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梦十夜》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备受关注的一部作品。作品由十个相对独立的梦境构成,包含了漱石对爱情、艺术、命运、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也充分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忧虑、不安。尤其是第七夜,作者把故事设定在一只无法知道目标的大船上,细致地刻画了“我”担忧、害怕、孤独、寂寞至于自杀,继而后悔的心路历程。也表现了作者漱石自己苦闷矛盾的复杂心曲。
关键词:第七夜 船 寂寞 担心 死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许多作品从发表之初到迄今为止的近百年来,都一直深受日本国民的喜爱,还常常被当作范文选进各种各样的日本国语教材里。《梦十夜》是漱石于1908年发表在《朝日新闻》上的连载小说,小说既具有漱石前期作品幻想、讽刺的风格,又含其后期作品写实、厚重的特点,同时为其后期作品开拓了新的立足点,在其众多作品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部备受瞩目的作品。《梦十夜》由十个相对独立的梦境构成,包含了漱石对爱情、艺术、命运、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也充分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忧虑、不安。尤其是第七夜,作者把故事设定在一只无法知道目标的大船上,细致地描绘了自己担忧、害怕、孤独、寂寞甚至于自杀,继而后悔的心路历程。构思巧妙,思想深邃、含义丰富、寓意深刻。本文旨在对第七夜进行考察,解读。
一、关于大船的解释
作品一开始写道:“不知怎么回事,我已坐在了大船上。”{1}简单、独立成段的一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了作品“梦”的特点,也说明了一种既定事实,即“我”已经不明不白、稀里糊涂地置身于一种状况了,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渺小、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这只船每天每夜毫不停歇地吐着黑烟劈波斩浪向前行驶,并且发出令人可怕的声音。但是我不知道它要驶往哪里。”关于船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简单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说法如下。
日本评论者驹尺喜美认为,船是人生的象征。他说:这一篇(指第七夜)诉说了人们乘坐上了“人生”之船的不安和恐惧。人生或者说生存就像这只船一样,我们不知道要去向哪里。实际上认真反复思考的话,人生不就是不知目的、不知去向地、一天天地随着时间向前走吗?我觉得这是一篇寄托了漱石对生的不安的故事。{2}日本近代文学研究者坂本浩不仅把船看成“人生”,还给大船附加了其他两个意思。他在《〈梦十夜〉的理念和构造》里写道:与太阳静静地东升西落的第一夜不同,在这里(指第七夜)追逐岁月流逝的船(人生)成为中心……这也是徘徊于东洋和西洋之间的、没有明确目标的随波逐流的近代日本的写照,也是漱石的文明观。{3}
伊豆利彦解释说:第七夜的船表现了不知目的、只是一味前行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的人类世界。{4}佐佐木充的观点和伊豆氏有些类似,他分析说:这只乘载了形形色色人物的大船,与其指“人生”,不如说是指时间,是无始无终、也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时间。同时也指空间……就像水手唱的歌里显示的一样,西方的极限是东、东方的尽头是西,其实“东”和“西”都是“无限的”,无限的时间在无限的空间里推移。{5}
许多中国的读者也认为,大船象征当时力求全盘西化的日本社会,也有的主张说是漱石受当时社会的影响,在文学思想方面开始向西方世界一边倒,及至伦敦留学后才发现一味西化对日本并不适宜,大船就是这种还处于矛盾中的文学观的体现。总之关于船的认识有很多,主要说法大体如上,指人生,人类世界,近代日本的写照,漱石的文学观,时间等等。确实这些观点都各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无论是指人生、人类世界也好,是指近代日本、时间等也罢,这只吐着黑烟劈波斩浪向前行驶,并且发出令人可怕声音的船,这只“自己”置身其中却不知道它要驶往哪里的船主要是象征区别于主人公“自己”的外部世界,是“自己”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外部存在。这个外部世界何时形成,将来怎样,身处其中的“我”既无从知晓,更无力改变。那么,处于这种外部世界、现实环境的人们和“自己”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二、三种乘客
故事在描写完大船,及“自己”和船夫的对话之后,因为不知道船将驶向哪里,何时上岸,内心更加担忧和不安,甚至想到,与其呆在船上,不如以身投海,接着重点描写了三种乘客。第一种是一位倚栏哭泣的女人。“天色阴暗,船身摇晃不定,我看见一个女子倚着栏杆,不断哭泣。也瞧见她擦拭眼泪时用的白色手帕。她穿着印花洋装。看到她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悲伤的人不只我一个。”一个打扮不俗的女子在伤心地抽噎,是因为悲惨的身世,无望的爱情,还是和“自己”一样,担心船的去向及靠岸时间?总之,不知什么原因而哭泣不已的女人,不仅使我产生“与吾心有戚戚焉”的同感,也使我进一步感到人世的无奈、凄凉和可悲。
第二种是一个异人一样的神秘人物。“一个晚上,我来到甲板上独自仰望星空,一个人走过来,问我是否懂得天文学。我因为无聊寂寞甚至想到了死,觉得没必要了解天文学,所以,沉默不语。于是,他给我讲了位于金牛座顶部的七星的传说。并且说星星、大海都是神灵创造出来的。最后问我信仰神灵吗。我凝望天空,沉默不言。”这位奇人信仰神灵,并且不厌其烦地跟我唠叨,过于热心地给“我”讲解,希望“我”也能够相信宗教,但是对于无聊透顶的“我”来说,遥远的神灵也帮不了我,于是“我”闭口不应,根本不予理睬。
第三种是一对年轻男女。“有一次,我去沙龙,看到一个衣着华丽的女子相向而座,弹着钢琴,一位个头高大、气宇轩昂的男士站在她的旁边,正引吭高歌。年轻男子的嘴巴看上去大得惊人。两人的样子,看上去好像是完全无视两人以外的其他事物的存在,也好像甚至忘掉了置身船上。”这一组男女完全沉醉于自己所做的事情里,忽视了其他的存在,忘记了自己的处境。而“我自己”却做不到,“我”忧虑船的目标,想早日靠岸,过上踏实的生活,不能像第一种人一样一味地悲伤哭泣,也不可能像第二种人一样,把自己寄托给虚无缥缈的神灵,更不会像第三种人一样,忘却其他一切,只顾眼前,自私地活着。
其实作者描写的三类人物代表了三种人生观。埋头哭泣的女人,代表着悲观主义,那位奇人可以说是主张信仰宗教的典范,两个青年男女则是极端个人主义的典型。在当时处于急剧变革时期的日本,这些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生认识,但这与关心现实、关注文学、严于剖析自己的漱石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三种人的人生态度并没有对“我”产生什么积极影响,反而使“我越来越感到无聊。终于下定寻死的决心”。然而,就这样轻易死掉,离开这个世界吗?作者接下来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我”。
三、矛盾的自己
由于身处一种不知的方向,永无止境的外部环境,与周围的人们又不能进行心灵的交流,“我”不安、孤独、寂寞得无法自拔,决定赴死,想以死解脱。“于是,在一个夜晚,四周无人的时候,我毅然跳入海中。可是就在我双足离开甲板,与船断缘的那一刹……我突然珍惜起自己的生命,从内心深处想停止这种行为,可是,太迟了。无论情愿与否,我必定沉入海底。只是船看起来很高,虽然身体离开了船只,可是脚却不容易落入水中。但是没有任何可抓之物。渐渐地离水越来越近,无论我怎么缩腿,还是距水更近了,水的颜色乌黑乌黑。”这一段从动作行为、心理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自己临死前的挣扎。自己决定毅然赴死,可就在跳离甲板的刹那间突然后悔,想要抓住一些救命的东西,却连根稻草也没有,只有愈发靠近的令人可怕的无尽的黑海。读来使人全身紧张,毛骨悚然,近乎窒息。
在此期间,大船一如既往地吐着黑烟向前行驶。“我才醒悟到,即使不知船只将驶往何方,自己仍然应该待在船上。可是,我已无法实施悟后的道理,只能怀抱着无限的悔恨和恐怖,静静地坠向黑浪中。”由于种种原因“我”终于下定决心自杀。但是在跳离船只的一刹那,“我”突然醒悟,死并不能解决问题,即使死了问题依然存在,倒不如留在船上,也许还有弄清问题的机会。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我”只能眼睁睁地带着悔恨和恐惧,下坠,下坠。这一个“梦”到此戛然而止。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孤独无助、充满矛盾、彷徨于生死之间的人物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让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漱石自己的自我矛盾吧。作为文学家的漱石自幼接受汉文化的熏陶,具有深厚的汉学修养,但在当时整个日本社会“脱亚入欧”的巨大浪潮之中,他最终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汉学,转而学习“洋学”。他去伦敦留学,希望能够把握英国文学的真实面目,却产生了被“英国文学欺骗之不安之念”。并且在回国之后,由于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思想观念,又不得不到以妻子为代表的周围人的理解,和他们产生了疏远感,并加重了神经衰弱。在思想认识方面,他开始时极力主张“自己本位”,即在公平与正义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后来,却喜欢以“去私”的方法自我克制,修身养性,在道德上自我完善。
关于死的认识更是矛盾重重。大正三年左右他给朋友的信里多次提到“弃生择死”的想法,认为死比生更加可贵,人死后才能达到绝对的境地。但在大正三年(1914)十一月十四日给他的弟子冈田耕三的信里却说:“我厌恶生的痛苦,同时更厌恶人为地硬要从生往死过渡的那种异常的痛苦,所以,我不想自杀。”{6}并且在《玻璃门》一书中对一位来拜访自己,商谈自杀的女性说:“这样的话,请不要去死,努力活下去。”还写道:无论多么平凡,与死相比,还是活下去更加适合她。可见矛盾时时存在,处处都有体现,也正是在这种充满矛盾、不安、痛苦的生活里,却仍然坚持认真探索的人生态度,才形成了一个读者心目中伟大作家漱石的形象。
四、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心境
上边已经提到,《梦十夜》写于1908年,当时漱石已经辞去东京大学的教授职位,加入《朝日新闻》,成为专业作家。在发表《虞美人草》后,胃病发作。其创作风格开始由前期的幽默讽刺向更加写实转变。可以说这是漱石身体上、心理上都非常痛苦烦闷的时期。作者在第七夜里,反复提到担忧、担心,也许是担忧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创作,更可能是担忧日本的文化,日本这个国家。明治时代的日本,从经济、文化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全盘西化。这一点从向西驶去的大船、穿印花洋装的女人、懂天文学的异人、弹钢琴的男人等处处都可以看出来。然而全盘西化真的是最为正确的选择吗?曾经抱有极高期望留学伦敦的漱石也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他疑惑、痛苦、徘徊、思索(后来他产生的是对西方文化的失望和对东方文化的重新审视与回归)。
关于毅然赴死却立即后悔这个情节的描写,更加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作者彷徨、纠结的心态。
认真阅读,细心体会,第七夜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它充分表现了作者漱石内心的痛苦不安、彷徨无奈、郁闷寂寞、冲突矛盾。同时也隐约体现了他的文学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死观。可以说漱石通过自己精心营造的这一梦境世界,真诚地倾诉和表白了自己复杂的心曲,深刻地表现了自己的苦闷矛盾,也给读者以深远的人生启迪。
{1} 《梦十夜》第七夜,《日本文学全集夏目漱石》(一),集英社1965年版。下文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2} 驹尺喜美:《梦十夜》觉え书(二),《日本文学志要》第十九号,昭和四十二年十二月。
{3} 坂本浩:《梦十夜》の理念と构造,《成城国文学论集》第五辑,昭和四十七年四月。
{4} 伊豆利彦:《梦十夜》のための试论(上),《日本文学》第二十卷第三号,昭和四十六年四月。
{5} 佐佐木充:《〈梦十夜〉解析》,《带■大谷短期大学纪要》第八号,昭和四十五年十二月。
{6} 《文艺读本夏目漱石》,河出书房新社1975年版,第194页。
作 者:贾会晓,文学硕士,开封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日本文化。
编 辑:郭子君 E-mail:mzxsguozijun@163.com
名作欣赏·学术版2013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