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传播四要素

2013-04-29 05:11:18张兰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四要素传播

摘 要: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民间艺术,其延续、发展离不开传播的影响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对影响民俗艺术传播的四个要素,即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考量,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民俗艺术的有效传播和传承发展。

关键词:民俗艺术 传播 四要素

“民俗艺术”,特指“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民间艺术中融入传统风俗的部分。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是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①。民俗艺术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传播。第一,民俗艺术蕴含着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深厚的民间风俗、习惯信仰等文化信息,承载着民族精神、理想追求等丰富内涵,需要借助传播得以延续;第二,民俗艺术是老百姓借以慰藉心灵、抒发情感愿望、憧憬美好未来的最好渠道,需要借助传播得以流布推广;第三,民俗艺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独特性和封闭性特点,需要借助传播进行交流对话;第四,民俗艺术凝聚着普通民众的集体智慧和民族精神,借助传播可以重建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从传播学角度入手,为民俗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对影响民俗艺术传播的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媒介四方面进行分析考量,将有助于推进民俗艺术的有效传播和传承发展。

一、传播环境

传播环境是民俗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共同的地域环境、风土人情、语言表达、民族信仰构成了民俗艺术的传播环境。农耕时代,束缚在土地上的广大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文化生活均围绕“以农为本”的观念,加之交通阻塞,信息封闭,民族地域间缺乏互动,造成了民俗艺术生存空间的相对狭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差异,正所谓“八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俗艺术的地域性具有“顽固性”特点,这也是民俗艺术最为本质的特性,且不易随着时间流逝、空间转移、人员变动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它是保持民俗艺术独特性的根本所在。也正是这种“顽固性”,使民俗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不失本色。可以说,相对封闭的传播环境很好地保持了民俗艺术的稳定性、原生态性,但同时也限制了民俗艺术的传播交流和传承发展。

时代变迁,经济与科技的繁荣发展引起民俗艺术传播环境的改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民间环境的嬗变。民俗艺术生成于农耕背景下,其传播的环境是民间。传统语境中,“民间”是与士大夫、官僚阶层构成的“官方”相对应的概念,是用来指以耕作为主的农民和以经营为主的市民。“民间”和“官方”的分野在持续几千年后于20世纪初随着现代社会体制兴起而被打破。“民间”的概念悄然发生变化,新户籍制度和工业文明带来的城乡时空观念差异,滋生出城市优于农村的倾向。从此城市人不再把自己生存的空间视为“民间”,“民间”被缩小、窄化为专指“农村”以及在农村形成的一系列带有传统色彩的制度和观念。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民间”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被改变,国家体制改革,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农村人员流动到城市,支援城市建设发展,城乡居民之间界限愈来愈小,生存空间的融合,导致“民间”概念突破“农村”而被扩大化,“新民间”由此产生,主要涵盖城市与农村的广大领域,城市里操各种职业的市民,包括以体力和普通职业为主的蓝领阶层,以知识型的劳动为主的白领和专门的知识群落。农村中以传统耕作为主的农民以及以农为主,亦农亦工亦商的农民都是新民间的构成成分。② 新的民间环境形成为民俗艺术的对话交流、传播传承提供了新的时空环境,与此同时也导致某些民俗艺术的流失变迁,如何在新民间语境中谋求民俗艺术的主动发展是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第二,交流平台的拓展。农耕时代,由于地域封闭、交通阻塞、信息流通不畅,导致民俗艺术传播空间相对狭窄,不同民族之间很少发生交流。但社会的发展进步,打破了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境况。首先,国家文化政策的倡导,促使各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成为可能,为民俗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使承载着民俗文化、民族心理、民间信仰的民俗艺术由“封闭”转向“公开”,在同台献艺、尽展民俗艺术的特色的同时,增强了对各种民俗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其次,當今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民俗艺术传承保护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得民俗艺术“老树”发“新芽”;各类大型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博览会、体育赛事等活动为民俗艺术传播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再次,现代媒介的更新换代和主动参与,使民俗艺术传播交流由“现实”走向“虚拟”,不同国家、民族、地域间的民俗艺术传播跨越时的空障碍和文化的阻隔,实现了麦克卢汉“地球村”的美好愿景。最后,精神消费需求的增长,使得民俗艺术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充裕丰盈,精神追求也愈发强烈,空虚的精神企盼抚慰,迷茫的心灵渴望回归。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为满足精神消需求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民俗艺术传播环境得以拓展。

但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是,消费时代的民俗艺术却被披上了商品的外衣,原本对神灵的祈祷仪式、驱魔祛病的象征物、蕴含理想愿望的祝福转化为商品被出售,而变味成为谋取经济利益的生财之道。民俗艺术的功能在蜕变,当民俗艺术以商品形式被传播而获得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正在悄悄滑入另一个的极端,成为经济的附庸。③ 由此不仅不会拓展民俗艺术的传播环境,相反还会促使民俗艺术更快地走向衰竭。

二、传播主体

民俗艺术传播得以实现,离不开传播主体的参与。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也是延续文化艺术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农耕社会的民俗艺术传播主要在直接从事民俗艺术创作、表演的师徒之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展开,呈现出单线传播的特点。然而现代社会民俗艺术的传播主体却是一个多元化、复杂化的多层级群体,包括从艺者、研究者、收藏者、管理者、出版者、爱好者、普通民众等,共同推动着民俗艺术的持续传承。④ 民俗艺术传承人同时也是传播者,不同的身份地位对民俗艺术传播所发生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1.从艺者 他们是民俗艺术的直接传承人,直接参与民俗艺术的生产、表演和创作,对历史传统的承继,前人技艺的经营,地域特色的长期坚守和行业规约的遵从,使不同门类的民俗艺术技艺、门派风格、特色带着深刻的“顽固性”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从农耕时代到现代社会,从艺者都身兼传承与传播双重身份,言传身教是他们所采用的最早的、最基础且一直沿用至今的传播方式,无论是民俗造型艺术在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流程、设计制作、独门诀窍、行规禁忌以及应用场合等,还是民俗表演艺术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都是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徒弟的心领神会、亲身实践,才逐渐领悟掌握要领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才使民俗艺术更好地生存、延续下来。

2.收藏者和研究者 他们对于民俗艺术的把玩、品味和研究仅次于直接从艺者,位于民俗艺术传播的第二层级。收藏者主要以某类民俗艺术诸如剪纸、木板年画、皮影、玉雕、紫砂壶、纸马、风筝、女红制品等固态民俗艺术作为收藏对象,通过陈列、展览等活动,来扩大某个品类民俗艺术的社会影响,引起人们对民俗艺术的关注进而增强人们传承保护民俗艺术的观念。民俗艺术研究者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宏观上对民俗志、民俗艺术史、民俗艺术论进行学科性质的理论阐发;微观上以某一类民俗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搜集资料、参与活动、文献审读及分析统计等,对其历史、功能、价值、应用、市场、传播、审美等范畴进行研究,进而厘清民俗艺术史的衍变和本质规律,在理论层次上引导民俗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3.民俗艺术工作者和出版者 他们对民俗艺术传播主要出于工作责任感使然,应属民俗艺术传播是第三层级。传统的民俗艺术记录保存方式简单、粗略,不利于民俗艺术的留存和传播,现代民俗艺术工作者和出版者,能够利用各种技术和措施使民俗艺术作品更好地得到保护,免遭遗失和损坏。民俗艺术工作者,包括民俗博物馆或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工作人员、民俗艺术文化产业或民俗艺术市场的经营管理者等;出版者系指从事民俗艺术书刊的编辑者和出版者,通过不同形式的民俗艺术研究论文专著、杂志丛书、光盘音像等介入民俗艺术传播。民俗艺术工作者和出版者通过各种方式从民俗艺术的外部,广泛而集中地展示和再现民俗艺术的形态和传承现状,进而扩大了民俗艺术传播的范围、影响力和传播效应。

4.民俗艺术爱好者和普通民众 他们是民俗艺术的大众欣赏者,更是民俗艺术传播的最大促进力量和深厚源泉。千百年来坚持不懈、无怨无悔地参与和坚守民俗艺术,贴窗花、挂年画、看乡戏、赏花灯、唱歌谣、扭秧歌、赛龙舟……他们才是民俗艺术传播的根基。正是由于他们的享用、参与和传播,才使人们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不会忘记民族文化传统,并引发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使得民俗艺术长盛不衰、永葆青春。

可见,民俗艺术传播离不开从艺者的直接承继,更离不开收藏者、研究者艺术工作者、出版者、爱好者以及广大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民俗艺术传播正是在他们所凝聚的合力之下获得持续长久、生生不息繁衍发展。

三、传播信息

“传播”是个外来语汇,英语译为“communication”,含义为“共有的”“共同的”“公共的”和“共用的”等,15世紀演变为现代词形,包含“通信”“会话”“交流”“交往”“参与”和“交通”等多种含义,19世纪成为日常用语,多指的是人们传递或交流消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⑤ 可见,作为传播学基本概念的“传播”,主要指“精神内容”的传布。“精神内容”是一个包含消息、观点、感情、思想、态度等集合概念,可简称为“信息”。因此所谓的“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而“信息”⑥,指的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表述。传播与信息是密不可分的两位一体,不存在不“传播”的“信息”,也没有无“信息”的“传播”。

将传播与信息的关系应用于民俗艺术传播完全适用。民俗艺术本身即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信息集合体,它承载着民俗信仰信息、地域文化信息、民族精神信息、语言表述信息及艺术传达信息等诸多方面。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传播,民俗艺术传承也离不开传播,从古至今,纵贯整个人类历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横跨整个人类社会。

民俗艺术传播的信息具有四个特性:(1)共享性:民俗艺术为人类所共有、共享,缘于人们对民俗艺术的认同、理解以及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我们想要在一起”的共同愿望,这是一种“心”共有,而非“物”的共有。民俗艺术传播,正是对“共享”的建构。美国著名传播学家W·施拉姆说:“我们在传播的时候,是努力想通谁建立‘共同的东西,即我们努力想‘共享信息、思想或态度。”⑦ 这种共享,既是民俗艺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归宿。(2)继承性: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不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观念更新,民俗艺术信息的“顽固性”,总是保持、坚守着某种不变的程式化的特质,使民俗艺术成为它自己并世代相传。(3)媒介性:民俗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某种媒介方可实现。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渐进发展,使得传播媒介不断更新换代,从示现的媒介系统(包括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摄影灯)——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⑧ 日趋丰富的现代传媒和体外化信息系统传达,给予民俗艺术信息多重解读平台,使民俗艺术能够超越时空限制实现跨地域、跨文化的对话交流。(4)象征性:民俗艺术信息的展现方式是各种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是饱含特定观念内涵的符号,并不直接指示事物自身的表层含义,而是隐喻某种人为的主观意念,或寓寄求生、或趋利避害、或启蒙教化等,象征这种文化创造方式、意义和本体间不具直接的因果关系,而相似的联想和文化认同为基础来建构自身的“密码”。

四、传播媒介

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运载手段或工具,如声音、表情动作、文字、图像、书籍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均称为“媒介”。以传播技术、手段为着眼点,传播可分为两大类: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

亲身传播以人体自身为媒介,尤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而以表情和动作等为辅助手段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是社会生产力低下、信息手段落后的产物。民俗艺术传播起初主要采用亲身传播方式,这是一种“言传身教”式的传播方式,有利于保持民俗艺术的纯粹性、地域性和独特性风格,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存在传播速度缓慢、传播范围狭窄、传承人数有限等问题。

大众传播是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即报刊、广播电视等为手段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是社会进步、技术发展、信息越来越走向流通畅快的衍生物。大众传播媒介“家族”主要有两大类:(1)活字(或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特点是以文字(或图片)为传播手段。印刷技术实现了传播中“量”的增加,拉开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序幕。(2)声像媒介:电影、广播和电视,可视、可听、声像一体,真正引起了大众传播“质”的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介。大众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信息数量多,传播信息质量(清晰度、保真度)好等优点。美国评论家W·李普曼曾在其名著《舆论学》中提出过“两个环境”理论,一是现实环境,一是虚拟环境,并创造性地指出大众传播的作用,即现代社会中“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主要是由大众媒介造成的。换句话说,现代人和现实环境中插入了一个由大众媒介构筑的巨大的“虚拟环境”或“媒介环境”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虚拟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与日俱增,人类对于大众媒介造成的虚拟环境的依赖性已经超越对人类自身所存在的现实环境的依赖程度。

大众传播使民俗艺术传播获得了新的生命和发展契机,关于民俗艺术的各类印刷品、录音录像、影视作品、民俗艺术专题片、纪录片、民俗艺术网站、民俗艺术资料库、数字民俗艺术博物馆等等的渐次出现,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地域的民俗艺术信息,这种跨地域、跨文化、跨时空的传播方式,使民俗艺术在这个被拉纳比喻为“奇妙的放大器”的大众传媒影响之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天地和传承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大众传媒所带来新挑战。大众传媒所营造的“虚拟环境”,仅提供了“虚拟”的信息共享,而无法真正实现实体性沟通和有效性传播,更不可能外化为实际的行动去贯彻实施。现代媒体的多样化、海量信息时刻侵袭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民俗艺术传播很可能成为“昙花一现”或“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人们参与民俗艺术的观念逐渐淡化,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对传统民俗的淡忘。可见,现代传媒对于民俗艺术传播来说好比是双刃剑,在扩大其传播影响、范围、速度等的同时也压缩了其生存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中民俗艺术赖以生存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发生改变,对于民俗艺术传播来说利弊同时存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考量传播环境、传播者、传播信息以及传播媒介对于民俗艺术传播的影响和作用,是为了促使民俗艺术更好的传承、繁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当正视民俗艺术传播环境的改变、充分发挥传播主体的主导作用、理解认识民俗信息的特性以及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传播媒介,这对于民俗艺术的有效传播和民俗艺术的传承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① 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8,(01):75.

② 王廷信.新民间语境与戏曲传播策略的转换[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04):16-20.

③ 单永军.民俗艺术传播研究刍议[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0,(04):35.

④ 陶思炎. 论民俗艺术传承的要素[J]. 民族艺术,2012,

(02):92.

⑤⑧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28.

⑥⑦⑨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6-7,4,56-57.

作 者:张兰芳,东南大学艺术学院2012级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学理论。

编 辑:钱 丛 E-mail:qiancong0818@126.com

猜你喜欢
四要素传播
突显“四要素”构建有效课堂
德育活动课程化需关注的四个要素
浅谈美术教学“四要素”在美术高考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1:16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45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