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杭大运河是中华大地上流动的文化,它为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带来了无数财富与机会,也养育了无数名师大家。本文以时间为轴,撷取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来展现运河两岸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与繁荣景象。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 古典文学 脉络
京杭大运河是我们的生命之河、智慧之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华大地上流动的文化。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它在见证两岸地区政治、经济兴衰发展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现象。大运河用它那营养丰富的甘甜河水养育了无数的文人骚客,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典佳作。可以說,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始终依傍着运河,各朝各代作家以运河沿岸人们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创作,同时也通过文学思想与作品的传播使运河文化得以世代传承。本文将以时间为轴,撷取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来展现运河两岸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与繁荣景象。
一、先秦两汉时期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运河最早的开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邗沟是我国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是吴王夫差组织开凿的。接下来,菏水、鸿沟等水域的打通,为中原大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与可能。
诸子百家争鸣是我们文学史上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儒、道两家思想对整个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深远影响。而孟子、庄子等仙人哲者都是生活在运河两畔的。到了秦汉时期,运河区域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文化中心,雅俗文化都得到了充分发展。汉赋是这一时期最有特色且仅在汉朝蓬勃发展并流传大量作品的一个文学样式。贾谊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都是流传甚广的大赋作品;司马相如运用华丽的辞藻,铺张的手法,极尽描写之能事,引经据典,张扬了大国风采,帝王气象。“臣之所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峍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上则丹青赭恶,雄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昆吾,城功玄厉,硬石碔硖。其东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菊菖蒲,江蓠蘼芜,诸柘巴苴。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阤靡,案衍坛曼,缘以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卑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雕胡,莲藕觚卢,庵闾轩于;众物居之,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巨石白沙;其中则有神龟狡鼍,蟪瑁瞥鼋。其北则有阴林;其树楩抩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其上则有鹓鹅孔鸾,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蠼蜒貙犴。”
提到汉代散文,万不能落下被鲁迅誉为“千年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在蒙受不白之冤后没有选择大无畏地离开人世,而是卑微地活了下来,这正是因为他心中有远大的志向,这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品质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奇的《史记》。《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第七》记载了从上古到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了司马迁对治水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在此书末篇,司马迁提出“甚哉,水之为厉害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对水利问题的重视与关切。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剧烈冲突和变革为文学的活跃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基础,运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运河流域出现了大批颇有成就的文人,他们对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曹操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才气纵横的诗人与文学家,尽管留世作品不甚多,但不乏脍炙人口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写得如此大气磅礴,苍劲雄健。曹操不仅开拓疆土,创建国家,在文学史上也有着深深的影响力。他开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先河,成为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同时,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也都有很深的文学建树。曹丕不仅有诗作留世,他的《典论·论文》更是为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奉献了巨大力量。曹植的诗歌多为五言,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辞采华茂,影响颇深。
除了三曹父子,建安文学的其他代表作家被统称为“建安七子”,他们均生活在运河沿岸,且经常在运河河畔举行集会活动,饮酒赋诗,讨论文学。曹魏时期的邺宫西园、西晋时的金谷之会、东晋的兰亭集会均在运河沿岸留下了诗人大家的佳作踪影,令后人追忆怀念。
三、隋唐时期
大运河在隋朝得到了全面的开凿与修整。隋炀帝期间,兴建了通济渠、永济渠,重修了江南运河和山阳渎,使水上交通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全国的运河网。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随着大运河的开凿与通航,运河沿岸兴起了一座又一座新的城市,繁荣了经济,传播了文化。在诗歌史中也流传着诸多以运河两岸城市生活为背景而创作的诗篇。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出了江中岸头两处风景,抒发了思乡恋园的浓厚情怀;张祜的《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全诗以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衬托出了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提到了与运河兴衰息息相关的扬州城。至今,在柳絮飞舞的日子里,人们总还是有着去扬州看古运河的冲动。
四、宋元时期
北宋时期大运河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先后整治开凿了汴河、惠民河、广济河、金水河以及江淮运河、江南运河、两浙运河等重要水道,把江浙、两淮、荆湖等南方地区与河北、京东、京西以及京畿等北方地区连接起来。到了元朝,更进一步开凿打通了河北、山东段运河水道以通江淮地区。到了宋元时期,运河在漕运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文学总是为反映现实而生的。随着漕运的繁荣发展,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相关作品。王禹偁用文字记录了运河漕运的繁荣:“江南江北连王畿,漕船帆樯去似飞。”同时,他也看到了运河的频繁治理的利与弊:“狴牢未空歇,堰埭劳修营。衰病力不支,懒慢性已成。虚花满双目,素发添几茎。”
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父子、曾巩等对宋朝文学发展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多生活于运河两畔。他们用自己的笔触反映运河沿岸百姓生活,歌颂运河给朝廷、地方政府带来的无限便利,同时表达对百姓修建运河辛苦付出的赞誉与同情。
随着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这里成了“人物繁阜”之地。同时,瓦舍勾栏的设立、說书艺人的增多、市井观众的捧场,话本文学应运而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宋元话本数量丰富,而且很多内容对后世作品影响颇深,《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說名著均有宋元话本素材的再利用。
五、明清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大运河在南北贯通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河道治理与疏浚,并且形成了系统的运河管理制度,使运河的开发达到了鼎盛,运河在中国大地上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力量,为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无限便利与宽广舞台。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运河文化的滋养下,运河两岸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艺术家。同时,文学艺术的传播周期也越来越短,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明清时期,尽管诗歌、散文不再是文坛的主流体裁,但其发展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由于大运河的南北贯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活跃了人们的思想思维,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诗人、作家,其数量远远超过唐宋两代。同时,随着运河贯通,更加方便了人们的往来与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各种诗歌、散文流派,构成了诗文在这一时期发展的独特景象。明初文坛上称霸的是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其诗文多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形式上较为平庸呆板。因此,尽管台阁体的代表人物多为大学士、宰相等高官要职,也未能辉煌长久。取而代之的是前后七子。前七子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聚集在京师,倡议古文运动的“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在他们的倡导下文坛上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文学复古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台阁体的统治地位。后七子活跃在嘉靖、万历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把文学复古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提倡“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创作上以模拟古人为能事,过高地夸大了模仿之功效,最终遭到了唐宋派的反对。唐宋派是明嘉靖年间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诸子学习唐宋古文,其代表作家归有光提出“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在创作上,强调“独抒胸臆”,主张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为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感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明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小品文作品,其中张岱贡献突出。还有不得不提的《徐霞客游记》以细腻的笔触、清新的格调记录了徐霞客走遍祖国山山水水的奇妙历程。
中国文学史发展到明清时期,小說在古代神话小說、汉晋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說、隋唐的传奇小說、宋元的话本小說发展的基础上成为了文坛的主角。而明清小說的主体正是运河流域小說。据朱一玄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說总目提要》实际著录明清文言小說1195部(另有113部同书异名),能够断定作者籍贯或小說地域背景的有930部。其中,有667部出自运河流域文人之手或反映了运河文化,约占71%,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比例。
京杭大运河在祖国大地上绵延地流淌着,为两岸人民带来过无数财富与机会,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财富,值得我们细细享用与品读。
参考文献:
[1]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史念海,中国的运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3]朱金坤,运河文化(共六册)[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4]赵维平,明清小說与运河文化[J],江海学刊,2008(3).
[5]田秉锷,《金瓶梅》与运河文化[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4).
[6]王振兴,运河文化背景与《水浒传》的创作[J],菏泽学院学报,2006(6).
[7]李泉,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作者:周杰,北京物资学院外语学院文化传播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