作者就其生卒年、青少年经历、壮游两京、晚年生活四个问题作出考辨。
关键词:元;道士马臻;生卒年;经历;晚年生活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6—0074—03
元南方道教正一派道士诗人马臻,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今杭州市)人,其诗神骨秀骞,豪逸俊迈,在元道流诗人中,成就颇高,但正史无传,其生平事迹仅散见于龚开、仇远、黄石翁《霞外诗集序》,《元诗选》初集小传,《武林玄妙观志》及本集中。后人述及,或含混不清,或失检误判,或有舛史实,今就其生卒年、青少年经历、北游两京、晚年生活四个问题,考辨如下:
1.生卒年考辨 马臻在《至节即事诗》小序中说:“癸酉岁长至节,效王建体偶成绝句十首,予年始二十。”癸酉岁,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时诗人二十岁,由此上推二十年,知诗人当生于宋理宗赵昀宝祐二年甲寅,即公元1254年。此断亦可在清道光时《武林玄妙观志》中找到辅证,此书卷二《人物·马霞外先生》中云:“马臻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人,生宋宝祐甲寅岁”。
关于马臻的卒年,杨镰据《西湖春日壮游纪事》诗序中有“延祐戊午春”之句,将其断为公元“1318以后”,也即马臻65岁以后。汲古阁本《霞外诗集》卷十《偶成》诗有“老夫七十今腧一”句,马臻七十一岁,为元泰定元年甲子,公元1324年,这年尚有诗作传世,可见以《西湖春日壮游纪事》诗序为据,应为不妥。今据《诗渊》所存马臻遗诗,其卒年至少可推至七十三岁以后。考《诗渊》中马臻存诗,其《信笔》诗:“偶落红尘应世缘,转头七十有三年”;《杨柳》诗亦云:“当年手植正朱颜,一瞬光阴七十三”。由此类推,他最少活了七十三岁,马臻卒年应定于元泰定三年丙寅(公元1326年)以后的数年间。
2.青少年经历考 今传《霞外诗集》皆马臻四十岁以后存诗,其早年经历颇费考索。但从马臻存诗《述怀》、忆旧诸作中,尚可概见。诗人青少年时期正是南宋政权大厦将倾,朝廷无能,官僚奢靡,京师杭州逸乐无度之时。马臻家境富庶,过着一种学书学剑、裘马轻狂的生活。他在《述怀五十韵》描写了这种情形。五十余岁时,偶于故箧中得二十岁时《至节即事》诗十首旧稿,小序云:“即一时之事,寓一时之意”。亦为青少年时冬至节时个人的生活写真,从中可见其“年少承平之乐”。好景不长,二十六岁这年,家乡(京师杭州)陷落,南宋亡,其家也随之沦为贫民。这一天翻地覆的变化使马臻陷入痛苦之中。《述怀五十韵》云:“候转芳华歇,时移斗柄偏。狂歌伤德凤,再拜听啼鹃。敢议乾纲坠,难支国步颠。安危谁可料,否泰理相连。义士含孤愤,谋臣误大权。少微潜在野,太史泣占天。不起严陵钓,空怀范蠡船。秉轩犹宠鹤,治国味烹鲜。朽木终摧折,微躯忍弃捐。”他开始“弃捐”功名,慕陶弘景,着道士服,拜在当时著名道教高士褚伯秀门下,隐于西湖之滨,肆力吟咏,与仇远等南宋遗民相唱酬,以诗画著名当时。
褚伯秀是南宋末西湖边天庆观(元元贞问改玄妙观)著名道士,元郑元佑《遂昌杂录》云:“郡有天庆观,即今玄妙观,杭高士褚雪巘先生讳师秀,自宋以清苦节行闻”。宋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亦云:“道士褚伯秀清苦自守,甞集注庄、老、列三子。天师以学修撰命之,不就,作《贫女吟》二首谢之。”其《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百六卷尚存(有道藏本、四库本)。《武林玄妙观志》卷二《人物·褚雪巘先生》说他“博学通经术,而性清介绝俗,寄迹黄冠,隐于天庆观蕉池之间,闭户著书不辍。……平居不轻与时俗交接,间与游者皆老儒宿学,……其他杂著诗文甚多,惜多散轶”。仇远《霞外诗集序》云:“乡有雪巘褚先生者,博学卓行之士也。执古刀尺裁量晚后,虚中从之学,尽得其微妙。”龚开《霞外诗集序》亦云:“又念雪巘翁极父师之教,至此而玉其成。”据《武林玄妙观志》,王福禄、马臻皆其弟子。惜马臻四十岁以前诗不传,其人道具体时间已无可考。诗集卷一《述怀》云:“家无负郭田,何以怀归耕!岂不有他好,复恐劳其生。穷居四十年,富贵浮云轻。”这大概是其出家的原因,其出家时间当在宋亡后的三十岁左右。
3.壮游两京考马臻成宗大德五、六年问随嗣天师张与材北游大都、上都,是他一生中大事。《武林玄妙观志》二《马霞外先生》说他“从天师张与材至燕京行内醮,将受之道录,非所好也,辞而归”,其实并非如此。《四库全书·霞外诗集提要》谓“其人盖在通介之间”,颇合实际。《提要》云:“集中铺张富贵数篇,如嗣天师、吴真人诗之类,颇乖山林之格。”这是仅从“铺张富贵数篇”之诗而言。考察他北游经历及往来诗作,可见其道士外衣下的儒者心志。从今存《霞外诗集》卷三、四诗中可考见其大致经过。大德五年辛丑(1301年)春,马臻48岁,应邀参加龙虎山嗣天师张与材燕京行内醮大典。他于这年三月第一次离乡远游,《客思》有“平生不识路,垂老始离家。……中原多古意,吟咏答年华”之句。他一路行来,渡扬子,次瓜洲,至邳州,《徐州写望》《鲁中》抒怀,《东平道中》《望岳》,至汶上即事,过沙河,至大都《御河阻风》,所经之处,绘风物、记旅况,发思古之幽情,写下大量诗篇。直到这年五月中旬,他才到达目的地开平府上都。十六日,朝见于樱殿。此时名流并集,马臻上下其间,酬诗作画,结交了很多道流上层朋友。直到这年冬,内醮礼成,未授道秩,颇为失望,逐起南归之志。《滦都旅夜》诗写道:“黄鹄垂两翼,徒怀四海心。……客愁结肺腑,气咽不能吟。”他颇悔这次北上。《客夜不寐偶成短句十首》其三写道:“缟素制野服,误染京华尘。”其四写道:“男儿不得志,壮心惜徂年。”此时他感到“此身如断蓬,飘萧随北风”(其七)。另外,他对两京上流社会严格的礼仪等级也颇为不快,其八云:“客虑千万端,长吁愁不出。谁能事低眉?挥杯送白日”。为此他在“布衾生凄寒,夜夜梦归去。心恐秋风深,摧残住西湖”的情怀下,于大德六年初春,《渡滦河》,先至大都(北京),沿来路于这年春末.辗转回到杭州。
这次北游,仕路虽艰,艺术上收获颇丰。龚开《霞外诗集序》云:“大德辛丑,嗣天师张真人如燕.主行内醮,玄教名流并翼然景从,王子繇、马志道在焉。明年来归,志道出往来吟卷及手画桑乾龙门二图,仆幸得一见随喜。”其“往来吟卷”已收入《霞外诗集》卷三、卷四,而所画“桑乾龙门二图”,流布更广,后人赞誉颇多。《武林玄妙观志》卷二《人物·马霞外先生(传)》云:“尝手画《龙门》《桑乾》二图,流传海内,不见者辄以为恨。”晚年(64岁)有一首《题画龙门山桑乾岭图》诗,可见其创作缘起及心志背景:“昔我经龙门,晨发桑乾岭。回盘郁青冥,驱车尽绝顶。驿骑倦行役,苦觉道路永。引领望吴楚,日入众山暝。归来惬栖迟,山水融心境。寸毫写万里,历历事可省。理也存自然,畴能搜溟滓”。
4.晚年考武宗至大二年(己酉,1309年),他五十六岁,天师命为j;占圣观虚白斋高士,不就。《霞外诗集》卷五《至大己酉春天师教主大真人俾予祐圣观虚白斋高士谨裁七言律诗一首辞谢》有句云:“驽马断无千里志,鹪鹩惟羡一枝安。青天荡荡玄恩大,白发悠悠世路难。容得闲身老林壑.湖西山色倚楼看。”“驽马断无干里志”,实是对现世的不满而发出的牢骚。大概也是从这年开始,他决定远离名利,做一个真正的世外高人。正如仇远《霞外诗集序》中所言“习清虚、谈淡泊,无一言及势力声利”,“重内而简外,信己而不求人知”,徜徉于西湖之滨,以度晚年。
六十四岁这年夏,他有十首寄诗友云门寺断江长老释觉恩诗,这十首诗可见其晚年交游生活之一斑。《延祜丁己(四年,1317年)夏偶成七言二韵诗十首,奉寄云门断江长老,聊述近况就叙别怀》:“云门寺里断江老,向来远寄十首诗。我欲报之无好句,到今梦想成差池。”第二首言昔日在西湖之滨净慈寺西隐楼诗会盛况,“忆昨读诗五六辈,小集净慈西隐楼”。从第三至第八首,言“五六辈”诗友近况,其三叙时为净慈寺主持,今已主仰山寺的释元熙悔机长老:“晦机八十似古佛,胸中盎盎浮阳春。仰山极力负之去,今也湖上无其人”。其四说道士黄石翁:“我家瀑翁庐山秀,文行绰绰堪吾宗。一住南真向十载,不意岁晚凋孤松。”黄石翁,字可玉,号松瀑,马臻与之最善,时石翁刚过世。其五、六讲西湖诗友仇远和邓文原:“钱唐耆旧不可数,譬彼长风吹断云。赖有白头仇博士,斯文一脉张吾军”。仇远是马臻同乡至交,晚年交往唱酬颇多:“匪石司业乡党敬,有似荆玉杨文章。新除待制翰林院,此别动是三年强。”邓文原号匪石,新除翰林院待制将赴任。七、八、九三首则言杭州开元宫主持邓荪壁、茅山道士张雨和净慈寺蒙堂中的几位高僧:“开元宫中邓荪壁,身居职守心虚无。近来世事不入意,要凿混沌求玄珠”。“玄洲高士张伯熙,妙年藻思长于诗。孤清不受俗物累,掉臂看云也大奇。”“幽居背郭人事少,况乃竹户滨湖开。相望净慈隔一水,蒙堂高僧时往来。”蒙堂高僧当指释如一溪、释畅文溪、释粲云谷等,道友陈渭叟来访,三上人曾相偕湖山之游。另外,晚年吟酬较多的还有白珽。今见《永乐大典》卷一四三八二引自《霞外集》诗《寄东安陈渭叟》有句云:“天上文星傍晓星,飘然清思忆诗人。眼前作者唯仇、白,方外交游间马、陈。”“仇、白”,即仇远、白埏。
吟诗作画是马臻晚年的主业。《霞外诗集》五《为松瀑黄尊师作溪山迭翠图》:“平生固多愚,懒堕足弃捐。赖有诗画事,与物相磨研。”《霞外诗集》九《酬知己》云:“自笑谋生拙,暮年翻百忧。古心终不变,诗癖死才休。”卷十《春日口占》:“豪士惜春不惜金,老夫得句如得宝。固知贫富本殊途,各向东风展怀抱。”这些诗句可说是他晚年真实生活写照。晚年诗人作画颇多,《霞外诗集》最后三卷诗中有《题画杂诗十九首》、《画意二十二首》,另外,题画单篇诗还有三十首之多。
《霞外诗集》最后一卷卷末有《偶成》诗一首,不仅可见诗人七十一岁时的处境、心境,亦可作为今传十卷本《霞外诗集》所收诗作的最晚断限:“楼头迭迭来青山,开轩为我一破颜。城中合沓十万户,奔趍庆吊无时闲。老夫七十今踰一,谁能对此长戚戚。但恨难逢阮步兵,眼底看朱却成碧”。
另,《诗渊》收马臻《霞外诗集》集外诗中,有《信笔》、《杨柳》二诗,不仅可做为推断其卒年的依据,亦可考察他七十三岁时的生活、心情。《信笔》:“偶落红尘应世缘,转头七十又三年。诗穷未有惊人句,囊罄元无使鬼钱。栩栩蝶迷春草梦,冥冥鸿入暮愁烟。平生要适箪瓢乐,拟共轻肥恐未然。”《杨柳》:“当年手植正朱颜,一瞬光阴七十三。今日水边添几树,待他过屋我何堪。”73岁的诗人,虽满怀悼穷伤老之情,但身心尚康健,他的去世,当在这以后的数年间。
参考文献:
[1]杨镰.元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潘 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