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选择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策略包括,一是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二是要明确并完善教学目标,三是多种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四是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策略
【作者简介】苏丽芳,女,江西上饶人,上饶市第十五小学教师,小教一级。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教学目的、内容、对象等而选择的手段和组织形式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科特征尤其是授课对象等比较特别,方法的采用就决定了教学效果。本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和经验,思考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1.努力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是广泛多样的,但又具有不稳定的特征,容易发生转移。往往这一时刻还是对这个事物感兴趣的,可是没有多久兴趣就发生了转移,被另一个事物代替了。我们就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让学生形成了愉快体验的“乐”境,才是求知的最佳境界。
2.努力培养好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是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走进课堂的必要保证,教师要鼓励学生碰到问题要勤于思考,当他们看到一个现象的时候,可以凭他们的直觉说出其中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胆量和思维的敏捷性。鼓励学生在解数学问题的时候,不要仅仅满足于一种答案,尽可能的一题多解,并且能从中找出最简便、最合适的一种方法,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有平时做题、写字包括听课的姿势都应该是良好习惯培养的范围。
二、明确并完善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走向教学最优化的重要一步。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但绝不是各种方法的叠加,巴班斯基指出:“每种教学方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但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因此,在考虑将教学目标完整实施时,就必须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最佳功效。以减法的计算为例,认知目标是会用“想加算减”等方法进行减法计算,可以选择讲授、探究、尝试等教学方法;情意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价值观念和意志力等,教师由生活例子引人,学生非常感兴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技能目标是让学生熟练进行减法计算,可以采用练习法;发展目标是激活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发展需求的程度和层次,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超越教材的多种思维方式),采用探究、常识、实证等教学方法;自我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能力,采用独立作业、独立思考、独立检查等教学方法。
三、多种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
在教学方法上,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使教同一年级不同的班,教法也不完全相同,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并把几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使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但有的同志想搞一个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也有的同志想推广某一个教学方法或某一个课堂教学结构于各个年级,使每一节课都按照同样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做法不符合唯物辩证法,还容易束缚教师的手脚,限制教师的创造性,因而不利于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美国C·芮代瑟尔在《小学数学教学》一书中也强调,教学方法因数学课题、所教的儿童以及教师的风格而有不同;教学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把某种教学方法绝对化,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一原则。
四、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必然要求社会各行各业必须讲求效率。同样,教学也必须讲求效率,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由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教学论的研究,有人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系统,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最佳控制,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第一是效果,第二是时间。他强调花费较少的时间、精力以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联合会议拟定的80年代《行动计划》中第四条明确指出:“必须把既讲效果又讲效率的严格标准应用于数学教学。”近几年来,在我国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是人们议论比较多的话题。为此,国家教委曾专门做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规定。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小学教师予以充分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根源在于:低效高耗的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时间全部被教师所占,学生没有练习的时间,教师把作业留到课后,并且作业是简单重复的多,富于启发开智的少,这样就使学习变成了一种枯燥的活动,学生失去了兴趣。学生一旦没有了兴趣,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也就成了他们的负担。因此,在现实情况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主要应该从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来认识,提高教学效果,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潜力应当从改进每一节课的质量上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