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荟萃

2013-04-29 00:44
农村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3年6期
关键词:避孕药乳腺癌高血压

H7N9疫情或随气温升高放缓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公报说,5月初以来,中国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量出现下降趋势,这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中国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有效,比如关闭活禽市场等;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季节变化,H7N9禽流感疫情或许具有与其他禽流感疫情相似的季节性特征,夏季的到来让疫情扩散放缓。

公报说,一些研究表明,禽流感疫情具有季节性特征,与人类季节性流感非常相似。例如,10多年来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观察显示,冬季该病毒在禽类中的活跃程度增加,而夏季来临后则会减弱。 “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当天气变冷时,H7N9禽流感疫情也许会卷土重来”。

美疾控中心建议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包括只吃烹饪熟的肉类和鸡蛋等禽类产品,并且避免与动物接触。(新华社记者 林小春)

医生提醒:抗生素停药数天内慎饮酒

大多数人只知道服抗生素期间不能饮酒,认为停药后就万事大吉了。有的人因为服药期间戒酒数日,一旦停药,甚至会选择大喝一场解馋。

合肥一家社区医院的主治医师罗贝就曾经在春节期间接诊这样的患者。“许多人吃抗生素都很随意,很多药店也违规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出售抗生素,由于缺乏专业的药剂师指导,许多药店在出售抗生素时不会向患者解释清楚服药的禁忌。”罗贝说。

安徽医科大学药剂科王小华介绍,由于饮酒后会扩张血管,导致药物吸收量增多,因此饮酒会导致副作用加大。而部分抗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比较慢,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因此停药后的3~7天内不宜饮酒。

医生介绍,酒精还会加速人体内的酶促反应,也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专家提醒,服药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搞清楚服药的禁忌。(新华社记者 鲍晓菁)

不明发热不要随便服退烧药

在门急诊,医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以“发热待查”收入感染科治疗。所谓“不明原因发热”,是指体温在38.3℃以上,发热持续2周以上,经过医院检查仍然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在临床上,这种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很多,大约占到发热病人的一半,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的都有。

不明原因发热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常见疾病的非典型表现,例如细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淋巴系统疾病、血液病等不典型表现就是发热,在疾病早期,甚至没有其他任何症状;另一类是现有的医学发展水平还没有认识到的疾病。有的病人出现间断发热长达1年之久,入院后接受从常见病到罕见病的逐步筛查,如血培养、骨髓穿刺、淋巴结活检、PET-CT等来帮助确诊,一般花费约2万~3万元。即便如此,仍有10%的患者没办法找到确切病因。有的病人回家后慢慢地发热就自然而然地退了,医生们推断这种发热可能是与免疫紊乱引发的某种病毒感染有关;而也有一部分病人,直到去世也没能弄清楚是为什么发热,究竟是患了什么病。

需要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出现了持续的不明原因的发热,首先要监测体温,确认是否真的发烧,临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总是觉得自己发热,但到医院测量却在38℃以下,这种被称为神经功能性低热,往往与心理因素相关;其次,患者在家不要乱吃退烧药,发热在38.5℃以上再考虑吃药,并且勤于监测体温,做好记录,以便医生了解体温波动情况;另外,不是所有的发热都要吃抗生素,有时服用抗生素会造成血培养阴性增高,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如果持续发热不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病情对症用药。(《扬子晚报》 通讯员 王娟 记者 于丹丹 整理)

无痛检查后开车如同酒驾

许多司机都知道酒驾和药驾的危害,但在医院做完部分检查项目也需要限制驾驶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专家近日指出,对接受无痛检查项目的司机来说,“检驾”和酒驾一样危险。

家住湖北省武汉市的王先生因胃部不适近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胃镜检查,害怕疼痛的他选择了无痛胃镜。做完胃镜检查在复苏室清醒后,王先生准备开车回家,被医生制止了。医生告诉他,做完无痛胃镜检查后24小时内都不宜开车。面对患者的不解,该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詹大兴解释说,无痛胃镜检查为达到催眠作用,会使用微量的麻醉药物,使患者迅速入睡,检查完后即可苏醒。但此时患者体内仍有少部分残留的麻醉药物,此时开车会如同酒驾一样对驾驶员的判断和应急能力产生一定影响,最好检查完24小时后再开车。

詹大兴介绍,除无痛胃镜检查外,接受无痛肠镜检查和无痛人流手术都应在24小时后再开车。而做眼科扩瞳检查的患者也应该在检查后4~6小时再开车,以免因视物不清而造成车祸。

专家指出,医院应加强对这些容易引起驾驶风险医检项目的知识宣传,让驾驶员了解“检驾”的危害。 (《健康报》记者 高翔)

槟榔果中有致癌成分 嚼槟榔可能引起口腔病变

槟榔是否致癌?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专家对152位咀嚼槟榔的人和137位不咀嚼槟榔的人进行了调查,前者患口腔黏膜病变的占84.4%,而后者只占37.2%;据另一组研究证实,咀嚼槟榔者中66%有口腔黏膜病变,其中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占13%,白斑为3.9%,扁平苔藓为5.2%,而不咀嚼槟榔者患口腔黏膜病变者只有1.5%。许多证据支持咀嚼槟榔增加口腔癌的危险性。

彭解英解释,天然槟榔里的槟榔碱和胆碱等虽然具有危害性,但纯粹的药理作用对身体的伤害并不大,若每天大量嚼食,在强碱环境下,才会慢慢烧坏口腔黏膜这样的敏感组织。槟榔咀嚼物中致癌因子还来自于添加剂。该院专家通过对添加剂及混合物的研究证实,这些添加剂中含有的致癌因子和基因毒性剂都存有潜在的致癌性,“主要成分石灰对口腔黏膜组织有刺激,如果吃多了槟榔或者含量超标,就会造成pH值超标失衡,也会烧坏口腔”。(《长沙晚报》记者 唐江澎 通讯员 罗闻)

当心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

高血压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即所谓的高血压肾病。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良性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肾小动脉硬化。良性肾小动脉硬化是长期高血压导致肾脏小动脉玻璃样变,从而引起肾缺血性改变,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受损,最终可致肾脏纤维化和肾功能衰竭,病理改变程度与高血压病程的长短及严重程度有关。而恶性肾小动脉硬化是由于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引起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纤维素样坏死,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可发生肾脏改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硬化亦加重,但常常是一个缓慢、隐匿的过程,容易被忽略,直到病人有了恶心、无力、夜尿增多等症状或体检才发现肾衰竭。高血压肾损害在初期有一些危险信号,比如夜间尿量增多,通常在夜间入睡以后要起床排尿2次以上,且每次尿量也较多,夜间的尿量超过全天的一半以上。另外也可发现尿中泡沫有些增多,但大多不明显。高血压病常会引起肾损害,肾脏病变同样也可引起血压升高,两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患者引向尿毒症。所以有高血压的病人一定要重视血压的监测,通过降压药将血压调整到理想的水平,此对保护肾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有高血压病的病人一定要定期体检,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并及时给予治疗。

反过来,肾脏病也会引起血压的升高。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或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血压增高的程度常常与肾功能受损的程度有关,严重肾功能不全时高血压常常难以控制,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需要多种降压药联合使用。(《扬子晚报》)

中国疾控中心:1.3亿人不知自己患高血压

记者日前从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中心获悉: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2010年,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5%,60岁及以上老人高血压患病率为66.9%。目前我国约有1.3亿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为35.7%。(《人民日报》记者 王君平)

易疲劳、记忆差:4种症状要查脑血管

脑血管疾病常悄悄潜伏在人们身体里,在不经意间突然发作,严重威胁现代人的健康和生命。以下4种“暗号”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脑血管疾病,保卫心脑健康。

神经衰弱,易疲劳。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退行性病变和缺血性病变的早期,常会出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头部有紧箍和压迫感、嗜睡、容易疲劳等。这些症状被称为“动脉病性神经衰弱”,通常提示大脑供血不足,最好进一步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记忆减退,判断力变差。脑血管病会直接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特别是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情、抽象的数字等;判断力下降,遇事反应迟钝,处理问题不果断,需要别人的协助和建议才能做决定;以及缺乏想象力,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等认知功能受损的表现。

情绪波动,缺乏自制力。不少脑血管病患者早期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变化,如情绪不稳、好发脾气,或感情脆弱、多愁善感,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度焦虑等,严重时可出现“动脉硬化性精神病”。因此,当中老年人经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发雷霆、钻牛角尖时,要考虑是否由脑血管疾病所致。

性格反常,喜怒无常。由于疾病直接受累或间接影响,不少患者的性格会出现改变。比如,原本开朗健谈的人变得感情淡漠、与他人交往减少、性情孤僻、难亲近,或者原本内向、沉默的人变得容易兴奋激动、话多、爱笑等,还有一些患者表现为喜怒无常,时而充满热情,时而忧心忡忡。(《生命时报》)

中医医疗虚假广告为何难治 利益驱动是关键原因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麻颖表示,当前,中医医疗虚假广告难治理的首要原因是受利益驱动,整个广告经营发布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比如说,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起码这三大部分进行了一种互动。医疗机构为了宣传,扩大影响,增加业务收入,要做广告。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通过这种经营活动、发布活动也获取广告收益,形成了一种利益互动。

除了利益驱动,社会需求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麻颖表示,很多虚假违法广告是以难治性疾病为宣传重点。当前,医疗发展水平和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对一些难治性疾病有很高的期望值,而现在的医疗水平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些疾病,这种时候一些不法医疗机构就会来夸大它的疗效,这样就有了市场需求,有了虚假违法信息的提供。

此外,“宣传能够奏效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麻颖告诉记者,“人民群众或者说患者对于中医药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要把握理解中医理论和方法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打着中医的旗号,尤其是对中医有感情的人,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感情的人就容易相信。 ”(中国经济网 记者 段丹峰)

四大危险因素诱发乳腺癌 女性早做乳腺癌筛查

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约17万,尤其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更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说,我国25岁以上年龄段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在45~55岁达到高峰。因此,应及早做好乳腺癌的筛查和防治。

四大危险因素诱发乳腺癌

通常乳腺癌的发病与遗传、生育、营养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生育因素主要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初次生育年龄超过30岁、未生育等;营养因素主要包括绝经后肥胖、患有其他乳房疾病等;环境因素包括长期服用避孕药和含雌激素类食品及药品、长期压力过大或心情不畅、接受过多电离辐射等。

徐兵河教授强调,乳腺癌的发生与生活方式相关。如吃快餐食品、高热量食品较多,会导致人体内脂肪含量升高,脂肪使雌激素分泌增多,雌激素能刺激乳腺细胞的增长,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早发现早治疗或可治愈

乳腺癌在早期,由于患者感觉不明显,很难被发现。等发展到了晚期,与肿块相连的皮肤有了凹陷,呈橘皮状,症状明显才被患者察觉,但可能为时已晚。徐兵河教授说,乳腺癌虽高发,但若在早期发现完全可以控制,甚至可能治愈。为了尽早发现乳腺癌,一方面应定期做乳腺癌筛查,早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可达80%;另一方面,女性要学会做自我乳房检查。

小贴士

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对于20~39岁的普通女性,如果是非高危人群,一般不推荐乳腺筛查,但应该定期体检;对于40~49岁的普通女性,应每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对于50~69岁的普通女性,应每1~2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对于70岁或以上的普通女性,可每2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对于高危女性,建议提前进行筛查(40岁前),筛查间期推荐每半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临床体检、B超、乳房X线检查外,可以应用MRI(核磁共振)等新的影像学手段。

自我乳房检查最好每月一次,这是最方便的方法,检查时注意乳房的大小是否对称,是否有小结节,乳房的皮肤、乳房的位置有无变化,发现有可疑的变化时,应及时去医院做专科检查。(《北京晚报》徐瑶)

适度晒太阳好处多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降血压

适度晒太阳好处多,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助于降血压。

英国爱丁堡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监测了24名志愿者经紫外线灯照射20分钟后的血压变化,结果发现他们的血压均出现下降,而且这一效果可维持约1小时。对照实验中,研究人员屏蔽了灯的紫外线,其他因素都未改变,志愿者的血压没有变化。

研究人员说,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中积存的氮释放到血液中去,并增加维生素D的活性。皮肤细胞会释放出一氧化氮,这种化合物有助于舒缓血管。

研究负责人理查德·韦勒说,虽然他们估计晒太阳带来的降血压等益处要远超过其带来的皮肤癌风险,但人们还是应该注意避免过度日晒。(《海口晚报》)

拜耳达英-35存诱发血栓风险 服药避孕需遵医嘱

被国内一些女性视为去痘“良药”的避孕药达英-35(Diane-35)近日在欧洲遭到调查,被指存在增加血管性栓塞风险。这款来自德国拜耳制药的老牌避孕药,目前已相继在法国和荷兰停售。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万里燕则分析,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示,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曾有心血管病的患者。对于有血栓形成的病史或前驱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绞痛),累及血管的糖尿病,具有多种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如抽烟、高血压、血脂、肥胖、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高龄、长时间不动等禁止或慎重使用该药。

科学避孕无疑利于女性身心健康。不过,市场上避孕药物种类繁多,女性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万里燕表示,目前市场上的避孕药多是由不同类型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按作用时间一般可分为长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速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一般来说,紧急避孕药不作为常规避孕方式推荐,因为其副作用较大。

长效避孕药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一月服用一次即可,避孕效果可达98%以上,但是由于一次摄入激素量较大,不良反应也较多,目前已不提倡使用。短效避孕药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类避孕药,复方制剂能显著地抑制排卵,避孕效果达99%,由于该药雌激素含量较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目前应用比较普遍。

除了严格遵守时间、剂量服药外,想要避孕成功,在服用药物避孕期间,还需要避开一些特定药物,否则可能影响效果。例如,有一些药物会影响避孕药的疗效,如抗癫痫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抗生素(如青霉素),抗结核药(如利福平)等。

此外,针对有些人会服用避孕药来祛痘的做法,万里燕表示,痘痘的产生与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服用避孕药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那只是暂时的,而且避孕药主要抑制女性排卵,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女性的生理周期,因此不建议使用。(《京华时报》)

准新娘打瘦脸针惨变“僵尸” 眼不能转嘴不能笑

4月底,小D到一家较大的整形医院打了瘦脸针,花了2000元,注射过程仅5分钟。医生说,小D的咬肌较大,瘦脸的效果会给她一个惊喜。

过了几天,惊喜来了,脸明显变小。但紧接着,惊吓也到了。五一出游,是小D打针以来第一次笑着拍照,她赫然发现:“我的眼睛不会弯了,瞪得直直的,嘴角不能上扬了,就像有一只手捏着我的嘴角,出现了一个夸张的凹陷。”

小D现在很担心3个月后的婚礼,“婚礼上如果是这种笑容,我该怎么办!”她向网友求助,有没有人有类似经历?到底多长时间才能恢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主任徐凯看过小D的遭遇后表示,“僵尸脸”肯定不是正常的注射后反应。

眼下,正规医疗机构出售的瘦脸针,分为国产、进口两种,价格在3500~6800元之间,小D的价格较低,药品的质量值得怀疑。目前注射整形市场泛滥,医生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徐凯说,微创注射美容看似简单,其实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医生要了解解剖层次,必须摸透42块表情肌,肉毒素注射才精准到位。徐凯说,小D只能等药效过期,一般情况下注射瘦脸针后在4~6个月内,会恢复到注射前的样子。

如何规避风险?徐凯建议,求美者注射前,一定要先确定3件事:首先,只要刺破皮肤的就属于医疗美容范畴,必须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去做,美容院就不在此列。

其次,再看医生有没有美容主诊医生证。

最后,一定要了解使用的产品是否合法的,有没有经过国家批准。(《武汉晚报》)

中老年人不明原因跌跤要警惕

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感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中风的先兆。还会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更应多加注意,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出现眼睛突然发黑,比如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蒙,这是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症状。中风的又一信号是反复发作、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此外,出现还要警惕中老年人发生原因不明的跌跤、哈欠不断等,这也是中风的前兆。中老年人出现讲话吐词不清、突然说话不灵,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一定要重视这些先兆征象,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及时到医院诊治。(《南方日报》)

猜你喜欢
避孕药乳腺癌高血压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全国高血压日
口服避孕药谨防不良反应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