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榕 陈静
【摘 要】 本文以渭河流域关中城市的滨河景观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渭河流域滨河城市景观建设模式的总结,根据西安城市现有建设基础、未来城市规划条件,提出西安滨渭河区域景观的规划设计模式应从渭河流域地区整体出发,结合城市空间结构、产业构成等因素,打造承启历史,顺应自然的滨河景观,成为城市扩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纽带。
【关键词】 渭河流域 关中地区 滨河景观规划
基金项目:基于渭河流域整体生境安全约束下的关中地区跨河城市滨水空间建设模式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12JK0897.
1 背景
西安地处关中腹地,东至零河与灞源山地,西至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地;南以北秦岭主脊为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等相邻。自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提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后,西安遂成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今后还将建设西咸新区以扩大西安城市范围,到那时渭河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河。西安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动了关中城镇的共同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与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关中地区的核心问题;其中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尤其是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更关乎着渭河流域整体生态格局的安全。
2 渭河流域关中城市滨河景观规划面临的问题
渭河流域包括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流经城市包括:天水、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除天水外,其余四个城市都属于关中地区,并处在渭河中下游;渭河从整个流域来看,上游的水少,之后流经黃土高原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到了中下游,水质浑浊并产生大量淤积;城市化的日新月异直接导致渭河水系以及沿岸区域环境迅速恶化,应该属于城市滨水区域的优美景观被两岸稀疏的植被和大量的生活垃圾代替;河流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生态问题在渭河关中段体现的尤为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河道硬化。由于城市建设对滨河区域的改造,如修建堤顶路、将河道改弯为直等措施对河流的岸线进行人工硬化,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从而影响了河流的自身的净化与修复能力。
(2)水质恶化。由于河岸周围的产业空间布局分布不合理,许多化工产业沿河修建导致了水质恶化,与上游修建水坝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都成为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两岸的农业和生活用水排进渭河也导致相同的问题。
(3)沿岸景观遭到破坏。由于河道周围的工业园区和居住区的开发,出现了大量的人工造景,缺乏整体控制,使得河流自然生态景观无序化,破坏了原本的景观连续性,丧失河流特色及风貌。
(4)水体系统生境受损。渭河的城市化加速了滨河区域的生境恶化,河流水质污染,河道萎缩,河滩裸露,湿地骤减,动植物物种减少、多样性缺失,河流的自愈能力缺失,引起洪涝灾害。1
渭河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不仅仅影响了城市的开发和渭河水系自身生态系统,更波及到整个关中地区的生境安全,所以有针对性的滨水区景观规划是维护整个区域生态完整的保障。
3 城市结合河流的生态化景观规划
渭河流域关中城市属于我国北方内陆型滨河城市2,在水资源缺乏、生态格局支离破碎的情况下,对于滨河区域的景观规划都需要在以生态为优先的基础上进行,渭河水系既保证着两岸居民的衣食,同时更重要是维护关中地区的生态安全大格局,一旦部分支流水系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就会牵连渭河整体,总之渭河滨水区所面临的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区域的开发利用,也抑制了城市的发展。3
西安城市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更应以整个关中地区的生境格局为出发点,在借鉴渭河流域关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优秀案例同时,针对渭河西安段的特点做出应对措施。
3.1 渭河流域关中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对比
纵观渭河流域的大中城市,宝鸡市早在90年代就制定以自然融合城市的滨河景观建设现今已相对成熟,概括来说可以总结为“滨河路—缓坡—公园(绿地)—步行小道—绿地—河道”的片段模式,由许多滨河公园串联起各个不同特色的段落景观形成完整的系统;咸阳市自2000年以后开始加速进行渭河两岸的城市建设,滨河区域的景观设计属于大开大合模式以刚性堤岸为主,“滨河路—陡坡—公园(绿地)—河道”的片段中以咸阳湖及其周围的广场、公园为主体周围有相应的绿地环绕(图1);渭南市与杨凌由于城市发展缓慢,不急于扩张至滨河区域暂时没有相应的景观规划。
宝鸡与咸阳的滨河景观设计是根据城市不同的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手法,城市化的河流需要有其亲水性来带动居民参与其中,形成综合性的堤外景观和多样性的堤内景观设计。
3.2 西安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
通过借鉴宝鸡与咸阳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结合西安(西咸新区规划后)城市本身现有的景观生态格局、渭河现有的自然景观要素,对现有的渭河西安段滨水区域进行规划设计。采取的方法是:
河堤两岸:
(1)根据渭河两岸不同的景观基质以及河流的生态系统,将其按照功能的分段:生态湿地(涝河湿地)+城市游憩(咸阳段)+历史文化、生态田园(草滩及秦宫遗址)+城市游憩(西安段)+生态湿地(浐灞湿地及泾河湿地)。
湿地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型湿地公园对不同的城市片区进行链接,再由小型湿地对较大的片区进行链接,组成一个系统,成为整个片区一个共有的特点,同时各个片区仍具有自己相应的景观特色。
(2)根据各片区不同功能,打造具有亲水性的公园群落。河流的城市化应充分融入城市的主体—居民,使其具有亲水性并带动区域发展。
河堤内:
(1)对河道主槽湿地的改造。主槽湿地不仅对生态系统具有恢复作用,并且会吸引不同的鸟类在此进行栖息,打造自然的生态景观。
(2)堤岸防护绿带+生质农场。根据渭河西安段的特色,针对河道周边生态绿道的完整性修建防护绿带,并对周围的水体污染加入生质农场部分,作用是过滤两岸注入的污染水体,将进行处理的水通过生质农场的再次过滤排入渭河中,打造堤坝的净化系统。
(3)添加相应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在添加不同的再生能源系统同时也丰富了河堤内的景观,例如运用风车发电,以及一些太阳能装置,其装置本身就是一种景观。
(4)结合相应的活动。河堤两岸要加入亲水性的设计,河堤内部更要加入居民的活动带动河堤内部的可参与性,除了观赏性景观还可以添加的活动比如沙滩排球、沙雕展示、跨河可建造大型器械娱乐场所、堤内露营等。
4 结语
对于北方内陆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首先要保持生境稳定,其次在滨水景观的打造上还要修复已经被损坏的部分;生态环境系统较为复杂,但是具有针对性的规划就会得到多样化的景观;西安城市化进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城市的扩大带来的是大都市,但不应造成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西安城市化前行中的重要一环,除了在景观结合生态的基础上进行,还应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层面,增加景观的人文价值。我们还在通过对滨河区景观规划优秀案例的研究,不断对该区的设计进行摸索,期待着为大西安的未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张定青,胡欣,周若祁.关中地区渭河南岸小城镇发展与河流水系相互关系研究[J].建筑历史,2008:10
[2] 杨春侠.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
[3] 刘敏,刘蓉.由宝鸡渭河滨水区规划中的几个问题看北方城市滨水区规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3
建筑与文化201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